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想去的地方

在校外分享時,我往往會利用這張照片和老師們分享什麼叫帶著走的能力。



照片裡的小孩是我們家第一個出生的孩子,當時小妹自己在北部坐月子。老媽知道小妹生下童童後,竟然就在沒有告訴任何人的情況下,一個人前往新北市要幫小妹坐月子。

從來沒獨自出遠門的老媽就這樣出發了。

看不懂地圖的老媽,看不懂標示的老媽順利抵達目的地。

請問她如何辦到的?其實一點都不難,不是嗎?更該問的是,為何有很多人辦不到?

地理第一冊,就是在教學生如何運用地圖等相關知識來辨識位置,了解自己身處何地。但在考試導向的教學中,我們會不會培養出很會考試的學生,卻沒有能力前往想去的地方?

是的。想去的地方,也可以是一種隱喻。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亮點與弱勢,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學科以及透過我們的教學能協助他們找到自己的長處,發揮他們的優勢,甚至支持原本的不足,讓他前往他想去的地方呢?

在老媽身上,在國小甚至沒有畢業的老媽身上,我漸漸懂得能力的意義。她看不懂地圖,她看不懂標示,但她能問路、能冒險、擁有強大的親和力,更重要的,她懂得運用她手邊的一切資源來解決她遇到的問題。

換句話說,她不太在意她的沒有。相反的,她運用了身邊的「僅有」順利前往她想去的地方。

我忍不住去揣想,有沒有可能這原本就是每個人與生具來的一種天性,直到被扼殺、被剪除了羽翅、直到失去了這樣的可能。

那麼是什麼扼殺了這份可能?

童童現在五歲了,回高雄外婆家最喜歡做的事之一,就是和外婆一起睡覺,然後躺在大床上,追問外婆各種小時候的事。
猜想童童或許遺傳了外婆對生命濃烈的好奇心與一份熱情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