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青春第二課:張忠謀

下午自修課,我也帶導生(國二)去學思達教室,繼續閱讀《青春第二課》。


第二篇內容是張忠謀求學的成長故事,我先請每個學生花5分鐘看完文章,然後再花5分鐘找到金句並寫在聯絡簿的週記上面、說明為何這句話讓你有觸動和啟發。

另外,也可以思考「這一篇文章,讓你學到了什麼?」

然後請各組花五分鐘組內討論後,再推派一個代表出來報告一~二分鐘,和大家分享他們的組內討論內容;再請大家共同評分。

請注意報告時間要短一點, 才不會讓學生感覺壓力很大;其次,就算學生真的報告不好,也不會太花時間。

總而言之,就是讓學生慢慢的練習拿麥克風分享。

我也欣賞自己,當學生們沒報告好的時候,我都蠻平靜的等待學生用完他的時間。

事實上,國三任課班小組報告時,我會邀請每組學生要對其他組的報告做評分和文字回饋。(事先已發給各組一張小組評分表,評分依據說明也呈現在表上面。各組的評分表也會算成績。)

節奏大概如下,先讓學生進行兩到三分鐘的報告,然後再留下兩分鐘讓其他各組寫整組回饋。這表示,一組報告完加其他組進行文字回饋,大概只要五分鐘左右,每班共分七組,大概不到40分鐘就可以完成各組報告。台下學生要立即對其他組的報告進行文字回饋,也會比較專注聆聽。

下課時我再將評分表收回來,看了各組的回饋內容,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因為學生給的回饋比我的回饋更加完整、精確啊。換句話說,其實學生很有觀察力,都很明白怎麼報告,才是較好的。

只是看到、知道不代表能夠做到!

所以才需要安排這樣的表達練習。這整個歷程,就是在訓練學生好好表達啊!

總之,上述流程再加上我的統整,一節課一下子就過去了。

我在思考還可以怎麼做?

回到張忠謀這一篇文章,我的收穫是什麼呢?就是盡量做好自己的每個選擇。

原本我要講的是,我從這篇文章學到「盡量做好每件事」,但後來還是決定用「盡量做好自己的每個選擇」。

張忠謀雖然聽從爸爸和三叔的建議,可是這畢竟是張忠謀自己的選擇!

在這個地方, 如果時間許可,我會詢問學生說——為何說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呢?

我的意思是他可以選擇問別人啊?或者可以選擇不要聽從他們的建議?

那麼,他怎麼會那麼重視爸爸和三叔的意見?

而且他自己最後做了一個重要的選擇——就是他「選擇」聽他們的意見,所以本篇故事絕對不是只是單純「聽長輩的話」而已。

青春第二課:木村拓哉

今天開始利用公民議題課,讓學生閱讀《青春第二課》。


進行的方式很簡單,就是請他們讀完一篇文章後,說說看哪一句話,讓他有感覺?有一些想法?

舉例來講,今天我們所讀的文章是木村拓哉。

木村拓哉說他最欣賞蒲公英,因為「不管種子飛到哪裡,就在那裡落地生根,只要有土地和水,就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這句話就帶給老師許多的想法,我現在是公民老師,但我也相信如果我可以成為一位業務員,我應該也會很認真的做好推銷的工作;如果我是一個小攤販,我也應該會做得不錯的。

我今天就利用機會,跟班上同學分享老師退休後有考慮過要去租一輛餐車,騎著這一輛餐車(腳踏車),賣滷肉飯糰,而且我連我的餐車名字都取好了——就叫做滷夫!

當我講到這裡,班上同學笑出來了。

而且我的這輛餐車很特別喔,你可以免費跟我購買我的滷肉飯糰,只要你用故事和我交換就可以。

我還和他們分享,其實歷史上就有一位這樣的人。

他呢,就開了一個小茶舖,專門賣茶給路人解渴。只要路人願意用鬼故事和他交換,他都能夠接受。這個人就是蒲松齡,他寫了一本書就是聊齋誌異。

學生也覺得很新奇。

好吧!接下來就請大家讀完這一篇文章之後,分享你們的想法。

因為我知道有些同學可能還沒有準備好,所以我要請大家先進行組內分享一分鐘:分享自己的金句,和對於這個金句的想法就好。

結束之後我再請各組的組長代表報告,每一組一分鐘的報告時間,輪到你報告的時候,如果你提早講完了,也沒有關係,但是老師會把這一分鐘保留給你。

然後再邀請全班給予回饋,用手指頭一到五分,來給分。

另外每組報告的組長願意拿麥克風的話,還可以額外加3分。意思是總分是8分!

果然當我提出了這一個條件之後,每組都主動的說要拿麥克風,當然許多人報告得沒有很理想,但我想這就是練習表達的第一步吧。

2020年4月15日 星期三

用爸媽從小對她的方式來對待狗

去某校帶對話時,一位老師分享她和寵物的相處。

她之前收留了一隻流浪狗,從未照顧過狗的她,因為流浪狗會在家裡隨地大小便讓她不知如何是好,她只好用爸媽從小對她的方式來對待狗。

打的方式!

不但無效,甚至狗狗往往在她打罵之際就直接在她面前的尿出來了。

很苦惱的她後來找上寵物溝通師協助,溝通師對她說,小狗因為曾經被抛棄過,所以很焦慮。

她聽從溝通師的建議,開始用正向鼓勵的方式對待狗,當狗不小心在家裡闖禍了,就無視牠的行為就好,但如果小狗有一個小地方做對了,就立刻給予大力讚賞。

沒多久,狗狗就有了很大的改變。

有次她需要一下班就帶狗去看醫生,只好將狗帶到她的班上,沒想到讓她一向很頭痛的導生們一看到小狗,個個都變溫柔和狗相處玩耍,讓她很訝異。

更訝異的是學生也看到導師對狗好溫柔,居然很吃味對她說:「老師,妳對狗好溫柔唷,妳對我們都沒有這樣。」

聽到這,我失聲大笑,笑中帶淚。

導生的這句話讓她很震撼,也反省許久。讓她決定改變和學生相處的方式。

我們班有個男孩團體,升上國二,各自成長改變很多。但偶爾還是會被叫去學務處。

主任扮黑臉對某一個小男生告誡再三,不可再有不當言行,但學生的反應有些冷漠,主任有些擔心問我,他是否自我放棄了?

我有時也會擔心。幸好,我慢慢懂他們了。

孩子的面無表情,很多時候不是自我放棄或不在乎,而是他不太能表達或不懂得如何表達。

以往,我不懂得傾聽、也沒有耐心,沒幾句話就會想用處罰或威嚇的方式來處理,每屆的男孩團體都很害怕我這個導師。

如今,我比較能傾聽了,會花很多時間去陪伴和理解,偶爾也會發火失控,但往往能夠平靜下來真誠表達我的關心。

只是我還是會擔心、困惑,我的這些努力究竟有沒有進入他們的內心呢?

我的導生們真的知道我很關心他們嗎?我的傾聽與陪伴會不會只是一場空?

就算最後只是一場空,我還要繼續這麼做嗎?我的期待是什麼?

因為今天聽了實習老師的回饋、實習生的看見,我放心多了。

她們看到了我沒看到的地方。在學務處協助的實習生對我說,她好震撼——

看似冷漠無感的學生並不是沒有感受,同一個學生,居然可以在公民課這麼自在的表達、這麼專注的思考,和他在學務處的緊繃、沉默判若兩人。

我的胸口忽然一陣暖流,眼眶有些發熱。原來我小心拉著這條風箏的線是有意義的,學生至少有我的接納與引導,讓他有個安全空間可以好好思考、學習和成長。

只是成長的軌跡和速度,有時我看不見罷了。

#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岡山國中對話基地班——為人父母最艱辛的時刻

今天(4/14日)去岡山國中對話基地班帶領每個月一次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一開始我們針對《覺醒父母》第九章、第十章的內容進行討論。

我先請他們討論一個問題: 作為一個老師或一個媽媽截至目前,讓你印象深刻的一個事件,當時發生什麼事了,對你有何衝擊、有何影響呢?

我之所以會想要問這個問題是因為《覺醒父母》的第九章,提到為人父母者其實經歷過許許多多的艱辛時刻,但很少被說出來——
「對母親以及承擔起養育責任的父親而言,教養子女都是一件大量消耗情緒、心理、經濟及體力的工作,但卻很少人願意誠實地分享這到底有多麼艱辛磨人,以及這對情緒造成了多大的負擔。
沒有人能了解為人父母者那些交織著奉獻與煎熬的深刻感受,除非他們親身體會過。」
所以我期待大家可以好好分享這些辛苦時刻, 藉此大家也會更靠近彼此吧。

接下來,我請他們聽完彼此的分享後,針對書裡面的內容來進行回饋。也就是剛剛聽了大家的分享,有沒有讓你想要用書中的一段話,來回饋特定某個人或全體呢?

如果有的話,請你朗讀書裡面讓你覺得想要分享的段落。

我先分享書裡面的這幾段話——
「無論我們願不願意,都注定會在某些方面被孩子激怒,我們終究會在某個時間點『抓狂』。我們會咆哮怒吼,甚至尖叫,我們會以自己都不曾想過的方式責罵孩子。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接受這一點:被孩子激怒,是很正常的。當我被孩子激怒時,我會告訴自己,我接受我自己那些令人不安的陰暗面,並且擁抱我的孩子教給我的有關我自己的功課。」
還有這一段話也是我想和現場的老師以及媽媽們分享的——

「如果你偶爾失去耐心,將自己的挫折感透過嚴厲的話語或咬緊牙關投射至孩子身上,那麼深呼吸一口氣,原諒你自己吧!放下它,然後重新開始。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常失去耐心,那麼你就得徹底檢視這種情況了。你沒有理由天天失去耐心,除非你的生活已經繃得太緊、瀕臨極限了,那麼就該是評估你的情況,看看是否能讓生活恢復平衡的時候了。」

進行完之後,開始進行今天的對話練習。因為時間剩不到半小時,所以我決定將三回合的對話練習分成三次,未來聚會再分別實施。

今天先進行第一回合的對話練習。


看著岡山國中的夥伴認真的投入對話練習,我在旁邊其實蠻被這樣的場景所觸動的。

臨別前,還給她們了一個功課,也就是請她們回顧無論身為老師和媽媽這個角色,在什麼時刻,其實是讓妳最感受到無助的時刻,如果妳可以自由回到過去任何一個時間點,你會想回到過去哪個時間點,去陪伴那時候的自己?和自己說說話或為自己做些什麼呢? 而這些話是那時候的你正需要的?

下次聚會一開始我們就來分享彼此的想法。

謝謝彼此這兩個多小時的聚會時光,很美好,期待下次的見面。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如何形塑探究文化的課堂?

今天是《核心問題》書會第六次聚會的樣子?

我邀請所有夥伴針對第六章的內容分享3個你最有收穫的地方。

我分享的部分是126頁提到教師在探究文化的課程裡面,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這些提醒對我很有幫助,書裡面提到——

教師應該扮演所謂的協助催化者角色,這個角色有四個挑戰:
第一個是盡量不給答案;
第二個是盡量不評斷答案;
第三個盡可能要求自己成為有用但不產生干擾的交通警察;
第四個是注意學生目前對話內容裡面的新角度、矛盾、不一致或有落差的地方,老師再進一步提出問題。
前三點目前我大都可以做到,還有挑戰的是第四點,但也正在慢慢的學習。

其實對話原則和課堂原則是很相近的,只要我能夠內在安頓好,我就能夠心平氣和的專注聆聽學生的討論和回答。

那麼老師如何追問呢?

在書裡面的127頁, 提供了許多很值得參考的問句範例:

例如,你怎麼會這麼想呢?你可以說說看你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書裡面或文章裡面的哪一個部分呢?

這些問句其實就是「正向好奇」,這樣的問句可以讓學生在沒有被威脅的感覺下,持續的進行思考並且試著把自己的想法充分的表達清楚。

第六章第二個讓我覺得很有收穫的是129頁引述了Google總裁史密特的一段話,他說:

「我們經營公司,靠的是問題,而不是答案。」

這一整段話讓我想到可以把它抄錄下來放進講義裡面,幫助學生了解為何要有問題意識!要有思考問題的習慣!

更重要的是讓問題成為課堂的主軸,而不是以為標準答案才是課程的核心。

在進行這一段討論的時候,我想到可以先請各組學生針對Google公司提出他們的聯想,也就是提到Google這一家公司,你們會想用三個詞彙來描述呢?分別會是哪三個?

那麼有人知道為什麼這家公司會這麼成功嗎?

透過以上的引導,學生應該會對Google公司產生濃厚的好奇,這時再邀請他們看講義Google總裁史密特的這段話,學生應該會更有感。

或許學生就會對於我希望讓課堂進行探究文化的種種做法更加認同吧。

這一章第三個讓我很有收穫的地方是139頁。

它提到了要注意把教科書變成我們的資源而不是所有課程內容!

但進一步來講,該如何看待教科書呢?

這裡提供了許多檢核教科書的要點,非常的實用、非常的精彩:
1、 哪些章節是應該強調的重點?哪些瀏覽過即可?哪些可以整個跳過?
2、 這一章當中,哪些段落是應該強調的重點?哪些瀏覽過即可?哪些可以整個跳過?
3、 這一章當中,哪些部分需要補充多元資料,來強調另類不同的觀點看法、當代議題或「混亂的」問題?
4、在這段圓滑善辯的總結文字底下,潛藏著什麼重要的問題?
5、想要探討這個核心問題,這一章當中,欠缺哪些相關的資料訊息?
6、當教科書的考試題目只重視學生要精熟的內容時,我們必須設計什麼樣的評量方式來檢核學生對於核心問題的理解?
讀到第6點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三年級的全球化,有一個核心問題,也是108課綱非常重視的「媒體識讀」,接下來可以如何引導。

對於這一個核心問題,我想在第一次段考之後持續的探索,我想運用愛思客曾經帶領的「鑽石分層活動」——

針對武漢肺炎的相關媒體報導,我會找出9個新聞標題,讓各組學生進行排序分層。

藉此了解他們是否能夠看得懂,這些新聞標題裡頭所隱含的價值判斷跟事實真相的區別?


最後想說的是我們的核心問題書會從上學期持續到這學期已經有五、六次了吧?

這本書前前後後我個人也看了三、四遍,每一次看都有很大的收穫,我想再過個一兩年之後,我應該還是會再回頭來看。

另外,邀請有興趣加入書會的夥伴可以和我私訊聯繫。

我們下一次聚會的時間是五月7號週四下午2點在高雄市英明國中霑雨樓五樓的學思達教室。

我們除了要把《核心問題》第七章讀完以外,也會開始讀另外一本新書: 劉世雄老師的《素養導向的教師共備觀議課》這本書的第一章。

歡迎願意精進教學的夥伴加入我們的書會。

也感謝這半年來持續參與的夥伴們,有一位書友每一次聚會都要騎摩托車將近一個小時來到英明國中,讓我非常感佩。

感謝這群書友們的共同學習與精彩對話。

如何用google表單方便記錄輔導B表?

我從我們班一年級開始,為了方便建立輔導記錄,就開始運用google表單,將全班的姓名鍵入,再加上日曆,來減少一些麻煩。

師生對話一結束,我就可以打開這份表單,點選學生姓名清單,再選擇日期,立刻語音輸入我和學生的對話內容。


等到期末時,再打開表單的試算表內容,簡單編輯就可以直接用電腦標貼影印出來直接貼在輔導記錄簿上。

提供大家參考,方便許多。而且透過表單的後台分析也可以很快的知道我還沒有和誰談話,或和誰談話較多次。

#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歡迎分享

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不斷線的風箏——英明國中高師大實習生學思達與師生對話工作坊

吳同學回饋——
在上今天的課程之前,對學思達只有粗淺、片面的了解,不知道它的運用原來可以這麼廣泛。
從一開始的彩券遊戲一直到最後的總結,都讓人很難不被吸引;今天主要學到了Satir的溝通姿態,還有如何和學生建立起好的關係,其實聽到很多地方的時候都有一些眼眶泛淚的感覺,很有那種觸動到內心深處的感覺!
我認為一個感受到滿滿的愛的人真的會成為一個能夠很堅強的去面對很多事的人!
青少年是一個很神奇的生物,我們每個人也都曾經經歷過那個時期,現在在看國高中生,都覺得他們無憂無慮,真的很難想像以前也是心事很多、煩惱很多,果然換一個位置想法就會變很多。


今天週三本來一整天沒有課,但知道高師大實習生這三週要來英明國中實習,所以在一開學的時候我就主動向學校的志明主任表明我很希望為他們帶領一整天的學思達與師生對話工作坊。

一整天下來上了6個多小時的課,中午只能匆匆忙忙的回到教室陪學生午餐。

一開場我特別提醒實習生可以觀察我如何運用學思達的教學流程,來幫助他們學習;另外,也可注意我運用了哪些機制來吸引他們的注意並投入課程當中

也請他們承諾願意將今天所學,在三週實習期間能夠具體的運用出來。

或許是三個教學策略或者是三個教學觀念的具體運用。

全程共有24位學員參與課程。

今天的工作坊內容共分六堂課,第一堂課是先透過彩券遊戲來引導他們認識什麼是有效的教學機制以及焦點討論法。

再透過化學老師的影片讓學生走光譜,理解有效的教學策略該如何運用學生寶貴的注意力而不是消磨學生的注意力,要了解學生的注意力絕對是教學現場中最寶貴的資源。

第二堂課進行三二一橋接的前測。

主題是青少年。

請他們用三個詞彙來描述什麼是青少年。


並請小組討論之後提出兩個對青少年的好奇。

第二堂課的最後請每個人畫一張圖來表達他對青少年的理解,可以用文具、家電或任何物品來表達他對青少年的整體感覺。

第三堂課開始介紹大腦神經科學以及薩提爾的冰山理論與應對姿態,讓他們了解青少年的大腦到底怎麼了,和該如何和青少年對話會比較有效。

下午的第一堂課先回顧上午的課程並請他們運用「看見學思達」的活動來後設了解學思達的教學流程,以及我到底運用了哪些教學策略與機制來吸引他們的注意以及幫助他們學習。


下午第二堂課是進行師生對話的實際演練。

先讓學員作「情緒辨識」的活動了解如何先切入感受再連結渴望的對話模式。

緊接著透過一個實際在教學上會發生的學生狀況讓各組同學共同思考如果是由你處理,你會怎麼做?如何對話呢?

最後一堂課進行三二一橋接的後測並請他們一樣完成一個對青少年的整體形容並去思考自己的改變是怎麼產生的,再為自己的前測與後測的圖做出命名。

最後邀請他們對彼此的圖進行好奇。

有一個學員最後用「不斷線的風箏」來描述青少年。

我一面聽著她的描述,一面全身起了雞皮疙瘩。

她是這麼形容的,經過今天的課程現在她覺得青少年就像是在天空飛翔的風箏渴望自由,可是他同時需要師長安穩有技巧輕輕的拉住風箏的這一條線,拉著他,不要讓他失去了方向或者遊蕩迷失在無邊無際的天空。

天啊!這是多麼精準的描述青少年的心理狀態。

多麼渴望在我當實習老師的時候有人可以在當年為我上這些課啊!

或許我就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吧!

話說回來現在能夠像這樣推廣學思達與師生對話也算是代表時代的改變與進步!

講到這裡我想特別感謝方慶榮董事長和大金空調、全國電子等公司的捐款與協助完善學思達教室,我才能擁有這麼好的教室環境, 舉辦許許多多的工作坊、共備聚會和讀書會進而影響更多老師接觸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紮紮實實的六堂課,讓我徹底累翻了。

#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高師大實習生培訓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