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班級經營的海螺計分法

這幾個月,自從採取新的班規後,學生的變化似乎很大,大到許多任課老師還特地跑來跟我說,嚇死人了。怎麼變得這麼安靜啦。

其實我比較喜歡放生方式的帶班,只要孩子能照顧好自己,也能體貼別人就好。但老師們好像都希望我們班學生可以更安靜...,加上學生也要升上國三了,我只好做點改變,提醒學生上課要能靜下來。

新的班規如下:

1、原本全班一直都有分組,大約四人一組,分成七組。



2、新的改變就是把海螺計分融入班級經營。每天每節課請風紀根據各組課堂表現決定是否加分,每節課一分。一天共十分。一天有八堂課,加早自修和午休。每組一天下來,我要求學生至少要有6分。



3、上課表現最差的小組隔天要當值日生/排桌椅,組內表現最糟的成員,放學勞動服務十分鐘。但有復活賽,只有隔天表現超優,即可免除處罰。但只要各組有達到六分,都不會處罰。

4、同時,要求表現不佳的小組組長要主動找我匯報原因以及改進之道。

5、表現優異的小組,一週可以蓋下午茶章一個,累積三個點數即可換取下午茶一份。

然後,期末考的這二天,快要退休的某老師來我們班監考,她居然也對我說,你的班讓我覺得平靜。

言下之意,其他班讓她煩躁嗎?呵呵。

但老實說,我不太在意學生安不安靜,重要的是有想法。唉。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媽,妳小時候喜歡吃什麼?

媽,妳小時候喜歡吃什麼?

甜的嗎?我不喜歡吃。

喔,我是問妳喜歡吃什麼小吃之類的?例如碗粿?妳們村裡有人在賣這樣的東西嗎?

沒有,不過我細漢時陣(小時候),很好命唷。我常和麵仔(?)、彩雲半暝相招出來看看蓮霧生好了沒?(落下來了嗎?)看田附近栽種的水果能不能吃,因為都是村裡的,看誰先拿到,誰就先吃。所以我們三、四個女孩子就半夜跑出來撿。

到了半夜二點多,我們就小心拿著自己的柴屐(天啊,老媽的用語我都聽不太懂,下次和老媽聊天,要錄音,其實不是拖鞋,而是木頭作的拖鞋,誰能告訴我。當我問,是不是拖鞋?老爸在旁補充,那時候沒有那種東西啦。說得也是,拖鞋是塑膠製,要更後來了吧。)

就這樣我試著想探究老媽的小時候。講到了一些細節,我會試著打斷老媽追問。

從細節裡,得出更多的趣味。老媽也愈講愈興高采烈。

例如,我現在才知道老媽的手帕交叫麵仔和彩雲。然後小媽媽一歲的她們很早就過世了,讓媽媽痛不欲絕,連外婆也一樣痛哭。因為老媽的手帕交幾乎就是某個家族的一位成員。半夜一起搶佔水果的手帕交

例如,我現在才知道老媽最愛的零嘴之一是魚脯炒醬油糖。當然我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下次有機會讓老媽做一次。

例如,我現在才知道老媽和她的手帕交最愛偷吃彩雲媽媽自醃的菜頭,超脆、超好吃的古早味。老媽說,她們總是趁彩雲媽媽不在家時,拿著碗公去偷裝。講到這,老媽忽然小小感嘆,再也吃不到這樣的味道。

老媽還告訴我,她做完她份內的工作就會約手帕交坐台南客運去台南公園、安平玩,玩完後會去民族路、台南大市場吃台南小吃。(下次要追問,吃哪些小吃?)

那是媽媽十三、四歲的故事。

待續。

最後,希望大家給予我協助。我很想多了解一些四、五十年前的台灣本省人日常生活的書,請大家多多幫忙介紹。如有圖片更好。

如有網站也請幫忙介紹。謝謝大家。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父母就是孩子的脈絡

父母就是孩子的脈絡。


偏偏是長期生活在怨恨中的父母,提起孩子問題時總是有聲有色,觸到夫妻間的痛處,就會儘量淡化。
——李維榕,家有千絲萬縷。

參加每月一次的家族結構治療讀書會時,我很少發言。隨著講師的帶領,觸動我的地方,我會立刻滑手機做筆記或上網查資料。

今天上午書會主題是家族結構治療的「親子關係」,講師問了一個問題,這裡大家認同嗎?


過分親子的母親,很多都是缺乏一個體貼入微的丈夫。

——李維榕,家有千絲萬縷。







我點點頭。她看到我點頭,忽然問我,為什麼認同?

我思考了幾秒,立刻回答她:因為妻子原本需要丈夫的陪伴,但她的需求落空了,只好透過與孩子的相處來補足她的匱乏。

或許是我的回答太快了,讓她嚇了一跳,對我說,原來你有在聽課,看你一直在滑手機,竟然可以一心多用。(事後,馬老師對我說,她當時在旁邊一直笑,她笑說,講師真的被嚇到了。)

是啊,我是鍵人,也是學習過動兒。學習過程中,我需要反思與筆記,沒辦法只是單純聽講。以前的筆記是真的用「筆」記,現在都是用手機app(大象筆記本)來記,而且還即時用臉書轉播上課內容和心得。

下圖也是我的上課筆記。





所有孩子的身心症,都與父母間那解不開的情意結有關。




註:以下為課堂筆記

系統問題先處理,例如小孩過度依賴母親,可能是孩子為了保護媽媽免於爸爸的傷害。在這種情況,如要真正處理好孩子的狀況,需要先著重處理父母之間(夫妻之間)的關係困境。

當系統問題解決時,例如父母關係好了,孩子如果還依賴母親,有可能不是系統的問題,可能是孩子自身已形成某種情緒固著。

忍不住想到教學會不會也是,教學出現問題時(通常意味著學生不投入學習),第一時間可能不該責怪學生,而是須考量教學現場的課程系統是否出現問題必須調整。例如課程節奏的安排,教師的課堂引導。

系統狀態調整好了,如果還有學生無法學習,這時或許才考慮另一個可能——學生自身的習性固著。

再好的醫院,仍有太平間。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不亦樂乎

今天一位新北市的公民老師特地南下觀課。

原本以為她只是順路來觀課,沒想到她是專程前來。

第一堂觀課完,議課時詢問她,為何會特地來高雄觀課?她說她剛接觸學思達教學,不久前才看過輝誠老師的國文課,有了一些概念,但希望更具體了解公民課實際的課堂操作流程,所以來高雄。也因為她希望改變她的教學,希望讓更多學生能投入學習。這樣啊,那妳要不要繼續看其他班的上課情形?她立刻答應。

真是太好了。希望能幫上她的忙。

一整天下來,她總共看了三堂課(剛好是三個班級,班級風格截然不同,相同進度,但每班課堂進行流程,我都有明顯的調整),另外還和她議課議了二、三個小時,在她問我答的情況下,彼此意猶未盡,所以詢問她願不願意和宅配夫妻一起晚餐?



馬老師加入後,我們繼續興致高昂地聊著各種課程設計的可能。真是很愉快的一天啊。



聊到最後,她和我分享,今天真的很有收穫,觀課一整天,她更想實施這樣的教學了。另外,也發現這樣的上課方式,時間竟然一下子就過去了,學生好忙碌。(笑)



真的,感佩她願意為了自己的學生、為了自己的教學,大老遠來高雄觀課。能遇到這樣的夥伴,對我來說,也是很開心的事。一天的時間居然也很快的過去了。



果然只有教學這個話題可以讓我著迷,聊一整天都可以唷。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學思達教學與經驗學習理論


文:高雄市英明國中郭進成2016.06.11

荀子《儒效篇》:「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

告訴我,本來我會忘記
給我看,或許我會記得
讓我參與其中,我將會深深理解

這二、三年來持續進行翻轉教學的摸索與修正,一路從閱讀佐藤學的書到參加教育部的分組合作學習工作坊,直到聆聽了台北市中山女中張輝誠老師的演講,我才豁然開朗。尾隨輝誠老師的腳步,聽完演講一個多月後,我也決定開放自己的公民教室讓所有老師來觀課,並期待這樣的觀課與議課或許可以讓第一線的教師彼此產生正向的對話交流。

這樣的教學方式進入第四年,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可以檢示成效,但2016年6月初本校幾位學生因為會考成績優異,接受新聞採訪,竟然有兩位學生在採訪中,提到了我的教學方式對他們的學習所產生的影響:

英明國中郭進成老師是高雄市相當投入推展翻轉教學的老師,今年剛好也有授課三年級。這些滿分滿點同學中,鄭丞硯同學與麥軒誠同學特別表示,進成老師在公民課堂上的學思達教學,非常鼓勵同學發言,透過對課本延伸議題的思考,引導他們思辨各式各樣的主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帶領他領會到真正的思考與學習,讓他即使在會考前緊鑼密鼓的備戰階段,都還能非常廣泛地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而依然在會考有最佳的表現。 


在會考前,我的課程仍然帶領學生思辨各種公民議題,例如國際難民、恐怖份子和台灣的關係等議題。學生沒有質疑我為何不針對國中會考進行總複習,並且願意投入討論、進行思考,正是這一點令我感到格外欣慰。

上學期我讓國三生寫回饋表,許多學生寫到:「公民課是他們全班唯一還醒著的課。」讓我莞爾不已。我的課程從上課到下課,幾乎沒有講笑話,就是紮紮實實的上公民課。來觀課的老師所提出的回饋中,經常有個共同印象:「從上課鐘響到下課鐘響,每一分鐘看得見多數學生非常投入也非常忙碌。」為何會這樣呢?或許和我的課堂流程有密切相關,我的課堂流程大致如下圖所示:




每個步驟平均大約3到5分鐘左右,時間長短視課程難易、教學目標、不同班級的學生學習情況來進行調整。如果順利,一堂課至少可進行2到3個循環。這樣的課程設計主要是基於一個人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例如眾所皆知的TED演講平均是18分鐘左右,主要就是考量到這一點,因此在課堂上,我會讓學生透過上述循環的各個流程/步驟的不斷切換來維持其注意力,即便讓學生進行自學或討論都不會太久,避免學生失去注意力或不再專注。換句話說,教師的提問或講述要簡單扼要,不宜太久,其他階段也是一樣,放任學生討論過久也會導致注意力渙散。

有些老師甚至會進一步問:「學生會不會對這樣的教學感到煩膩?」問得真好,但我也想回問,如果學生對於這樣的教學法(一堂課適當的切換教學步驟)都會感到厭倦,那麼有何道理我們反而相信一節課45分鐘的純講述(完全不變換教學節奏),學生竟然不會感到厭倦?

再舉個實例來說,六月上旬我正在教國二學生學習第四冊法律生活的第五課「權利救濟」。這一課的知識概念非常重要,但也非常繁雜且容易混淆;上完這一課後,我發現國二學生對於「告訴」、「告發」、「自首」、「公訴」、「自訴」、「訴願」等名詞,果然依舊存在很大的困惑。

如果是幾年前,我可能會透過更多的考試或不斷的講述來幫助學生區辨與學習這些概念,事實上,只要時間允許我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講解這些概念,但效果如何呢?恐怕是非常有限的。

思考了幾天,我決定採取行動劇(默劇)的課程方式,讓各組上台演出並分辨上述概念。

我是如何進行呢?簡要敘述如下:

1、教師提問:製作上述概念牌卡,讓各組抽籤。活動進行中,需保密,不可以讓別組知道自己的牌卡內容。由於以默劇的方式演出,所以各組需思考如何透過肢體動作,讓其他小組猜出答案。猜出答案的組別愈多,分數就愈高。例如有三組猜出,演出小組就獲得三分,依此類推。

2、小組自學/討論:給小組構思演出內容三到五分鐘。為了方便學生演出,我還安排了兩個道具:一把椅子代表法庭,坐著的人就代表法官;一把雨傘代表警棍,象徵檢察官/警察(公權力)。



3、師生問答/上台演出:小組依序上台演出。果然,有幾組對於某幾個概念似懂非懂,未能將概念正確表達出來,於是我立刻現場給予澄清。當學生處於體驗式的學習狀態下,最有助於思考並釐清所學的概念。因此在各組的默劇演出過程中,透過概念的表達(演出組),訊息的猜測與判斷(觀看組),以及概念的區辨和釐清(教師澄清),三方面的即時互動,能讓更多學生真正理解這幾個概念的不同。

4、教師補充/總結澄清:活動結束後,由我總結並檢核全體學生是否學會。這時我問了全班兩個問題來確認學生是否學會:告訴、告發、自首、公訴、自訴、訴願等概念的異同。

Q1、請問哪些概念必須上法庭?
Q2、請問檢察官/警察如何得知有犯罪發生?

在此想補充說明的是——我習慣在一堂課結束後就進行文字記錄以利於省思回顧,如有必要便修正課堂的活動規則或流程順序,讓我更有機會幫助下個班級學生的學習。以這個課堂活動來說,在觀察學生的演出後,我發現告訴、告發、自首、公訴、自訴、訴願,這幾個概念尤其以「訴願」最不容易表現和區辨,所以後來我做了計分規則的修正,讓抽中此牌卡的小組演出後,可額外加三分,這麼修改的原因是為了公平性。

總之,此時此刻學生幾乎都能區辨其中的關鍵了。這種教學活動的方式,效果的確好很多啊!這堂課的整體教學流程正如此圖:



其實我不太訝異學生藉由短劇演出後,相關知識概念的學習竟如此有效。尤其後來閱讀到美國學者Kolb提出的「經驗學習理論」 後,發現許多論點與我在教學現場實際操作的學思達教學法不謀而合。換句話說,學思達教學法雖是教學現場許多老師的共同實踐,但這些實踐無形中竟和Kolb的觀點如出一轍。

Kolb認為學習具備如下特徵:
1、學習是一種「歷程」,不能只重結果。
2、學習必須以「經驗」為基礎。
3、學習是一個不斷「透過辯證取得協調」的過程。
4、學習是一種對世界「整體性適應」的歷程。
5、學習包含對人與環境的互動交流。
6、學習是一種「知」的探索與累積。

Kolb結合了杜威、皮亞傑等學者的相關研究,形成他的獨到見解,主張一個人的學習大約可分為「具體經驗」、「觀察反思」、「形成概念」、「應用概念」四個階段。


如同我在教授公民第四冊第五課「權利救濟」一樣,當我自以為已經教完這一課的內容時,其實只有少數的學生真正學會了。哪些人學會了呢?可能是先天擅於「形成概念」的學習者,這一類的學習者比較能進行抽象的概念歸納或演繹學習,所以教師的課堂講述對他來說可能就夠了。但對其他三種學習者,教師的講述教學可能就沒那麼有效了。他們需要更多的體驗、操作歷程來進行學習。


正如Kolb所提的理論,「具體經驗」學習者和「形成概念」學習者,理解外在世界的學習特質處於二極。「具體經驗」的學習特質,是透過各種感官實際投入、參與、體會,從而認識生活週遭的人、事、物,這種理解方式,著重於「感知」;「形成概念」的學習特質,以透過文字符號、語義、抽象概念、語言等方式,認識世界,因此著重於「認知」。雖然多數學生的學習歷程是「感知」與「認知」交互作用的過程,但依個人特性,會有傾向上的不同。

「具體經驗」、「觀察反思」、「形成概念」、「應用概念」四個階段也構成了四種象限,這些象限分別代表了四種不同的學習心性(學習風格,註1):


以上四種不同的學習心性,各有其需要的學習情境。但傳統概念式講述教學,只滿足了「認知—內轉」型的學習者,他們善於觀察、歸納、分析、提出理論,對邏輯架構、知識內涵有興趣,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概念式講述,正好切中他們的需求。但是對於其他三種特性的學習者而言,課堂上的概念式講述,則無法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更不可能協助他們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那麼對第一線的教師,該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照顧到不同學習心性的學生?雖然學習者的行為並不會只限定於任何一種學習風格上,但如何讓課堂中的學習得以創造出動態的學習氛圍?簡單來說,我漸漸體會到知識的學習只有當它被運用在「具體情境」之中才有意義與價值,因此我的課程內涵也多半依據上述理念來設計,實際上確實也讓更多的學生(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更能投入這樣的課堂當中。

註1:阿普蛙工作坊吳健毅老師依據美國學者Kolb提出的「經驗學習理論」發展了一個不錯的小組分類方法。也就是透過一些簡單的心理測驗把學生分成四種類型——外向-感知型(劍客)、外向-認知型(弓箭手)、內向-認知型(鍊金術士)、內向-感知型(吟遊詩人)等四類。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公民劇場:默劇法庭

發現國二學生對於告訴、告發、自首、公訴、自訴、訴願等名詞,有很大的困惑。

想了幾天,決定採取行動劇的課程方式讓各組實際演出並分辨。

1、製作上述概念牌卡,讓各組抽籤並保密,不可以讓別組知道自己的牌卡內容。告訴、告發、自首、公訴、自訴、訴願,這幾張牌卡後來我發現「訴願」最不容易表達和演出,所以我會額外加3分,其他牌卡不另外加分。

2、演出時要保持安靜(默劇),各組要思考如何演出,讓其他組順利猜出,愈多組猜出,分數愈高。例如有三組猜出,演出小組就得三分,依此類推。

3、給小組構思演出內容三分鐘。

為了方便學生演出,我安排了兩個道具,一把椅子代表法庭,坐著的人就代表法官,一把雨傘代表警棍,象徵檢察官/警察(公權力)。咦,好像京劇利用桌椅來象徵許多事物。


4、好啦,正式上場囉。

果然,許多組對於這幾個概念似懂非懂。藉由各組的默劇演出,讓更多學生能夠區分這幾個概念的不同。

5、由我總結並確認全體學生是否學會。嗯,效果好很多啊。

我問了兩個問題來確認。

Q1、請問哪些概念必須上法庭?

Q2、請問檢察官/警察如何得知有犯罪發生?

莫非是看了宮能安老師的小王子,有了靈感?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轉貼:遇見小王子

文:實踐大學應用中文系馬琇芬老師

說故事的方法很多種,中文人說故事的方法是用寫的,應中系說故事的方法還可以用畫的、用唱的、用遊戲的。

福山國中擔任「藝術與人文」課程的宮能安老師,說故事的方法則是又說、又演、又唱、又詮釋。

之前看了尹歆的介紹,對宮老師以「獨角戲」的方式來說《小王子》的故事,頗多好奇。雖然有生動的文字敘述與數張照片,但還是不太能想像,到底有多精采。

今日跟著郭老師到英明國中,觀看宮老師的表演,終於明白,為什麼尹歆會如此讚譽。


我是舞台戲的外行人,所以不在這裡充當內行。

但宮老師在許多故事的段落,適時地夾敘他對文本的詮釋,實有精采動人之處。

小王子的星球上,有許多種子,每顆種子發芽時,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其中有一種巴歐巴樹的幼苗,如果沒能及時發現,很快就會長成無法剷除的巨樹,它的根會把星球弄得支離破碎。

宮老師以淺顯易懂的例子,告訴現場的國中生:巴歐巴樹的種子,就像我們生命裡的壞經驗,如果在它剛發芽時不及時剷除,一旦成了習慣,恐怕會影響我們待人處世的判斷。

人生許多悲劇,往往來自於壓抑或縱容壞經驗的結果。

小王子曾經到一個住著酒鬼的星球,他問坐在酒瓶中的沉默男子在做什麼?男子回答:在喝酒。小王子又問:為什麼要喝酒?男子回答:為了遺忘喝酒的可恥。


攝影:英明國中陳志明主任

大人們讀到這段,自然能懂故事裡的反諷,但如何讓國中生能懂故事背後的意涵?

宮老師告訴現場的國中生:如果我們遇到困難,一味地用逃避的方式不去面對,只會陷入惡性循環。

例如因為上課睡覺所以沒有學會老師教的內容,回家又是看電視、打網遊,課業只會愈糟。就算自己想要力圖振作,卻仍只是在心裡想想,隔天在課堂上繼續睡覺,回家繼續看電視、打網遊,永遠解決不了課業的問題。

宮老師自嘲以前課業成績也不好,但他有夢想,雖然不喜歡學校所教的課程,但想成為一名演員的心志,支持著他繼續前進。

所以他在樹德科大學表演藝術,也參與許多舞台劇的演出。後來在因緣際會下,成了一名在國中教藝術與人文的老師,雖然收入穩定,卻經常感覺到像身處沙漠般的茫然。

因此他要像小王子一樣,在沙漠中去找一口井,那口井就是他的演員夢,他不會放棄。

故事繼續進行。小王子來到地球時,曾爬上一座高山,他登上山峰,朝著山谷大喊,誤以為回聲是地球人的回應。

於是他得出了一個感受:這裡的人都沒有想像力,只會重覆別人的話。

以前我讀到這裡,很快的翻頁,沒有細究。今天宮老師把這段詮釋為:從眾的現象,倒讓我頗有省思。

他告訴現場的國中生:如果100個人當中,80個人都認為1+1≠2,那麼其他的20個人中,有幾個人會勇於說出他們所理解的事實?

聽到這裡,我好有感觸啊!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事雖不盡然非黑即白,但當自己屬於少數的群眾時,可曾有勇氣堅持自己的看法?察覺到週遭的氛圍與自己的感受不同時,能否不自我否定、自我懷疑?

隨著年歲增長,我們心中的「小王子」還在嗎?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名小孩子,但成為大人後,想法都和小孩不同了。

小孩子是充滿想像的、是誠實不隱藏的、是純任情感的,是對生活週遭感到好奇的、會欣賞大自然的景物變化的。

可是大人以金錢衡量事物、重視權威的力量、以懊悔的態度處事、自詡為專家卻不在生活中實踐、在制式化的工作中不明究裡。

看著宮老師透過獨角戲的表演方式,我把《小王子》複習了一遍。只是這一回不是從文字裡去理解,而是隨著宮老師所營造出的戲劇魔法,經歷了一趟小王子的奇幻旅程。

表演結束後,我趕緊上前去提出邀請,希望下學期本校學生也能在宮老師的表演中,領略《小王子》一書所蘊含的深意,更希望學生能看到「說故事」的另一種呈現方式。

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比國中「會考」更重要的事

很為學生開心,也很感動。

一直到會考前,我的課程仍然在學思達,透過一週一堂的公民課和國三生討論各種公民議題。

謝謝學生能夠理解許多議題、許多價值更需要我們共同關心。

當天學校在慶祝這群學生能有此不錯成績時,我人正在地方法院參加研習,只有教師自身不斷學習進修,才能給學生更多的可能吧。

摘:英明國中郭進成老師是高雄市相當投入推展翻轉教學的老師,今年剛好也有授課三年級。這些滿分滿點同學中,鄭丞硯同學與麥軒誠同學特別表示,進成老師在公民課堂上的學思達教學,非常鼓勵同學發言,透過對課本延伸議題的思考,引導他們思辨各式各樣的主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帶領他領會到真正的思考與學習,讓他即使在會考前緊鑼密鼓的備戰階段,都還能非常廣泛地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而依然在會考有最佳的表現。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人民參審學思達

今天一整天前往高雄地方法院參加研習,雖然沒機會在地方法院「人民參與審判」研討會上發言,但還是把想說的話在此說一說:


這是我在研討會現場用手機app製作的心智圖,希望自己的發言能更有系統脈絡,可惜最後始終沒機會說話。

我是公民老師,這幾年教育圈有一波翻轉教學的風潮,相信在座的各位應該有聽過。

什麼是翻轉教學?有人說,就是回到學習的本質。一些老師試著反省教學該如何做,才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

這表示過去的教學忽略了什麼。有人認為是教師一直講述、一直填鴨,忽視學生的學習困難與需求,太過教師自我中心。於是一些老師試著採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策略,這些策略像是更重視體驗、活動等課程對於學生的重要意義。或許在座的可能還聽過桌遊,這樣的說法。這些概念一點都不新,每個世代都有這樣的老師帶著學生這樣學習。這些老師或許不被主流看見,但他的學生總是深深記得。

很有趣的是,法律界這幾年也開始興起「人民參審」的風潮。所以今天我們才會在這裡相見。



教育圈吹起了翻轉教學,不曉得我們可不可以這麼稱呼人民參審的這股風潮為翻轉法庭呢?

在我看來,二者意外的相似。翻轉教學,反省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與關係。翻轉法庭,會不會也是一樣在探索法庭與公民之間的角色與關係呢?

以前的教師高高在上,卻遺忘了他的角色是為了學生的學習而存在。

以前的法庭高高在上,是否同樣遺忘了他的角色是為了公民追求正義而存在?



邀請學生在教學現場可以有更多的參與,不是為了放棄教師的職責,而是我們慢慢理解,知識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中予以運用才有意義。

那麼,邀請公民在法庭參與更多,也不是剝奪法官或法學專業工作者的權力,而是我們可以發現,所謂的正義從來就不是一種象牙塔裡抽象的符號,它比較是公民社會、庶民社會具體情境的感受與體會。脫離人民情感的公平正義是沒有意義的,當然這不意味著是完全順從人民的意志。

學生也好、公民也好,也許專業知識不足,但他們都可以學習,透過與專業者的對話、引導而成熟。甚至另一方的教師或法庭反而可以從彼此的互動與對話獲得反思、看見盲點的機會。亦即雙方都能從共同參與的歷程中受益。

下午的講座警大林裕順教授提到他在上午觀審時看到的一個點——作為重要罪證的毛巾居然只有數字呈現(24公分*26公分),檢辯雙方沒有人想過要把它具體的呈現,這條毛巾如何能夠作為一條殺人兇器,如何能夠塞入一個人的口腔當中?或許因為這是準備程序階段,所以還不需要這麼做。



上午觀審時,我和林教授一樣,不約而同都注意到這個點。

這會不會是一種具象的匱乏?

教師不知道學生為何學不會、為何不想學?因為我們忽略了,對學習者來說,具象的學習體驗其實有無比的重要,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不斷強調這件事。但教學現場,還是有很多老師不斷忽略這件事,似乎認為只要一個概念講得夠多,學生自然就會學會。好像就是說,教一個人騎腳踏車或學游泳,只要用說的就能教會對方。

作為一位法官、檢察官、律師,會不會也有這樣的傾向?法律用語的高不可攀,司法的難以親近,會不會就是這樣對於具象的匱乏呢?

忍不住想再多說一些,下午的研討會作為一種法治教育的具體實施會不會也有類似的問題呢?

如果在座的各位都同意法治教育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那麼請教大家最好的做法只是像今天下午的研討會形式嗎?會不會還有更有效的會議方式呢?法治教育其實需要兩種專業,一個是法學專業,但另一個是教學專業。關於教學作為一種專業,今天你們特別邀請了這麼多教師來到現場,卻沒有試著讓我們參與,讓我們有貢獻的機會,這是多麼可惜的事。

註:今天下午的研討會共三小時,主講人的講述以及與談人的補充就佔用了三個多小時,與會人士將近八十多人,卻只能看著密密麻麻的投影片單向聽講,實在稱不上是很有效的學習體驗啊。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高師音樂學思達

第一次走進高師大的藝術大樓,感覺好像來到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方。(地方有點隱密,我還找錯入口。)



今天應華蓁和豆媽的邀請前往高師大,和音樂系的師資生分享一些教學心得。

華蓁希望我帶桌遊,豆媽期待我分享問題設計。

沒問題,兩個願望一次滿足。

很喜歡阿普蛙工作坊利用說書人牌卡進行的活動,所以今天也讓她們進行此活動。



很奇妙,音樂系學生的生命經驗如此相似,孤單的學習歷程、渴望找到一個圓滿。她們分別拿取的牌卡幾乎都是形單影支的圖案。對我而言,有些共鳴,也有些陌生。




共鳴在於,我原本就喜歡獨處與思考。陌生來自,這是我天生的氣質,不是後天形塑。

之後,再透過二支廣告結合「hit or miss」桌遊機制和師資生分享什麼叫有效的訊息傳遞,小組的討論很精采,透過她們的分享讓我看到這些影片更細微之處。



緊接著,進入課程引導問題的認識,藉由女巫城堡影片與問題討論,試著讓她們理解什麼是課程引導問題,並藉由這些問題的討論理解問題之間要留意彼此的系統結合,了解核心問題要能緊扣文本/課程的開展等等。

時間掌握的還算不錯。在兩小時之內完成上述二項任務。

很享受下午二小時的課程,對我而言,這是讓我運用學習成果的機會。很喜歡這幾年研習與分享的走讀人生。透過人生的大閱讀、研習再分享的歷程,進而驗證或深化自身的學習體驗。

常常為這樣的機遇而感謝不已,這也是我想和學生分享的,能夠學習並被人需要就是生命最好的獎賞。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