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什麼都不要做

今天和自己的情緒與慣性共處。

學生的表現已經這麼好,為何我還是生氣?

明明知道學生第一次跑世界咖啡館,有些學生的學習就是需要更多的等待,為何我還是這麼急躁?


學生有他的學習步調,我也有自己的期待,可以並存嗎?

學習難道只能是完成我預設的進度嗎?學習難道不是孩子跨出那一步,跨進他不熟悉的領域?學生這麼勇敢,在短短一節課內,必須和同組的夥伴共同產生一份報告,再到別組進行報告,同時自己也要聽別人的報告,最後完成自己的學習單。一氣呵成。這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第一次啊。

學生可不可以有害怕?可不可以不知所措?他們真正需要的協助是什麼?

天啊。我今天的情緒與處理反而是不及格的吧?

我可不可以有自己的期待,但不帶著情緒去要求學生呢?

有點不舒服,對自己的嚴厲感到不舒服。

幸好,我當下就發現了。和過往的自己相比,今天至少我沒有讓注意力全部在學生身上(以致失去了和自己的連結),將許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內在,只是靜觀自己的情緒變化(和自己的情緒共處)。

攪動的,慢慢沉靜了下來。

發現自己在指責時,停下來覺察就好。發現自己在自責時,停下來覺察就好。什麼都不要做。

提醒自己的話。

從激動到平靜,如今我花的心力和時間比起幾週前、幾個月前、幾年以前更少了些。我可以欣賞學生,也可以欣賞自己一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