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學共工作坊初體驗

這二天前往屏東參加「學共工作坊」,雖然原本工作坊名稱不是「學共工作坊」,但整體的課程與講師,幾乎都是以學習共同體的理念進行規劃。

但這兩天的研習,好像又不能稱為工作坊,因為上午多半都是講師單向講授,鮮少有討論的機會。

幸好第一天下午有進行世界咖啡館,第二天則進行了學共的觀議課。

然而讓我訝異的是第二天下午的學共觀議課,並未事先擬好編組方式,而是臨時分組,尤其在討論時間不夠充分的情況下,組員必須立刻進行共備—試教(授課/觀課)—議課,似乎有點倉促。

這二天的研習,是早就議定的,而且參加的老師們大都是輔諮老師與基地班夥伴,不太明白為什麼沒有事先安排前置作業。

在完全不熟教材內容(國小的自然:天氣與氣候)的情況下,請彼此不太相識的老師們(國小、國中、高中;自然、社會領域)在2、3分鐘看完教材,並找出教材中的核心概念、迷思概念以及關鍵概念,對我而言實在是個大考驗。

如果能先從擷取訊息開始,再進而分析歸納,最後才找出核心概念,是否較能符合循序漸近的效能呢?

此外,下午的共備,只有30分鐘,要各組設計適合的問題與課程活動,之後立刻再指派一位學員上台試教15分鐘,著實無法深入課程。



雖然透過不同領域的共備小組互相教學,這樣的進行方式,與「外行人磨課坊」有異曲同工之效,但若至少給1小時的時間,或者從研習的課程上具有延續性的安排,應該能讓共備的效益更好一些。

上週和小帆、雅雯針對南投夢N的議程進行討論時,也是從引導老師們產出共備教案的角度出發,思考每一場分享內容的延續性。每一場的分享,都是為共備的產出而設計;也就是說,每一場的內容,都是共備產出的基礎,如此才能讓最後的共備教案能夠真正帶回自己的課堂,不至於僅是研習時的練習。

話說回來,這二天的課程安排真的讓我學到很多,讓我知道接下來和夥伴帶領的工作坊時,可以如何調整會更妥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