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醫生手術前千萬不要洗手?

2018年暑假的第一週,我參與了夢N台南場。擔任第二天的分享者之一。

如果有人對你說,醫生手術前千萬不要洗手,你會有何反應?

感到不可思議吧?

這正是我分享的一個故事,一個重要觀念的故事。

醫生為何要洗手?是為了避免病患交叉感染,但人類文明知道這個事實是在多早以前呢?

大家猜想一下?

大約在1848年。但什麼時候醫生必須洗手才成為明文規定呢?

人類花了多少時間才正視這件事呢?

大家再猜一次數字?

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觀念改變,一個小舉動的改變,但卻能拯救無數的生命。


Ignaz Semmelweis 醫生

人類文明花了多久才接受呢?

幾乎是花了100多年的時間。

發生什麼事了?

我在想人類大腦神經科學的許多發現會不會也是如此呢?

這些新的知識或發現明明可以讓更多孩子或學生的心靈可以擁有更健康的發展,只要老師與家長願意改變我們的教養方式,不指責、不說教,以正念(不是正向)來教養的話,親子關係、師生關係絕對可以更和諧,孩子在家庭中獲得和諧的教養對待,來到學校也比較可以更投入學習當中,但為何這些知識與發現,這麼多人不太知道呢?或誤解為縱容溺愛呢?

難道人類文明必須再花上一百年的時光才能改變教養和教學模式嗎?代價會不會太大了?

「洗手觀念」的普及和「覺知教養」的普及,對人類生命(生理與心理)的健康維續都太重要了,刻不容緩啊。

為何薩堤爾對話可以觸動你我和孩子呢?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說明了一切,但網路上仍然在傳播體罰孩子的好處與必要,看到這樣的文章,對我來說,彷彿就等同有人仍然在鼓吹醫生手術前千萬不要洗手一樣的荒謬。

發生了什麼事?

期待有一天我們的社會可以理解什麼叫「正念」,同時斷然拒絕體罰與指責的教養文化;甚至當有人轉貼推崇這樣的體罰文章時,我們立刻會充滿驚訝帶著不敢置信的目光去對待他,這個社會或許才能稱為文明的社會吧?

https://www.ntuh.gov.tw/ifc/hhc/about3.asp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