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因你是甚麼樣的人而發生的。教育是因你和孩子在一起時是怎樣的人而發生的。教師的天才與智慧在教育上幾乎並不發揮甚麼作用。教師通過語言所表達出的內在價值,是取決於這個教師是如何感受和體驗那些他將要呈現的內容,以及他可以在孩子心中激發起怎樣的感受。
~Rudolf Steiner, Discussion with Teachers
教學準備日時聽到一位講師的分享,他說:為何要關心空氣污染,因為人每天只要吃兩到三餐,每天才喝幾次水,但空氣呢?我們無時不刻都得呼吸啊!
聽到這,我的內心忽然一動。賓果,就是這樣啊!好的講述就是如此!
我想從這段話試著整理一下,對我而言,什麼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法。
我們每個人應該都有自己在乎的價值、知識或產品想推銷或推廣給其他人。比方說您是一位教師、家長或業務。
但該如何做(教)才能有效的傳達這些知識與價值、產品呢?
以這位講師來說,他談空污的重要性,他的目標應該是希望大家能認真對待這個議題。這時他大可以講述很多的專業用語,但我們最多只知道他很專業,然而老實說,你專不專業到底關我什麼事。
所以有效的教學或推銷不是證明講者(教師或家長、業務)很有權威、很專業,而是要試著建立連結。
建立什麼連結呢?建立這個知識概念和學習者之間的連結。
當他說:人每天只要吃兩到三餐,每天喝幾次水,那空氣呢?我們無時不刻都得呼吸啊!(所以…)
聽到這,我們會不會開始注意聽他接下來要說的東西呢?我們於是明白空污這個議題絕對和我們每個學習者有密切關係。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呼吸。
如果我們都在意吃進去的食物和飲用的水,有什麼道理不重視空氣的品質呢?
換句話說,這位講者成功的讓他想談的議題與在座的每位學習者產生連結了。
這時他如想進一步談論更深入的概念,也才有成功的機會。
所以,我想即便是傳統講述的教學,如果能時時刻刻做到「以學習者為中心」,又何嘗不行呢?
但容易嗎?
時時刻刻充份讓自身想要傳達的訊息(知識、概念與產品)與學習者產生連結?對我來說,這真的不容易。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機制,例如學思達或分組合作學習或學習共同體。透過這樣的機制製造舞台讓學生有表現與成功的機會,讓課程自然而然變成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如此一來,我們的學生才可能學到真正核心的能力(學思達),他們也才能開展自身的天賦。而我們,才有未來。
註:
在某講義看到了「學習者的主體性(learner-centered)」這個名詞。
在我的理解裡,我以往是將它理解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計觀。今天看了講義後,發現它大概包括四個原則:
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active learners)、
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knowledge (co-)constructors)、
激發學生內在的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教學回應學生差異性及多樣性(responsive to learner differences and diversity)
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active learners)、
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knowledge (co-)constructors)、
激發學生內在的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教學回應學生差異性及多樣性(responsive to learner differences and diversi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