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社會有侷限,一般人看重的「能力」,只是多數人約定俗成的標準,並非一個絕對的真理。在約定俗成的標準裡,這個社會開發人類能力的方式,讓人大大受到限制,很多特別的能力無法被開發。——李崇建,心念。
昨天看內向者的力量,講者提到美國的社會氛圍和學校環境對於內向者很不友善。明明個人就能完成的功課,教師還要求學生必須進行小組討論。
之前有些老師看了這部影片後,特地以此來質疑學思達或其他較重視小組討論的教學法。
但這樣的質疑真的恰當嗎?好像台灣學校和西方學校一樣,大多數課堂已經非常重視小組討論?
如果台灣的社會與學校真的是非常強調外向的學習方式,比較活潑、喜歡人際互動的孩子在課堂上又怎麼會受到那樣的對待(要求安靜坐好、不可隨意發言走動)?難道我們真的不知道嗎?真正採取分組教學的老師,相較於主流的教學方式比例到底為何?難道我們真的不知道?
也許重點不在於課堂氛圍到底是支持外向或內向的學習者,而是學習如何發生?
學習如何能夠發生?既然我們這麼關切不同氣質的學習者,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我們的學科屬性、我們的課程設計能不能讓多元異質的學習者都能受益?得到幫助?
鼓勵小組討論的課堂一定會壓抑內向學習者嗎?有可能。更想問的是難道教師不斷講述的課堂就不會壓抑內向學習者嗎?
看了這部影片後,我試著省思這十幾年來我的課堂是否能讓內向者或外向者根據他的學習心性學習呢?
前十年的教學,大致以講述為主。這三、四年,轉換成學思達教學為主。老實說,我真的覺得這三、四年,我的教學改變比較能讓不同學習特質的學生好好學習。甚至是內向者的學生還特別寫信回饋我,他在課堂上雖然很少發言、小組討論時也比較是傾聽者,但他感謝我的課堂讓他學到很多、也思考很多。
雖然如此,我仍覺得課堂可以改進的地方真的很多,尤其是我個人的部分,內在的安定與否常常會影響我和學生互動的品質。這方面的自省讓我開始接觸薩堤爾的家族治療,參加許許多多輔導諮商工作坊(花蓮、台北、高雄、屏東各地),這幾個月還參加了家族治療結構讀書會。
最後想和願意不斷省思自身教學的夥伴分享一段話:
很多人把一切簡化成兩個選擇:如果A行不通,就非選B不可。不過這樣不對,英文還有其他二十四個字母。——卜洛克,八百萬種死法。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
-
文/郭進成 今天我將上週葉老師和學生互動共同發想的記憶口訣簡化成,大老闆(國稅)和土地公(地方稅)。上午212班聽了我的口訣分享後,幾位學生不約而同自言自語、心有所感的點點頭說,哇,這樣好記很多耶。好可愛的反應。 國稅-大老闆:大老闆要如何經營一家公司的呢?首先他要先決...
-
今天在林鉞的介紹與遊戲教育協會的邀約下,前往鹽埕國小分享。參與的夥伴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國中小老師、個人工作室、補教老師。 講題是:撲克牌的1001種玩法。 分享了幾款遊戲: 暖身:hit or miss ,請學員回想玩過的撲克牌遊戲。多數人都知道的遊戲加1分,...
-
2013-04-22 寫 2014-03-06 修 當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就愈來愈不可能有兩個人有完全一樣的經驗。「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參考」的情況會愈來愈常見。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愈來愈重要。 --蔡志浩,頁17,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2012,寶瓶文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