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老師每次上課都會帶學生玩活動,但學生不明白為何要玩這些活動,甚至也不太明白老師到底在上什麼。
聽到此事,我自己也需要警醒,並不是熱鬧就是翻轉,所謂的翻轉到頭來只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我走過一小段這樣的過程,但持續的反思讓我沒有走火入魔。
為何反思呢?來自內心的自我質疑。有時,心裡會輕輕的叩問,這樣對嗎?這樣好嗎?
這些聲音通常是輕輕淡淡的,但總是聽得見。以前,會輕視這些隱微的叩問,如今比較懂得珍視這些內在的訊息。
例如某場研習過後,學員的我深深感到困擾。總覺講師忽略了什麼,帶領的過程讓我愈來愈煩躁,一時之間也說不清楚我為何感到困惑與煩躁。
直到剛剛讀到《台灣歷史圖說》(三版),豁然開朗。
作者解釋她為何選擇這些事件來作為理解現今台灣的重要線索。
原來如此。
課程、研習如此,一本書也是如此,我們都需要理解的「背景」。
面對學生和讀者,為了有效傳達我們所關切的議題,不只是將文本呈現出來就好,還要呈現它內在的系統意義。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在有限的書籍頁數裡,我說了什麼或沒說什麼是考量了什麼嗎?我的這些安排能不能幫助讀者或學生更好的理解呢?為何我的讀者/學生應該知道這些事?
圖來自:謝侑真老師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