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無聲接龍

今天公民桌遊社進行的活動是無聲接龍。

1、將8張桌子併起來形成一個大桌面。桌面之所以需要這麼大,是為了讓全班五組(17人)都可以進來參與遊戲。

2、將全班五組合併成四組進行分組競賽。(至少兩組,最多四組,因為撲克牌花色只有四種,接龍競賽最多只能2~4組。)

3、為了方便進行遊戲,將11~13點的撲克牌挑出來。只剩1~10數字的牌卡。洗勻後數字朝下,將這40張牌攪亂平放在桌面。

4、各組輪流派一人,開始翻牌。第一回合,先決定每組的接龍花色為何。例如A組第一人翻到梅花,A組就負責梅花的接龍,B組翻到紅心,B組就負責紅心,依此類推。接下來每回合,各組輪流派人翻牌,必須從數字1開始接龍直到10結束,最快完成者即獲勝。如果沒有翻到正確的花色與正確的數字,必須將牌蓋回原來的位置,翻牌時必須讓所有人看。這考驗著各組的記憶力以及策略運用。



實際操作過後,建議第一輪不妨降低難度,或許數字牌1~7即可。

5、第二輪:將各組打散重新分組,這一次先請各組討論策略5分鐘左右,再進行活動。難度可提高為1~10。規則一樣。

6、第三輪,再打散分組,這次要求過程中不可講話。規則一樣。

7、省思討論:

Q1、這個活動困難在哪?面對這些困難,小組有何策略?

Q2、如果要獲勝,需要哪些條件?

Q3、請問你在小組中扮演何種角色?主導?配合?觀察?

Q4、三次不同分組中,你們小組有何表現?身在其中的你面對小組的勝敗,你的態度是否不同?

*個人省思:在帶領反思時,覺察到自己的語言帶著批判性,很不恰當。我帶著指責口氣問學生:為何沒有人想要使用策略呢?結果一直翻到一樣的牌?這時果然有一個學生跳出來回嘴說,哪有。

現在想想,我大可不帶指責,以好奇的口吻詢問:有沒有小組或個人剛剛一直翻到同一張牌呢?發生什麼事呢?可以怎麼做來改善?

如果以這樣好奇的問話模式,絕對不會有學生跳出來回嘴啊。自然就不至於造成師生關係的緊繃吧?

這是我這段時間很有感的小小體會,在課程討論、師生互動中,通常是教師的語言或語態帶著指責才造成之後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因為教師的本意是想帶領學生反思,而不是訓話,如何使用正向好奇的語言真的是很值得深究的學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