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對話工作坊志仲讓我們書寫30件被拒絕的事件,無論大小、無論時間久遠,在書寫的過程裡,一時之間我勉強只想起六件事,好像我被拒絕的次數似乎很少。
一開始覺得自己彷彿是幸運的,這意味著自己提出的要求大部分都被滿足了,另一方面漸漸覺得會不會是我根本很少提出可能會被拒絕的要求和想法?也就是我根本是害怕或者是恐懼被拒絕吧。
當別人拒絕我或我以為被人拒絕時,我會感到受傷與難過,胸口像是缺了一個大洞。受傷意味著我失去了很在意、很珍惜的事物。那麼我失去了什麼?
直接聯想到的是每一次當我被別人拒絕時,我或許就認為自己被否定一次吧?也就是這些拒絕象徵著:自我是沒價值的、別人不看重我(冰山的渴望層次)。
很有意思,這個練習讓我看到更多以往自己沒意識的部分。那麼值得探尋的是這份恐懼和害怕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呢?以及這一份恐懼或害怕的背後是怎麼來的呢?
怎麼了?
我怎麼無法從自己的內在去肯定自己呢?我為何必須從他人是否接受我的請求或者是透過他人對我的看重,來肯定自己呢?這份內在的感覺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似曾相識嗎?
這時童年的一個圖象浮現了。這個圖象太鮮明了。想起這個圖象,眼睛會熱起來。
另一方面透過這個書寫活動讓我訝異的是從這些被拒絕的背後,我也察覺到自己的某種正向特質。
比如說當年教甄考了3年,從第一年的自信滿滿卻慘敗不已到第二年患得患失戰戰兢兢仍然失利到最後一年的考取榜首,我考上的第一念頭居然是想回母校分享自己的教甄心路歷程來協助學弟妹準備教甄而不是出國去玩或把自己的資料上網出售,即便如此,母校似乎認為我是補習班招生代表而拒絕了我回去分享,我居然又想方設法透過自己認識的人脈最後才順利回母校分享。
回顧自己這一路走來,真的很好奇,我怎麼會這麼熱於和人分享呢?即便許多時候,遇到一些讓人洩氣的事或讓人質疑我的初衷,我仍然想和人分享呢?
對話練習時,夥伴Lisa好奇我。我也好奇自己。
這個進成從童年開始就是如此,很大的受傷有一部分也是來自於童年的自己想幫助別人時,而被自己的爸爸狂罵、羞辱潑冷水。
進成受傷了,他仍然想幫助別人。
天啊,我好想和童年的進成說說話,小進成啊,你怎麼做到的?
Lisa繼續問我,家裡的大人也有類似的特質嗎?
有啊,我的媽媽,媽媽一直是家族或鄰居裡的太陽,他很容易就讓身旁的人感染到他的溫暖。但有一部分是我天生的人格特質吧。
未來,我應該還是會因為被別人拒絕而受傷,只是受傷時會比較輕微,但我還是想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所學與幸運吧。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
-
文/郭進成 今天我將上週葉老師和學生互動共同發想的記憶口訣簡化成,大老闆(國稅)和土地公(地方稅)。上午212班聽了我的口訣分享後,幾位學生不約而同自言自語、心有所感的點點頭說,哇,這樣好記很多耶。好可愛的反應。 國稅-大老闆:大老闆要如何經營一家公司的呢?首先他要先決...
-
今天在林鉞的介紹與遊戲教育協會的邀約下,前往鹽埕國小分享。參與的夥伴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國中小老師、個人工作室、補教老師。 講題是:撲克牌的1001種玩法。 分享了幾款遊戲: 暖身:hit or miss ,請學員回想玩過的撲克牌遊戲。多數人都知道的遊戲加1分,...
-
2013-04-22 寫 2014-03-06 修 當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就愈來愈不可能有兩個人有完全一樣的經驗。「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參考」的情況會愈來愈常見。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愈來愈重要。 --蔡志浩,頁17,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2012,寶瓶文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