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日 星期一

【台東學思達創新教學工坊】花蓮縣壽豐國中邱以正老師的回饋

【台東學思達創新教學工坊】花蓮縣壽豐國中邱以正老師的回饋

進成案:謝謝以正的回饋,讀著你的文字紅了眼眶,謝謝好夥伴的欣賞與理解。


印象深刻的三個畫面 *

1.進成老師在交易遊戲結束後,總結三種交易模式(自給自足、配對交易及自由交易),追問「你的教學是哪一種?」時,全場瞬間靜默的時刻)。

2.政暉老師說:「如果老師是學習者,孩子也會是學習者。」

3.沙沙老師敘說自我生命故事時,真情流露的神情。


工作坊主要收穫與學習 *

1.提醒自己要時時貼近孩子的內在
進成老師提到:「孩子期待的是無條件的接納和照顧,但你期待的是傳遞專業知識。」這段話彷彿一記重擊,深深撼動了我。我想起自己即使已經採用學思達教學,但偶爾還是會因為急著分完組別,或急著在時間內完成學習活動,而用教師權威決定某些規則或流程,因此忽略了孩子們的期待。另外,這也讓我想到,未來在課堂發表時如遇學生採指責/打岔姿態,自己可以試著用「謝謝你願意告訴老師,即使……你仍然這麼……,老師好欣賞你的……」等句型,與學生對話。

2.思考民主擬真體驗活動的核心問題
政暉老師設計的體驗活動目的之一,是為了讓學生刻下心理印記(「不涉及評量,不產出課程,不要求成效;只考慮一生,只堅持互動,只看中感受。」),部分老師質疑,這樣的體驗,是否再現或複製了某種威權,強化了加害者(憲兵角色)的形象,甚或內化為學生記憶中的心像?或許受限於時間,無法讓政暉老師和質問的老師展開較完整深入的對話,但這樣的質問,讓我思考幾個我們在轉型正義過程中值得探問的核心問題:「我們所追求的正義,到底是誰的正義?」、「公民應該為了捍衛人權而限制政府的權力嗎?」、「執政黨如何在政黨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取得平衡?」若能引導學生討論、深思這些問題,或設計進一步的體驗活動(例如:「憲兵」和「政治鬥士」角色互換,再分享轉換角色之後的思考、衝突或矛盾),也許能讓課程的設計更完整。

3.「波魯遜的煙囪」體驗活動的兩難情境設定
大貓刻意為每個角色設定了兩難的情境:(1)國中生的兩難,是要專心讀書,或花時間關心家鄉的社會議題;(2)居民的兩難,是維護家鄉的環保,或在污染家鄉環境的公司就業;(3)居民發言人(知識份子)的兩難,是留下來為家鄉付出,或憑自己的社經條件離開家鄉;(4)公民團體的兩難,是為了實踐自己的環保理念而說服居民留下陳抗,或為了居民的健康而鼓勵居民離開;(5)企業的兩難,是顧及環保而配合遷廠,或顧及部分居民生計而不遷廠;(6)政府的兩難,是為了國家經濟發展而挺企業,或為了選票/環保而挺居民。──這樣的設計,讓我體會到,價值立場的選擇,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正是親身體驗了選擇的艱難,才能讓我們在面對公民議題時,更宏觀、同理、深思熟慮且謹慎的做出每一個決定。所以,我打算抽空和錦慧、芳儀老師再次共備,是否將類似的兩難情境,納入「山海國的抉擇」課程的角色設定。

其他意見(感謝、欣賞、疑惑、建議) *

1.滿滿的感謝
(1)感謝各位講師遠道而來,熱情、真誠、開放而包容的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2)感謝許多夥伴的肯定與信任,讓我有機會在小組中擔任學長,在「引導者」、「參與者」及「觀察者」等角色之間穿梭轉換:既是老師,也是學生;既要引導討論,也要完成教案等學習任務。雖然忙碌,卻體驗了更多後設思考及換位思考,具體而言,因為角色的切換,經常迫使我同時思考:「啊!原來這是學生會遇到的問題啊!」以及「如果我是老師/講師,我要怎麼應對、修正或調整。」這種體驗總是讓我疲勞燒腦,卻又甘之如飴。謝謝你/妳們,能在教育的路上彼此加油打氣,堅定同行。

2.充滿感動的欣賞
(1)我好欣賞有一群志同道合夥伴可以不計薪酬、距離、時間成本,經常不辭辛勞的共備課程,到處分享,而這些無私付出,很多時候只為了一個單純而堅定的信念──讓現代與下一代的孩子能得到更友善的對待、更具啟發的思考,進而在生命中實踐愛與正義──,每次想到這一點,都讓我感佩不已。
(2)我好欣賞講師為了回應學員的需求,而將原本準備的課程「砍掉重練」。例如:
A.欣賞琇芬老師將第二天原訂的「情境式教學」修改為「學思達基礎概念」(令人驚豔的是,在和進成老師互相配合下,仍然提示了許多情境課程的概念,並示範了情境課程的設計(包租婆廣告);
B.欣賞沙沙老師在學思達課程中加入薩提爾結合ORID的提問設計,從勇敢真誠的生命經驗自白,到同理特殊生/過動兒的體驗與討論,無一不是用生命感動生命,用愛傳遞愛;教材與教法匯聚,生命與知識交融,真的非常欣賞這種動人的課程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