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阿公的魯肉飯

任何動物餓的時候都要小心。

這是一位生物系教授的臉書對某留言的回應。

讓我很有感。想起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教師的教學有沒有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呢?

靈魂也是需要餵食的。

但我們照顧過這些基本需求嗎?


學生需要被理解,他渴望被看見,他需要某個人的傾聽,用心的傾聽。那麼他難以言明的不安也許就會消散,或能夠安定下來。

只是這樣,可是沒有。老師們責罵他,累積直到爆發,他到了學務處。

其實在一開始他只是擔心阿公的病情,但沒有人理解。

於是他在自省書上寫著為何要和同學打架。

***

一位任課老師在我桌上留了張紙條,兩個孩子在他課堂上玩水。

心裡浮現過往的畫面,此時此刻我衝到班上對著他們咆哮大罵……

如今我只是到班上找孩子問詢,輕輕地問,怎麼了?有老師說……

孩子解釋。

我感覺一種內在的力量安穩地支撐我。讓我仔細聆聽。

好,我知道了。老師想對你們說,你們真的很棒,之前答應我後,就改變好多,可以好好保持下去嗎?

孩子點點頭。

其實沒什麼,我覺得。但下次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孩子A回答,向老師報告要洗手。

孩子B插話,唉,老師不會答應啦。

我專注看著他們。問,所以……

讓孩子學習、思考就好。我可以有品質的陪伴。

***

剛剛第八堂延續上週家族角色圖的課程。

今天請國一生根據他們畫好的家族角色圖和同組的同學兩兩配對互相分享一則彼此的故事。

有位小女生落單,請她和我配對分享一下。

問她,可以和老師分享妳的故事嗎?她點點頭說,要講好笑的嗎?我回她,嗯,可以講妳想講的。

然後,我提問:最近有和媽媽聊天嗎?

才提問,孩子立刻紅了眼眶,一下子兩行淚水就滑落了。

怎麼了?我小心地問。

等待她整理了一下情緒。哽咽地對我說...

我靜靜的聽著。

分享時間只有五分鐘。所以,最後我對她說,謝謝妳和我分享妳的故事。妳很努力,妳仍然很關心爸爸媽媽,老師希望妳未來如果願意的話,可以來找老師聊一聊唷。

下課後,另個孩子和我分享阿公的魯肉飯。對啊,我很好奇,可以和我分享嗎?

他說,每次他要回鄉下時,阿公總是特地為他準備一大鍋的魯肉唷。阿嬤對他說,阿公只要知道他要回去,前一天就會開始滷,為他最疼愛的孫子滷一大鍋唷。阿公說,我應該再長高一點。


可以描述一下阿公的魯肉飯嗎?好啊,老師,阿公的魯肉飯是有加香菇的唷,他挑的肉不會太油,但也不會太柴,然後啊......。(哇,好吸引人唷,我錯了,我不該在第八堂課下課問這個問題的~~)

但阿公已經離開了。

什麼時候?我問。

就在...

聽他述說的同時,我忽然明白那段時間孩子的一些狀況...

孩子的生命線條和生活軌跡,其實很好懂。

只要有人看見和傾聽,就能多點理解。

***

雖然沒有對學生生氣,但我覺察到自己的話語有著質疑。

這段時間和家人相處時,我不時會注意到自己的肢體語言和語氣裡的情緒。

很有趣,原來這幾十年來我是這樣和世界互動的。生著氣,抱著憤怒、恐懼、憂慮各種情緒在生活。

第八堂課,一位敏銳的學生刻意跑來問我,老師你今天心情不好唷?

我故作開朗,不會啊,我很開心。

是嗎?

我沒有心情不好,但很開心嗎?

為何我的反應是如此?為何我不能多一點對他人觀察的接納?

其實沒關係的,孩子關心我,沒關係的。我可以看著自己再回答。

但我說了我很開心。很有趣的回應。

謝謝學生的觀察與關心。也讓我看見自己的慣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