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學思達共識營:我學到了什麼?

這三天的學思達共識營讓我很有學習的地方是輝誠的主持與摘要。

輝誠會在每個課程段落將這段課程的亮點摘要出來,幫助核心教師學習。

例如,楊醫師和夥伴的對話,雖然夥伴沉浸在情緒中,楊醫師卻用了一個提問「你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幫助當事人從情緒腦回到理性腦當中,確實是很有效的問題。

我在內心嘆服不已,在《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這本書裡,提到這是一種「由上(理性腦)而下(情緒腦)的路徑」,一種協助對方的情緒較為平靜的方法。

正當我這麼想,輝誠就接手麥克風特別註解了這一段對話的意義。

但第三天共識營的課程內涵,我在思考有沒有可能透過學思達的課堂流程讓它更有學習效益?

例如讓更多學員可以參與進來,印象更深刻?

舉例來說,楊醫生團隊安排的特殊生情境演練非常精采,但如果可以在演練到一個段落暫停,先讓各組老師開始思考與討論「如果是我」如何處理較恰當?



再請各組上台演練或報告,先不揭曉答案,最後再由楊醫師給予專業的回饋,相信底下的老師們會有較大的震撼與衝擊,或許學習效益會更大。

另外,在講師與學員的互動當中,楊醫師團隊如果可以給予願意上台的老師更具體的回饋和更正向的肯定,或許也可以讓現場夥伴有更多的學習和積極的參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