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某班,我根據進步積分頒獎完後,開始檢討考卷。採取ㄇ字形上課的我,先讓各組學生互相檢討、互相教導彼此的考卷問題,看看自己的問題其他人會不會,能不能幫你。如果小組都不會,就把全組都不會的題目寫在小白板上。
我當然知道有些學習動機較差的學生只是在發呆,自然前往該組關心一下,提醒他們。有些學生經過提醒後,會比較認真一些在討論,有些自我感覺良好,即便講了還是沒多大改善,總之,我先不動聲色觀察這幾個學生。
後來開始進行全班討論,我將別組的問題拋出來,詢問有沒有其他小組可以解決的?就這樣,我讓學生們進行討論,除非大家都無法解決,我才出馬。
這時,我忽然在講完後,追問了某位一直狀況外的學生,她呆住了。因為她剛剛根本沒在聽。
我也停下來,問全班,請問我們為何要來學校上課?未來十二年國教,在校成績也不採計呀!為何公民老師要這麼安排座位呢?為何一直希望你們進行小組討論呢?為什麼呢?
很專心在看影片的學生,因為小組必須共同完成一份學習單。答案都在影片中。 |
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
一開始學生看氣氛有些緊張,只有個位數舉手。
我繼續追問:喔,其他人都不知道嗎?
其他同學開始紛紛舉手。全班幾乎都舉手了。
我點了幾個學生回答。
希望我們學會討論。很好。還有別的想法嗎?
另一位說,希望我們學習合作的技巧。太棒了。還有嗎?
老師,你希望不會的同學要學會主動去問會的同學。太讚了。
還有嗎?
老師想問各位一個問題唷,請問學習這件事,是學我們不會的東西,還是學我們已經會的事?
同學齊聲但輕輕的回答:學不會的。
但如果我們沒有告訴別人我們不會的,或我們明明不會卻裝會,那我們怎麼學會呢?
為什麼我們要學公民呢?
這些知識內容或許你現在用不上,或者你不在乎,但老師真的希望透過這些學習的歷程,你能體驗學習的意義與成就。原來,很多事情只要有心、有方法,我們就能學會。
講完,剛好下課,段考進度還遠得很,但有關學習這件事的意義,我期待透過這段師生對話能有所助益。
而到底是那個讓我縈繞內心的畫面呢?就是學生們面對我的提問時,一個一個舉起了手。還有學生彼此之間互相解題、問答的畫面。這堂課大多數學生讓我再次享受到真正學習的氛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