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接納孩子的原有氣質對我們成人而言是多麼困難的事啊。
我們總是期待孩子成為我們期待的,卻往往忘了,他的臉蛋是世上唯一的一張臉,獨一無二的存在,如果臉蛋如此,那麼一樣精細的心靈呢?
我們該如何去期待我們無法理解、完全陌生的那張臉呢?
對於這份期待,我們說了太多,卻忘了仔細看看那張面孔。他/她想要的,是我們給的嗎?不是我們給的多或少,而是給的對不對?
2、
喜歡達爾文女孩的原因,是一份知己的感覺。
有人懂我,有人真正懂我--這樣的感覺。
別人眼中的怪爺爺不是怪,而是他退休後選擇作自己,或者也可以說,他是想作自己,決定退休。退休前的他,是為了家人打拼。從「真正」的孫兒眼光讀爺爺,爺爺是有著一份欣慰,而從爺爺的眼中讀孫女呢?
孫女的心裡是萬分歡喜。
還有一份淡淡的哀傷。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雖然有人懂,但......懂,又如何呢?有時參照著身旁龐大的誤解,心裡的寂寞會一直存在。當她們不能理解什麼叫雪,因為他們從來沒見過什麼是雪,我們又該如何向這些不懂我們的人說明呢?甚至辯護呢?
那樣的哀傷是比雪還安靜卻真實的存在心中。
3、
我曾向朋友推薦這本童書給她的小孩,然而看著看著,讀著讀著,才發現最該看這本書的人不是孩子而是我們大人。
如果孩子已經向我們展現他的天賦時,我們該如何看待他呢?
我想,我錯了。這本童書很像其他我們誤以為是給孩子看的書那樣,其實是我們最需要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7086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