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為何要讀秦始皇呢:新北市恒毅高中分享

今天上午到新北市的恒毅中學進行分享。







一開始我問了老師們,非洲有多大的問題。大多數老師果然答錯了,然後我再追問為何會如此?我們為何會認為非洲沒有那麼大?

有老師回應,因為刻板印象。喔,什麼刻板印象呢?

就這樣透過提問開始了今天的分享。

後來,我問現場的國高中社會領域的老師。

各位多少都讀過秦始皇的事蹟,但為何要讀秦始皇呢?

請老師們就近找夥伴對談一下,好嗎?

抽問一位老師,老師你可以說說看嗎?他回答,呃,鑑故知今。大家笑了笑。

我繼續追問,可不可以再具體些呢?

於是我又再給老師們幾分鐘的討論時間。

之後有個老師回答,秦始皇的相關施政是中國文明很重要的分水嶺。我先肯定他,再追問,但如果只是這樣,到底和我們的學生有何關係呢?

一個國中生、高中生為何要知道這些事?除了會考、段考會考以外?

這樣好了,老師。我們換個方式問各位,請問在座的每位老師,秦國的發跡史或發展過程對我們有何啟發呢?

我再給老師一個線索,呂世浩老師在那本書裡: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提到一個識人的方法,也就是如何看清一個人。

他說,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二件事。

看他失敗時,所做的第一件事。

看他成功時,所做的第一件事。

各位老師應該聽過日本的德川家康吧?之後,我簡略和在場的老師分享德川家康的事蹟,各位老師你看,他是不是一個很令人敬佩的人物,在他人生的大挫敗中,他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找畫家把他最狼狽的模樣畫下來!


本圖來源:維基百科


最後日本戰國時代,由他尊定真正的長治久安,似乎也不難理解了。

回到秦始皇,我們為何要讀他呢?讀他和我們每個人有何關係呢?

我揭露了呂世浩的觀點。

自知之明。

秦始皇是放大好幾萬倍的我們。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隱微的秦始皇。透過對這段歷史的閱讀,我們也在閱讀自己。當我們遇到人生挫敗時,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我們成功時,又做了什麼?

這一段的帶領與提問,似乎有觸動他們老師。

如果我們的教學能圍繞在這些類似的提問上,學生會不會比較有機會進行思辨呢?會不會比較感興趣呢?提供各位老師參考。

在短短的90分鐘分享下,我還帶現場的老師玩了臥底桌遊。

我帶他們玩的臥底卡是「流浪漢」(臥底)和背包客。

大家玩得很開心。我提醒老師,透過這樣簡單的活動機制,是不是可以讓學生更有參與或提升學習動機呢?

但活動不是目的。它只是包裝。例如,剛剛所玩的臥底,透過各位老師的敘述,二者幾乎無法分辨,大家甚至還猜錯了真正的臥底者。

所以,請教各位老師,流浪漢和背包客的臥底活動,我可能是想讓學生討論什麼議題呢?思考什麼?社會階級?刻板印象?

有幾位老師陷入思索。

最後,我透過到他校入班授課的照片簡單分享我的問題設計與課堂流程如何進行。

順利完成分享。




哇,12點了,要趕12點38分的高鐵回高雄上第七節的課。有一位老師在下課後,想和我進一步討論。

對他說:實在很抱歉。但請他務必加我臉友,我們未來再進一步交流啊。

不曉得恒毅高中的老師感受如何,不過,對我而言是很愉快的一次分享。

趕回學校後,第七堂課我繼續用問題折磨我的學生們。呵呵,今天的單元問題是:為何民法的權利行使要有消滅時效?權利就權利,又不是食物,為何也有保存期限?沒想到,上堂課,我折磨完學生後,好幾個學生不認輸,主動回家上網查了資料,要來回答問題,但可惜學生只是抄了一堆法律概念,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概念。


但我很享受不斷用問題折磨學生的歷程,誤,引導學生思辨的歷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