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最大的為難,並不是個人對於專業知識的熟悉,而是如何增強學生的專注與參與態度。
教師不是演員,但說話與表情必須能具備足夠的感染力;教師在某種程度上像主持人,除了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還得具備引導學生探索知識,並進而連結學生生命經驗的能力。
如何在教學中達到這樣的成效?問題的設計與引導,具有重要的關鍵性。
希望學生投入學習,問題的設計的確重要;但問題設計好了,如何讓學生有效的討論、積極的發言,適當活動的設計也很重要。
旁聽郭老師在高師大的「教學原理:如何設計課程引導問題」,觀察到兩項值得關注的教學事項:「問題設計的層次」和「課程結構的設計」。
前者是授課的內容,是要傳遞給學生的知識,也就是「教什麼」;後者則是授課的階段,是如何有效將知識傳遞給學生的過程,亦即「如何教」。
我想先來談談郭老師「如何教」的部分。
郭老師基本上是根據「學思達」的方式來操作課程,首先請學生閱讀講義,然後請學生根據問題進行思考與討論,最後讓學生發表討論的結果。關於這個部分,還分為「問題設計」與「引導討論」二項。
問題設計:
活動一
1. 什麼才是正確的問題?(引發學生對於「問題設計」的探索動機)
2. 比較intel創新思考教育計畫的「具體問題」,與彭明輝教授「基本層次的問題」的說法,有何差別?(「比較性」的問題,能提供較明確的討論焦點。)
3. 比較intel創新思考教育計畫的「單元問題」,與彭明輝教授「第二層次的問題」的說法,有何差別?
4. 比較「具體」(基本層次)問題與「單元」(第二層次)問題,有何不同?並由這兩種問題所提供的「範例」中,提出說明。(根據「理論」來分析「範例」,從而讓抽象的概念落實於具體的範例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問題的層次。)
5. 比較intel創新思考教育計畫的「核心問題」,與彭明輝教授「第三層次的問題」的說法,有何差別?
6. 根據「具體問題」和「單元問題」的範例,從其脈絡中,設計出「核心問題」。(引導學生從「理論理解」與「範例分析」的基礎上,得以產出學習的成果。)
活動二
設計9個問題,讓學生根據之前所學,分析這些問題所屬的層次,運用「排序」的方法,舉出最能引起深度思考的前三名問題,並說明理由。(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並從而檢竅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學。)
此活動要特別介紹一下,郭老師運用intel創新思考教育計畫的思考工具-Visual Ranking,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討論活動。
上課前請學生在手機中下載Visual Ranking的應用程式,再於課堂中操作手機界面。這也是有了智慧型手機後,教學工具上的一大突破。
活動三
請學生根據一篇文本,設計出三層次的課程引導問題。(實務操作,檢竅學生是否能夠運用所學。)(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2小時的課程只上到活動二。)
引導討論:
1. 提供講義,「階段式」地讓學生閱讀、思考、討論與表達。
2. 每次的問題討論,先讓小組討論2分鐘,再抽籤請學生回答,回答內容為小組分數。(教師直接提供撲克牌記分,1張牌1分。)
3. 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在組間巡走,聆聽並觀察小組的討論情形,必要時需從旁引導,以提高討論的效率,同時也達到差異化教學的效果。
4. 先以抽籤的方式請學生回答兩、三回後,建立安全且具有激發討論的氛圍後,開放主動舉手發言的機制。(避免造成無人回答或只有部分學生回答的情形)
5. 為確保學生發言時,其他人有仔細聆聽,當學生發言結束,可指定某位學生重述發言的內容,同時檢視學生聆聽的能力。
6. 學生發言後,若內容不清楚,教師必須重述學生的回答內容,一方面確認學生回答的內容是什麼,另一方面讓其他學生能明白發言的內容。
7. 每題討論結束,教師必須綜合學生報告的內容,提出總結,並補充學生沒掌握清楚的部分。
8. 結算各組討論成績,以激勵並肯定學生參與課程的態度。
9. 討論結束後,請各組學生將討論結果上傳到「課程臉書社群」,並請各組需於「留言」中,予以回饋。
最後我再來談談郭老師「教什麼」的部分。
如果教學的內容有共同的教材,通常教學者很容易成為「內容取向」的教學,也就是以教材內容為授課的重點,亦即「知識性」的教學。
但學生為何而學?學了之後如何在生活中運用?似乎並未被重視。
若遇到學生不想學習的情形,教師也很容易以「活動取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快樂的學習」,但課堂的快樂達到後,還是回到「考試」的方式檢竅學生所學的知識。
這樣的教學方式,仍只是瑣碎的知識,無法融入學生的生活中。
所以教師如果能夠掌握「問題設計」的概念,從「具體問題」(封閉式問題),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繼而能夠從「單元問題」的引導,認識、理解知識背後的成因,或分析、歸納好幾個相關的知識,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提升到「詮釋」的層次;最後以「核心問題」培養學生高層次的思考,讓學生能應用各類價值觀,詮釋個人的經驗,從而與自己的生命對話,並進行深層省思。
這樣的學習層次,才能真正發揮教育的意義。
以上是我旁聽的觀察,然文字的心得再多,仍比不上親自參與的體驗來得深刻。如果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授課的內容,還是建議各位能夠親自去觀課或研習。
並不是指去旁聽郭老師的課,而是去聆聽多位老師的授課情形,或參與多場研習課程,日積月累,許多教學的「眉角」才能真正心領神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
-
文/郭進成 今天我將上週葉老師和學生互動共同發想的記憶口訣簡化成,大老闆(國稅)和土地公(地方稅)。上午212班聽了我的口訣分享後,幾位學生不約而同自言自語、心有所感的點點頭說,哇,這樣好記很多耶。好可愛的反應。 國稅-大老闆:大老闆要如何經營一家公司的呢?首先他要先決...
-
今天在林鉞的介紹與遊戲教育協會的邀約下,前往鹽埕國小分享。參與的夥伴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國中小老師、個人工作室、補教老師。 講題是:撲克牌的1001種玩法。 分享了幾款遊戲: 暖身:hit or miss ,請學員回想玩過的撲克牌遊戲。多數人都知道的遊戲加1分,...
-
2013-04-22 寫 2014-03-06 修 當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就愈來愈不可能有兩個人有完全一樣的經驗。「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參考」的情況會愈來愈常見。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愈來愈重要。 --蔡志浩,頁17,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2012,寶瓶文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