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難關,三國都發生過!》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是書名。
有一種原來如此,是呀,確實如此,常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人類歷史到底讓我們學到了什麼?有人說就是我們根本沒有從歷史學到任何事,才會一再發生相同的悲劇和錯誤。
但如果可以呢?
如果我們願意誠心誠意謙遜自省的向過往,幾百年前的我們,好好學習呢?
這些看似相同的悲劇和難以置信的錯誤,是不是就可以少一些?或讓我們此時此刻的人生好過一些啊?
例如書裡提到孔明北伐時,「馬謖失街亭」的故事,馬謖怎麼會犯下這麼難以置信的錯誤?
孔明識人不明嗎?如果不是,又怎麼會將這麼重要的戰略地點交給這樣的人?但,你我的眼界會比孔明高嗎?
如果不是孔明的判斷有問題,那麼馬謖怎麼了?
這時,讓我們試著將自己融入馬謖的角色裡,思考一下,如果我是馬謖,我會怎麼做?來因應即將攻打我的張郃呢?
一個勇武與謀略兼備的敵國大將即將攻打我軍,我該怎麼辦啊?
書裡說「一個人無論做出什麼決定,背後都有原因,聰明人尤其如此」!
作者發現如果換做是他,他認為最好的回應或許是快馬加鞭向孔明報告自己的擔心,至少讓孔明有個準備。
但馬謖不會這麼做,最終他沒有這麼做;換做是我,我可能也不會這麼做。
因為我有才華,心高氣傲,不肯輕易向人低頭啊!(作者分析)
我被作者的分析擊中了。
正是人性重演了歷史。
馬謖未必過不了張郃這一關,但是很顯然他已經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作者總結這麼說——
人最可怕的心理狀態就是「自以為沒問題」,覺得自己做得到,所以沒有更早面對問題,甚至逃避問題,等到事情越滾越大,那就來不及了。
是啊,所以三國才離我們這麼近。
2020年5月20日 星期三
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我可能是錯的!】
【我可能是錯的!】
我花了好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才發現這個真相。
請教大家何時知道這個真相?
為此做了什麼?
我是在七年前,因為空無一人的教室, 讓我發現我可能是錯的。
七年前我清楚的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變成了我最討厭的老師,而開始想改變自己, 我不再怪罪學生、責怪同事、行政和家長。
發現其實是我自己需要改變,那一段日子真的好痛苦、好無助、很沮喪。
幸好上天沒有拒絕我, 給了我許多光讓我慢慢能夠走出來。
尤其是接觸了李崇建老師薩提爾模式的對話,才知道我怎麼了?漸漸明白未來可以如何改變?
如今回顧七年前學生的表態,對我而言,其實是一份當頭棒喝的禮物。
我花了好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才發現這個真相。
請教大家何時知道這個真相?
為此做了什麼?
我是在七年前,因為空無一人的教室, 讓我發現我可能是錯的。
七年前我清楚的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變成了我最討厭的老師,而開始想改變自己, 我不再怪罪學生、責怪同事、行政和家長。
發現其實是我自己需要改變,那一段日子真的好痛苦、好無助、很沮喪。
幸好上天沒有拒絕我, 給了我許多光讓我慢慢能夠走出來。
尤其是接觸了李崇建老師薩提爾模式的對話,才知道我怎麼了?漸漸明白未來可以如何改變?
如今回顧七年前學生的表態,對我而言,其實是一份當頭棒喝的禮物。
觀課心得——【挫敗是改變成長的必經歷程】
觀課心得——【挫敗是改變成長的必經歷程】
2020.04.23週四
授課老師:羅育秀
觀課老師:郭進成
今天(2020.04.23)上午去幫同事觀課,育秀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新進老師。
育秀之前的教學多半是講述為主,但我鼓勵她不妨考慮為自己的教學多一點點互動的元素,但她以前有遇到一些挫折,遇到其他老師對她的質疑,所以她目前只想要待在自己原本的舒適圈就好。
她所遇到的挫折,其實我也曾經遇過,所以在上個禮拜的共備時,我和她對話將近3個小時,同理並接納她的狀態,但也鼓勵她如果願意的話,或許就做小小的調整就好,例如只要5分鐘的師生問答也好。
然而她還是有許多的擔心跟恐懼,我心想或許時候還未到吧,至少她這次願意讓我們觀課,其實已經跨出很大的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
今天上午如約前往她的任課班觀課,卻深深被她今天的課程內容所驚艷。
她不但做了改變,而且不只5分鐘,竟然進行了將近20分鐘的教學改變!
一結束後,我敬佩地對她說,天啊!妳真的太勇敢了,妳先前不是有許多的擔心和害怕嗎?怎麼剛剛這堂課,帶的這麼流暢,這真的是你第一次帶的嗎?
她也難掩興奮地回我以下這段話:
對啊!是這兩禮拜我跟進成老師你對話、觀你的課,在你的督促下我才有機會設計出這一堂課。
而且我自己也很興奮、也很感動!
原來跟學生互動,讓學生上台去表現他的想法,居然有這麼大的效果——我看到學生的眼神真的是亮著的,我也才驚覺如果以往我花了同樣的時間講述,但學生的盲點到底在哪,卻往往必須得等到他考完考卷後,我才有機會了解。
就算知道學生的學習盲點,可是往往也沒有太多時間去好好處理了。
但是今天我先花了十幾分鐘講的重點,之後就開始讓學生上來進行這個活動,一下子就可以發現學生的盲點和迷思,立刻就可以給予澄清。我真的好興奮、也好開心,我甚至有點後悔怎麼沒有早點做教學改變?
我以前到底在擔心什麼呢?
我開玩笑的回育秀老師,那妳想對上個禮拜的自己說說話嗎?
育秀想對上週的自己說:你不要擔心!你就去做吧!
回到今天上午的課堂,她做了什麼改變和安排?讓我這麼讚嘆和驚豔!
甚至一議完課就跟她表達,我想向她學習,請她可否和我分享她的活動字卡數位檔,我想直接拿來課堂上進行操作。
這堂課她教學的重點是民法的行為能力,一開始上課她照著以往的課堂方式,先花一些時間講述了什麼是行為能力?什麼樣的情況底下,所做的法律行為是有效、無效或效力未定?
講完這些概念之後,她就準備了28個問題情境字卡,來邀請班上學生做判斷。
當所有學生貼完,她緊接著開始講解學生剛剛所貼的位置,到底對不對?
就在這個講解的過程中,她也清楚的發現學生對於「效力未定」的概念,其實是模糊的,學生似乎以為只要是年齡介於7歲到20歲之間就是屬於效力未定,卻忘了這一個年齡行為能力的區塊,還有兩種情況是屬於例外!
比如說單純獲利行為,以及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行為,其實是算有效的。
但以往她也是會花了一節課來講述,還舉了好多好多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行為能力。可是考試的結果,往往又是這些觀念弄錯了!
講到這裡她自己也感嘆的說,那我以前幹嘛花這麼多時間講這些東西啊?怎麼沒有想到要用這種互動的方式呢?
第二個讓我很有感的是她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來引導學生思考犯錯的意義。
她對學生說,昨天我在準備這些問題的時候,請我的家人試著回答我設計的十個題目,結果他居然只答對了5題!沒想到唸幼稚園的姪女卻反而答對6題。
所以我就忍不住笑我們家的大人比小孩還要糟糕!你只答對5題,小朋友用猜的還答對6題。
可是我的家人回我說,這不一樣!因為雖然我答錯了5題,可是我知道自己為什麼答錯,家裡的妹妹雖然猜中了6題,她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答對。
她用這個故事來跟她的學生說明——所以我們進行完活動之後,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為什麼答對?為什麼做錯?而不只是分數而已。
這一個小故事讓我蠻欣賞的,她引導學生了解答題的意義——絕不是只為了得到分數,而是為了更了解自己的學習歷程,有什麼地方其實是需要再注意的?
第三個讓我非常肯定的地方是她的控班很好。
上課時學生多數都很專注的聆聽,而進行跟學生互動的活動,也都很流暢,她依序讓1到10號的學生上台先貼字卡,然後再變10號到20號上台等等,很有次序。
第四個是在跟學生核對答案的時候,學生如果有貼錯,她沒有急著給答案,反而會先好奇詢問學生的想法。好奇學生怎麼會想貼這裡?
雖然育秀很客氣的說是因為看了我的課,她才能夠想到要用這些互動的策略,以及注意到這些技巧跟細節,但這也表示育秀自己的觀察力跟轉化的能力實在驚人。
才可以這麼快速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上手,其實這一次的陪伴,我充分感受到育秀的成長!
經過這次的教學改變,育秀表示未來她很想再做更多的嘗試,真心為她和她的學生感到開心。更謝謝育秀願意打開自己的教室,讓我學習很多、收穫很多。
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
〈燭之武退秦師〉的對話本質
今天的分享應該是這一學期唯一答應的一場週間的校外分享吧!
這學期陸續有十幾個單位邀請我前往分享,我一一拒絕並推薦其他老師前往了。
這次的分享主題仍然是「學思達與師生對話」,但我嘗試構思新的引導脈絡,今天是第一次用這樣的脈絡來進行,覺得效果還蠻好的。
總共兩個小時,這是我跟主任確認後可以分享的時間。
我將兩個小時切分成四個區塊,每個區塊半個小時左右,每半個小時大概就是一個學思達的流程,不過一開始我沒有特別說明。
暖身活動,我先用一位老師在實施學思達課堂所遇到的挫敗,學生激動的摔椅子作為文本案例,讓老師們自學。
也藉此等候尚未來到會議室的老師們,閱讀三分鐘後,請他們用三個形容詞或任何的詞彙來描述這一篇文章看完之後的想法感受和心得。
再邀請他們將寫好的便利貼,貼到白板上面的光譜,最右邊是正向、最左邊是負向。
再進行師生問答的採訪,我先好奇一位老師的便利貼,問他怎麼會寫這個形容詞?
可否加以說明?
等他解釋完之後,我再請他去好奇其他老師便利貼的內容。
結束上述的暖身活動後,我進一步請他們針對這一篇文章提出兩個好奇:你可以對於老師的部分或者是學生的部分或課堂的部分提出好奇。(思考問題)
三分鐘之後,我就請兩兩一組互相分享彼此對於文章所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
之後則是請各組派一位代表,報告他們主要的問題是什麼。(師生問答)
接著,我請他們每個老師思考,如果是你,你會如何處理會比較好?分享一個具體的做法。
第一區塊的活動到此告一段落,我也針對第一個區塊活動,作了簡單的統整。(教師統整)
接下來是第二區塊的活動,我帶著現場老師進行情緒辨識。
請他們思考:如果你是剛剛文本裡面的當事人,老師的角色,你會有哪些內在的負面情緒?請圈選出個人可能的情緒。
越仔細越好!(思考問題)
等老師圈選完畢後, 我詢問全體老師你所圈選的負面情緒有超過五個的請舉手。( 師生問答)
手先不要放下來,我繼續問有超過6個的嗎?有超過7個的嗎?一直到有超過10個的嗎?才停下來。
總共有3位老師,擁有10個以上的情緒。那麼你的主要情緒有哪些呢?
這次我還特別追問了一個問題,請問如果沒有這一張負面情緒列表,有哪一個情緒其實你自己原本可能不會發現的?因為有這一張負面情緒列表,你才發現原來我有這樣的情緒啊?
沒想到大多數老師都承認自己有這樣的情況,表示因為有了這一個工具,他才得以更仔細辨識出自己的情緒原來是這麼的豐富、這麼的複雜、這麼的細微。
接下來我請他們從當事人老師的立場轉換成學生的立場,問他們說如果你是這個故事裡面的學生,這一個很激動摔椅子的學生,你的內在很可能有哪些情緒呢?
請畫橫線和剛剛教師情緒的圈選做個區分。
一分鐘後,請他們三人一組互相分享。
小組分享後,我邀請他們自由的回饋,在這兩輪的情緒辨識活動中,有什麼樣的發現、看見和學習呢?(師生問答)
第二區塊的最後一個活動,我在此做個保留。 歡迎大家未來有機會來報名學思達與師生對話兩天的工作坊。
第三個區塊是進行〈燭之武退秦師〉的文本閱讀。
這個區塊我只問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請問〈燭之武退秦師〉的文本和剛剛學思達老師在課堂上所遇到的挑戰的這一個文本,兩者有哪些共通點呢?請每個人找出至少三個共通點?
找出共通點之後,請他們現場老師自由的分組討論,或3人或4人討論彼此的共通點有哪些。
再請他們推派一位代表進行報告,過程中我也隨時進行追問與核對。
最後我也分享我所認為的主要共同點,我覺得這兩篇文本的本質都是有關試圖藉由對話想解決問題的文本!
這時我才秀出第二張投影片,也就是對話流程。
當我們要進行對話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先安頓好自己的內在。
讓我用一個簡單的譬喻,心情紅綠燈來加以說明吧!
不管是師生對話,還是親子對話,還是夫妻對話,甚至是國際談判,本質都是一樣的!
如果開啟對話的人,例如老師、例如燭之武內在不夠安頓,卻想要跟對方進行有效的對話,這無疑是緣木求魚、困難重重。
只有當開啟對話的人,內在是綠燈,同時你試圖對話的對象也是綠燈的時候,雙方才可能進行良好的溝通與談判。
那麼如果我是綠燈,對方是黃燈和紅燈的話,該怎麼辦呢?
這時,千萬不要急著講道理,也不要急著給答案,而是先設法建立起雙方的連結。
那該如何建立起連結呢?歡迎大家有機會來參加學思達與師生對話的工作坊。
我開玩笑地對現場的老師們廣告著。
不,其實我沒有在開玩笑。
老師們太喜歡講道理、太喜歡說教了,要如何減少這樣的慣性,除了來參加工作坊外,我非常懷疑能否改變?
藉此總結學思達與師生對話的重要性。
最後半小時,我請大家針對剛剛九十分鐘的活動進行學思達教學的後設。
請他們或三人或四人一組共同討論,我是如何帶領課程的?
哪個部分是學生自學?思考問題?小組討論?師生問答?以及教師統整?
中間的順序以及具體的操作內容又分別為何?
請他們集思廣益。
之後再請各組推派一人互相報告給其他各組聽。
在各組報告的過程中,我也適時的給予回饋或補充或追問。
結束時,剛好整整兩個小時,非常的精準。
現場老師給予我熱烈的掌聲,其實我也很想給自己欣賞的掌聲。
謝謝大家今天下午兩個小時這麼投入、這麼認真的參與!
這學期陸續有十幾個單位邀請我前往分享,我一一拒絕並推薦其他老師前往了。
這次的分享主題仍然是「學思達與師生對話」,但我嘗試構思新的引導脈絡,今天是第一次用這樣的脈絡來進行,覺得效果還蠻好的。
總共兩個小時,這是我跟主任確認後可以分享的時間。
我將兩個小時切分成四個區塊,每個區塊半個小時左右,每半個小時大概就是一個學思達的流程,不過一開始我沒有特別說明。
暖身活動,我先用一位老師在實施學思達課堂所遇到的挫敗,學生激動的摔椅子作為文本案例,讓老師們自學。
也藉此等候尚未來到會議室的老師們,閱讀三分鐘後,請他們用三個形容詞或任何的詞彙來描述這一篇文章看完之後的想法感受和心得。
再邀請他們將寫好的便利貼,貼到白板上面的光譜,最右邊是正向、最左邊是負向。
再進行師生問答的採訪,我先好奇一位老師的便利貼,問他怎麼會寫這個形容詞?
可否加以說明?
等他解釋完之後,我再請他去好奇其他老師便利貼的內容。
結束上述的暖身活動後,我進一步請他們針對這一篇文章提出兩個好奇:你可以對於老師的部分或者是學生的部分或課堂的部分提出好奇。(思考問題)
三分鐘之後,我就請兩兩一組互相分享彼此對於文章所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
之後則是請各組派一位代表,報告他們主要的問題是什麼。(師生問答)
接著,我請他們每個老師思考,如果是你,你會如何處理會比較好?分享一個具體的做法。
第一區塊的活動到此告一段落,我也針對第一個區塊活動,作了簡單的統整。(教師統整)
接下來是第二區塊的活動,我帶著現場老師進行情緒辨識。
請他們思考:如果你是剛剛文本裡面的當事人,老師的角色,你會有哪些內在的負面情緒?請圈選出個人可能的情緒。
越仔細越好!(思考問題)
等老師圈選完畢後, 我詢問全體老師你所圈選的負面情緒有超過五個的請舉手。( 師生問答)
手先不要放下來,我繼續問有超過6個的嗎?有超過7個的嗎?一直到有超過10個的嗎?才停下來。
總共有3位老師,擁有10個以上的情緒。那麼你的主要情緒有哪些呢?
這次我還特別追問了一個問題,請問如果沒有這一張負面情緒列表,有哪一個情緒其實你自己原本可能不會發現的?因為有這一張負面情緒列表,你才發現原來我有這樣的情緒啊?
沒想到大多數老師都承認自己有這樣的情況,表示因為有了這一個工具,他才得以更仔細辨識出自己的情緒原來是這麼的豐富、這麼的複雜、這麼的細微。
接下來我請他們從當事人老師的立場轉換成學生的立場,問他們說如果你是這個故事裡面的學生,這一個很激動摔椅子的學生,你的內在很可能有哪些情緒呢?
請畫橫線和剛剛教師情緒的圈選做個區分。
一分鐘後,請他們三人一組互相分享。
小組分享後,我邀請他們自由的回饋,在這兩輪的情緒辨識活動中,有什麼樣的發現、看見和學習呢?(師生問答)
第二區塊的最後一個活動,我在此做個保留。 歡迎大家未來有機會來報名學思達與師生對話兩天的工作坊。
第三個區塊是進行〈燭之武退秦師〉的文本閱讀。
這個區塊我只問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請問〈燭之武退秦師〉的文本和剛剛學思達老師在課堂上所遇到的挑戰的這一個文本,兩者有哪些共通點呢?請每個人找出至少三個共通點?
找出共通點之後,請他們現場老師自由的分組討論,或3人或4人討論彼此的共通點有哪些。
再請他們推派一位代表進行報告,過程中我也隨時進行追問與核對。
最後我也分享我所認為的主要共同點,我覺得這兩篇文本的本質都是有關試圖藉由對話想解決問題的文本!
這時我才秀出第二張投影片,也就是對話流程。
當我們要進行對話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先安頓好自己的內在。
讓我用一個簡單的譬喻,心情紅綠燈來加以說明吧!
不管是師生對話,還是親子對話,還是夫妻對話,甚至是國際談判,本質都是一樣的!
如果開啟對話的人,例如老師、例如燭之武內在不夠安頓,卻想要跟對方進行有效的對話,這無疑是緣木求魚、困難重重。
只有當開啟對話的人,內在是綠燈,同時你試圖對話的對象也是綠燈的時候,雙方才可能進行良好的溝通與談判。
那麼如果我是綠燈,對方是黃燈和紅燈的話,該怎麼辦呢?
這時,千萬不要急著講道理,也不要急著給答案,而是先設法建立起雙方的連結。
那該如何建立起連結呢?歡迎大家有機會來參加學思達與師生對話的工作坊。
我開玩笑地對現場的老師們廣告著。
不,其實我沒有在開玩笑。
老師們太喜歡講道理、太喜歡說教了,要如何減少這樣的慣性,除了來參加工作坊外,我非常懷疑能否改變?
藉此總結學思達與師生對話的重要性。
最後半小時,我請大家針對剛剛九十分鐘的活動進行學思達教學的後設。
請他們或三人或四人一組共同討論,我是如何帶領課程的?
哪個部分是學生自學?思考問題?小組討論?師生問答?以及教師統整?
中間的順序以及具體的操作內容又分別為何?
請他們集思廣益。
之後再請各組推派一人互相報告給其他各組聽。
在各組報告的過程中,我也適時的給予回饋或補充或追問。
結束時,剛好整整兩個小時,非常的精準。
現場老師給予我熱烈的掌聲,其實我也很想給自己欣賞的掌聲。
謝謝大家今天下午兩個小時這麼投入、這麼認真的參與!
訂閱:
文章 (Atom)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

-
文/郭進成 今天我將上週葉老師和學生互動共同發想的記憶口訣簡化成,大老闆(國稅)和土地公(地方稅)。上午212班聽了我的口訣分享後,幾位學生不約而同自言自語、心有所感的點點頭說,哇,這樣好記很多耶。好可愛的反應。 國稅-大老闆:大老闆要如何經營一家公司的呢?首先他要先決...
-
今天在林鉞的介紹與遊戲教育協會的邀約下,前往鹽埕國小分享。參與的夥伴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國中小老師、個人工作室、補教老師。 講題是:撲克牌的1001種玩法。 分享了幾款遊戲: 暖身:hit or miss ,請學員回想玩過的撲克牌遊戲。多數人都知道的遊戲加1分,...
-
2013-04-22 寫 2014-03-06 修 當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就愈來愈不可能有兩個人有完全一樣的經驗。「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參考」的情況會愈來愈常見。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愈來愈重要。 --蔡志浩,頁17,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2012,寶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