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好書推薦:教出殺人犯

缺乏對自我的理解時,即使下定決心「絕不再犯」,或深深道歉表示「我真的錯了」,也無法成為抑止再犯的力量。然而,少年輔育院或監獄都不斷要求非行少年或受刑人表達決心或誠懇道歉,這種教育方式才是導致再犯的元兇。況且,在一般家庭教育裡,做錯事也經常被要求要表達決心或誠懇道歉。正因如此,我才會認為理解其背後的根源是絕對必要的。


這本書的原書名是「把孩子教成乖孩子,孩子就變成犯罪者了」,但國內將它翻成「教出殺人犯」,過於聳動,但其內容非常值得閱讀。

裡頭是採取像薩堤爾的冰山思維提醒家長和社會如何幫助孩子。




本書作者在大學任教時,說出一段和不久前羅志仲老師分享過的一模一樣的話。大意:不要急著改變,而是覺察自我和接納自我。不要再doing,而是去being。

另外,國立臺灣大學李茂生老師推薦序的這段話很觸動我:
本書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是,當我們聽到少年說「我絕對不會再犯時」,必須戒慎恐懼,因為這句反省的話,代表其仍舊無法對他人敞開心胸,仍在自我壓抑;反倒是如果少年說出「我不知道將來會怎樣,你能協助我嗎」的時候,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用鼓勵或指責來強迫孩子忽略他的感受。這本書是從正視這一點開始,提醒協助者(父母/師長/大人)只要陪伴孩子並接納孩子的感受,就能給予他們最需要的協助。

換句話說,一個無法感受自己感受的孩子最後成為罪犯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事,有些則是選擇自殺。

那麼如何幫助一個失去感受或覺察的人重新連結自身的感受呢?作者提供了一些方法,例如書中第三章提到的「角色互換書信法」。

作者在監獄帶領受刑人的課程,讓受刑人利用筆記寫信,以「我寫給某人」和「某人寫給我」來進行換位思考就很有意義。比如,讓「小時候的我」寫信給那時候的父母,將自己潛藏內心的情緒試著表達出來。許多受刑人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童年那些被父母的家暴或辱罵不是愛,而是對他的傷害,這些傷害對他影響這麼深遠。

或請受刑人在筆記裡寫下「小時候我最開心的事、痛苦的事」,引導受刑人重新探索童年的細節與感受。這本書讓我重溫了今年寒假崇建老師帶領的學思達講師增能工作坊的點點滴滴。

例如崇建老師在演講時常會透過一個親子或師生對話情境舉例問大家,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答?藉由這樣的練習,每個在場的大人才驚訝發現我們其實不會對話。

通常是訓話,要孩子聽話。

許多人把薩堤爾掛在嘴邊,但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裡,多半仍然帶著慣性在對應身邊的所有人。校長對老師、老師對學生、父母對孩子。

《教出殺人犯》的作者也是像崇建老師一樣,提供一個對話情境讓他的大學生練習對話。

書裡第一章,作者用一個日本有名導演的童年往事作為案例讓他的大學生試著模擬回答。
小時候的導演對媽媽說:「媽媽,我不要跳舞了!」

媽媽:「為什麼?」 

導演:「因為同學笑我像女生。」 

媽媽:「傻孩子,那有什麼好丟臉的?笑你的同學才奇怪,像那些不懂藝術的傢伙不用理他,知道了嗎?好了!打起精神來,笑一個。」

聽完媽媽的回應後,慢慢的,小時候的導演決定將種種在校被霸凌的情緒逞強的隱藏起來。後來甚至拒學、自殺未遂。

幸好,這位導演後來遇到了能幫助他的精神科醫師。

回顧這段過往,導演形容這種痛苦「好像只要踏錯一步,人生就會一口氣碎成片段一樣」。

總之,在大學任教的作者問他的大學生,如果你是導演小時候的父親或母親,你會怎麼回答?

大家不妨來練習看看吧——

小時候的導演對媽媽說:「媽媽,我不要跳舞了!」 
媽媽:「為什麼?」 
導演:「因為同學笑我像女生。」

如果我是媽媽/爸爸,這時可以怎麼回答呢?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學共工作坊初體驗

這二天前往屏東參加「學共工作坊」,雖然原本工作坊名稱不是「學共工作坊」,但整體的課程與講師,幾乎都是以學習共同體的理念進行規劃。

但這兩天的研習,好像又不能稱為工作坊,因為上午多半都是講師單向講授,鮮少有討論的機會。

幸好第一天下午有進行世界咖啡館,第二天則進行了學共的觀議課。

然而讓我訝異的是第二天下午的學共觀議課,並未事先擬好編組方式,而是臨時分組,尤其在討論時間不夠充分的情況下,組員必須立刻進行共備—試教(授課/觀課)—議課,似乎有點倉促。

這二天的研習,是早就議定的,而且參加的老師們大都是輔諮老師與基地班夥伴,不太明白為什麼沒有事先安排前置作業。

在完全不熟教材內容(國小的自然:天氣與氣候)的情況下,請彼此不太相識的老師們(國小、國中、高中;自然、社會領域)在2、3分鐘看完教材,並找出教材中的核心概念、迷思概念以及關鍵概念,對我而言實在是個大考驗。

如果能先從擷取訊息開始,再進而分析歸納,最後才找出核心概念,是否較能符合循序漸近的效能呢?

此外,下午的共備,只有30分鐘,要各組設計適合的問題與課程活動,之後立刻再指派一位學員上台試教15分鐘,著實無法深入課程。



雖然透過不同領域的共備小組互相教學,這樣的進行方式,與「外行人磨課坊」有異曲同工之效,但若至少給1小時的時間,或者從研習的課程上具有延續性的安排,應該能讓共備的效益更好一些。

上週和小帆、雅雯針對南投夢N的議程進行討論時,也是從引導老師們產出共備教案的角度出發,思考每一場分享內容的延續性。每一場的分享,都是為共備的產出而設計;也就是說,每一場的內容,都是共備產出的基礎,如此才能讓最後的共備教案能夠真正帶回自己的課堂,不至於僅是研習時的練習。

話說回來,這二天的課程安排真的讓我學到很多,讓我知道接下來和夥伴帶領的工作坊時,可以如何調整會更妥適。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你們相信有魔法嗎?

今天(2017/07/11)上午前往林園高中參加林園飛行軍的營隊活動。

林園高中飛行軍是由高雄的元忠、砡君和一群熱血教師共同成立的暑期育樂營隊。



希望為在地的國一學生提供另種暑假的想像與可能。他們先招募讓已畢業的學長姐回來設計營隊課程並陪伴國一的學弟妹。

許多孩子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營隊,參加過後就渴望再回來參加,砡君在校內宣傳時,請之前參加過營隊的學長上台分享,很緊張的學長慌亂的分享最後講了一個重點,你們(國一生)如果沒把握的話,機會就是我們的啦(到底是多渴望再參加,哈哈)。

今天我帶領營隊的學生透過幾款桌遊認識自我與溝通表達,孩子們都很投入分享著自己的故事。一個孩子說著說著就哽咽了。

我沒有讓孩子上台,只是讓各組孩子在組內分享,之後再到別組分享(微型咖啡館),被推薦到各組分享故事的孩子都很有架勢,超可愛的。

想起了那年和夥伴一起在永安辦理這樣的學思達營隊,沒想到元忠夫妻也決定在自己的學校辦理。今年是第三屆了。



回顧學思達的擴展歷程——從輝誠老師的一人起程到如今各處夥伴的在地深耕,真的很不可思議。

今天課程的最後,我問國一生們,你們相信有魔法嗎?

有個國一生回我,他相信有。

我問他怎麼說?他說友情就是魔法。

相信聽到這句回答的現場師生們心裡都湧現一股暖流吧!

我也是如此相信。證據就在現場,看看你們身旁的老師和學長姐們,我也相信有。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跑跑清道夫

進成寫在前:2017暑假期間陸續舉辦的學思達增能工作坊:闖關活動課程設計、台文館尋蹤記二場研習,和夥伴的共學與對話漸漸產生令人感動的循環。


文:實踐大學應中系馬琇芬老師

跟著郭老師到處分享教學心得,也有好一段時日了。

向來只有分享,卻不知道參與的老師們研習結束後,做了什麼具體的改變。

這個月的「臺文館尋蹤記」,有幾位老師分享參與後的感想與建議,給予我很大的振奮。

更令我驚艷的是龍華國中的陳彥文老師,馬上將闖關的概念,運用在國中生返校打掃的工作上。

看到彥文老師的經驗分享,才覺得自己的教學分享的確具有影響力啊!

彥文老師擔任衛生組長的職務,她說:「每週都有3-5 個班級的學生會返校打掃,我忍不住在這裡動了開外掛的壞腦筋,讓學生一邊打掃,一邊尋找老師的藏寶;重視衛生組一直耳提面命的打掃細節,就有機會獲得寶物!」



彥文老師為返校打掃的過程,設計6個寶物。

其中5個寶物,搭配5個清潔細節;這個設計可以從活動中,引導學生注意打掃重點,比起老師的耳提面命,似乎更能發揮效用。

最後一個隱藏版寶物,則安排由垃圾車清潔隊員保管;當學生打掃結束,把垃圾送到垃圾場時,學生必須能對清潔隊員表示感謝,才有機會拿到隱藏版的寶物。

透過最後一個寶物的獲得,引導學生「體會並尊重勞動者的辛勞與價值」,並且能因而懂得向協助自己打掃的同學、股長、老師等人,都能保持良好的態度。

彥文老師說,當天一早還沒跟導師打過照面就直接執行了,直到見到導師們,才向他們報備,幸好回饋都支持,也幸好沒有混淆返校打掃的焦點。

彥文老師只花了一個晚上構思和準備,雖然她自謙活動設計初淺,但她的實踐給了我兩個啟示:

一、活動的推動,重點在於「實踐」,而不是設計如何縝密。
二、活動的目的,利他的精神比起知識的傳遞,更加動人。

獲得彥文老師的同意,與各位分享這個實踐的經驗,希望大家也能具有這股衝勁,一起做一些小小的改變。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7/1日週末魔法學園課程設計研習回饋:今日最大的收穫。】

很喜歡這幾段話——

「一種桌遊,運用可非常多元,只要老師們能一起共備,可以激發無限的可能。」

「用一個教案換到超多可用教案。」

這也是我們為何要成立【一起玩吧!教學社群】最大的理由,謝謝夥伴的回饋與共創。

快加入我們吧!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7185162707862/


【7/1日週末魔法學園課程設計研習回饋:今日最大的收穫。】

深入了解霸凌與社會氛圍息息相關,並非旁觀便毫無責任,自己也是加害者之一。自我省思的開關被打開了。

學到活動流程的時間掌握

聆聽不同組別的課程設計

霸凌的旁觀者扮演著重要角色!繪本教學很棒。

用更多不同角度設計更多關於霸凌的課程

大家的教案都很精彩

思考了很多引導學生認識、思考的方向與設計,也看到很多不同組別的教案,會認真實際試試看融入教學。

講師的桌遊設計及學員彼此之間的分享與回應

完成了下學期可以實際操作的課程設計。

最大的收穫是,得到許多夥伴們互相激盪後所產出的教案和想法,以往參加實作型的研習,經常只是聽講或體驗,並未留下什麼具體的紀錄或成果,所以有時候會因為忘記了課程的某些操作細節,而無法較完整、流暢的在班上實施。所以,這些經過思考及互相討論、提問的具體教案,實在是太珍貴了!以後在備課時,一定能派上用場!真的獲益良多(有呷擱有抓)!

一種桌遊,運用可非常多元,只要老師們能一起共備,可以激發無限的可能。

1.直接設計出可以使用於課堂的教案 2.了解如何運用桌遊於反霸凌議題上

知道可以如何將桌遊融入教學的方式。

獲得很多已經實作好的教案,可以輕鬆引用到課程中,帶領學生反思學習!

學的一個只有合作沒有殺紅了眼的遊戲。透過共備,有好多好棒的愛迪爾,開心。

1.便利貼的運用方式。(也是第一次參與,加上當桌長,就很有感。)
2.學會玩魔法學員桌遊。(若自己看說明書會研究半天還是不會玩)

可以結合一個議題,串連至桌遊及教案的產出

最大的收穫是接收到各個不同領域老師對於同樣霸凌議題但不同的關注。而動作快思緒敏捷的老師,總是可以在任務指派下來飛快的運轉,而我是需要醞釀反芻的人,看到這樣厲害的大家,我覺得收穫良多。

對於霸凌議題的思考更全面,也對課程是否能執行、是否真能發生意義一事重新思考,刷新很多觀念,也讓感覺自己的思考沒有鈍掉,還可以挖得更深。

1.發現自己在:遇到某些問題時會感到恐懼。/受到肯定時會太喜悅。
(1)今天在討論到個人層次或集體層次這個問題時,發現腦袋一片空白,眼見前面老師分享的非常精彩,輪到我時直接誠實告訴同桌老師目前仍然想不到要補充的,但我覺察到自己當時是低落的、些許自卑的。然而比起我們今天的教師研習,學生在課程中分組討論所遇到的氛圍可能更加不友善,因此或許這也是老師在引導時要去思考的。
(2)在受到外界的肯定時,自己的大腦好像會突然轉變思考模式,原本一直運轉的大腦,就會突然停止運轉,然後只停留在外界的肯定,而沒有繼續思考的歷程。
對一位老師而言,或許是危險的;
而對一位學生而言,又何嘗不是呢?
或許在對學生肯定、讚美與鼓勵之間,拿捏的力道也會對學生造成不一樣的學習效應。
2.進成老師說到,也許我們都太在乎競爭了。
的確,在以成績為導向的學校體制下才待兩年,常常在研習或是與同事的相處間,我都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自己想贏別人的動機很強烈,甚至有時強烈到讓對方不舒服,或許慢慢地從享受每個體驗過程,取代瘋狂地抄筆記、拍照(哈哈),才能感受到發自內心地充實、快樂,也能夠用更健康、平常的心來面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而在面對他人時,就能夠讓他人感到平靜、溫暖、與被支持。
3.施與受都很重要。
以前都說施比受更有福,但是在下午的研習中,老師希望我們能夠給予他組回饋,不管是什麼都好,原本以為應該就跟平常的反思一樣,但是當一則則正向、好奇的留言出現在下方時,就好像一種神奇的魔法一樣,你會覺得自己今天好像與夥伴一起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也突然覺得身為教師,能做的好多好多噢!

用一個教案換到超多可用教案。

認識到一個可愛的團體⋯林園高中飛行青年軍。

學會魔法學園桌遊的玩法。

超級多夥伴的共備教案!!現在馬上上傳立即回饋的方式太好了,每次都可以把東西真的帶回家。

對於霸凌的來龍去脈更為了解、接觸不一樣的討論方式(咖啡館、ORID等)、學到一款新的「合作型」桌游、許多實用性很高的教案可以參考。

一種桌遊,多個玩法(教案)

對於霸凌議題更加認識,也多了些道具能夠引導小孩

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體驗了多種互動和回饋方式,而且在現場與網路兩個世界幾乎無縫的轉換互動且留下紀錄。以往我所體驗過的咖啡館最後可能就是一兩張大海報紙,離開現場後回憶隨時間而淡化而且很難回想;今日的魔法咖啡館仍讓感動留著,且隨時可能增加新的回饋和感動。

對霸凌的預防與處理有更多的了解

除了更深入了解霸凌形成的可能原因,更能利用桌遊融入課程教學之中,加上每組夥伴限時創作的教案,讓我們可以實際運用到教學現場,獲得實用的課程內容設計方式與做法,非常感謝!

參與咖啡館討論模式,有實際參與過更清楚知道操作方式。原以為魔法學園只是一款桌遊,一直到播放影片才知道原來是霸凌為主題的桌遊,除了一直以來知道的「不是我的錯」、「青鳥」,又多了一樣更能具體引導孩子的工具。

魔法學園桌遊體驗及將桌遊融入課程設計的學習

分組討論時有位老師提到這是結構性問題,讓我更仔細思考霸凌的原因,也許是整個社會對弱勢不夠友善,才讓孩子有樣學樣。身為社會老師的我希望能為孩子再多做什麼,讓他們成為有溫度的人。

數咖+產出可實作的教案

如何轉化與運用魔法學園課程?

夥伴對於如何轉化與運用此場研習帶來的收穫,有好多精采發想,實在令人驚嘆!

透過這些回饋,才發現原來有許多實施課程的方式與時機點,一點都不難。


【7/1日週末魔法學園課程設計研習回饋:如果可能,你想如何運用今日研習所學?如何因應遇到的挑戰?請具體分享。例如,利用早自修來實施課程。】

利用營隊時間實施課程。

利用課後輔導,以段考來畫分三個段落,此可是其中一個主題,將夥伴的教案串連。

利用寒暑輔連續兩節課實施,讓學生的感覺和感受可以不中斷。

利用綜合活動進行繪本教學及桌遊。

利用輔導活動課程或小團體帶領

若比較沒有趕課壓力時,我會考慮把這次產出的教案,運用在課堂上。

選修課

可利用一週一節的生命教育課。設計學習回饋單作為週記讓學生書寫繳交。

將今天設計的課程內容細節完成,排入下學期授課主題。
我想利用領域會議或校務會議的時間,和校內老師分享SET桌遊機制/魔法學園桌遊,在班會課或社團課實施;我個人想嘗試的改變,是規畫在九年級會考後的社會課,帶學生體驗魔法學園。

將其運用到輔導活動課程,探討自我,並融入霸凌的議題。

我會把今天的教案用於九年級複習課堂,日後也會用於七年級的課程。如果帶班擔任導師,也會把這套桌遊背後隱含的精神用於班級經營上。

暑輔可以來試看看。

利用暑輔的導師時間(早自修)來實施課程。

利用一節課,讓學生接觸遊戲,並利用今天的教案來讓學生認識霸凌。還有,我要把遊戲介紹給學校的教官,反毒反黑反霸凌。今天收穫良多,充實又很感動。

回家路上一直思考一些問題。因為過去多年擔任教官(其中3年擔任私校生輔組長),推動防制霸凌業務及處理過各式各樣霸凌案件,其實是所有學生問題中最棘手的,每一案都要投入極大的心力,卻不見得能有立即的成效,或讓兩造學生或家長盡滿意,甚至只要處理過程任何一個細節稍有問題,就會更加棘手.....
所以若以我自己過去經驗,並不敢貿然地將教案實施在團體的課程當中,因為有太多無法掌握的因素,可能會發生。(這部分自己尚未想的很清楚)
但這套桌遊甚好,今天透過老師課程及大家腦力激盪後也有許多豐富收穫,所以應該會設計成一對一輔導模式(利用牌卡與學生個案對話)或一小組(4-6人)團體輔導模式,在確認充分了解每一位參加學生的狀況下專注的投入。等純熟牌卡的運用及累積經驗值後,才進一步思考課堂運用。(對霸凌這部分我有較多的擔憂,不像上次闖關課程一學完就覺得可以馬上實行。)

利用營隊的時間,安排課程的安排,最後讓學員們用短劇的呈現,去扮演不同角色時的實際感受,藉這些感受去讓學員知道當你換位思考的時候是不是變得不一樣,當如果能重來你會不會改變。

霸凌的議題我想要實施在我的班級經營技巧上。雖然我是任課老師,目前還沒有機會帶班,但是有時候會出現分小組討論的時候,因為某一個人不被小組喜愛或被討厭,有被排擠的現象,雖然不到霸凌這麼嚴重,但我還是很想知道假如有天遇上這樣的狀況,我可以怎麼樣協助這三方(霸凌者、被霸凌、旁觀者)

想要結合文本的閱讀,讓遊戲體驗的刺激能有更深更久一點的持續

搭高鐵返回台北時,想到一個很有趣的實施方式。
大部分學生對於週會都興致缺缺,若接下來帶領七年級的導師班,想要設計一堂給全七年級的反霸凌課程,不僅可以讓行政少煩惱要請哪位講師,更可以透過週會光明正大的讓學生進行體驗!
目前簡單構思,可能會執行下列活動:
1.設計幾種虛擬角色讓學生思考角色特質(各自在想寫的大型角色紙板貼上便利貼)
2.大投影幕投影不是我的錯,麥克風隨機傳遞給台下學生唸旁白
3.帶領「不一樣也一樣」活動設計,一開始的框架就是班級哈哈
4.每一位學生以兩個字寫下解決霸凌的重要關鍵。
過程中我想透過班內培訓,讓導師班擔任引導員,雖然他們應該會很崩潰,但是可以學到很多臨場應變,課程應該也會更順利。
最後會於下周朝會公布最多人寫的兩個關鍵字,由導師班學生統計,最後的講師費也讓引導員自行運用以茲獎勵。
不知道可不可行,但是這是我心中的一個夢哈哈哈。

可將桌遊運用在週末課程。或融入暑輔複習課程。

我會想實施在一剛開始帶班的時候,以達到預防作用。或是放在高一上的課程也可以。

今年暑假有參加史懷哲營隊,並擔任導師之職。會希望利用早自習的時間,執行今日產出的教案,讓這群國中後段班的孩子認識霸凌,並期望引導正向的班級凝聚力。

將今日所學帶回去分享給輔導老師,將其運用於班級或小團體

利用公民相關課程做聯結引發思考,或與輔導課老師合作實施

我目前想到的是在新學年學期初接高一導師班時,運用今日研習所學在班會課進行魔法咖啡館。

另外,我也在思考運用魔法咖啡館的形式進行學科學習的可能性。

利用班級時間實施課程:體驗遊戲(如魔法學園)、議題討論、角色扮演,讓學生更能接納自己、同理他人,讓霸凌離開校園。

可能會利用班會時間以議題討論的方式,讓同學進行討論,比如:「我喜歡對同學做的舉動有哪些」,整理之後可以讓大家思考某同學喜歡做的行為,是否每個人都喜歡,進而尊重每個人的差異。

1.帶回領域及社群進行分享。
2.沒有協助引導員,我會用以下方式帶全班一起。總共有8個角色,所以把全班分成8組,1組扮演1個角色,全班一起解決事件,需要做的會是把桌遊卡變大,讓所有孩子都能清楚看到正在做什麼。不過照規則玩之前,我還會設計其他的活動當引子。

利用暑期輔導進行體驗,利用空白語與班會課連堂進行當日小組設計的課程

今天我們這組產出的教案,是立即可行的,想趁這幾天好好轉化,趁著暑輔沒有進度壓力,馬上實行。

利用綜合課來實施課程

【7/1日週末魔法學園課程設計研習回饋:給講師群的話】


(進成案:當天參與研習夥伴共44位,最後共有32位回饋。謝謝夥伴結束研習後,還願意花時間回饋你們的收穫或給我們建議,很感謝各位。)


感謝邀請大家一同研習課程,能獲取更多的知識,希望以後能多多辦理課程,獲益良多。

非常開心來參加今天的研習~感謝講師群的陪伴~是很好的身教!

非常感謝!每一次都有不同收穫,看到進成和琇芬老師不斷挑戰各種可能,內心非常感佩!

講師及輔助員辛苦了

謝謝老師的啟發和引導、分享,讓自己本身比較表面的課程設計可以加入一些深度。

謝謝你們,受益良多。我會再找機會運用所學。

太棒了,每次都收穫滿滿。

謝謝講師們的分享內容,收穫良多。也讓我可以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和學生分享。

感謝宅配夫妻精彩的帶領,以及助教群的協助,今天的活動帶得很棒。

超級感謝琇芬老師、進成老師!今天從前鎮國中老師那裡得知,兩位似乎是完全無償分享,在暑假第一天就這麼熱血,真是太令人感動了!(今天的互動,應該可以讓進成老師在FB點「大心」或「哈」,這個坑很值得!)整天的流程如此順暢,在課前想必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規畫、模擬,再次感謝兩位為教育的付出,我們一起為教育繼續努力!

謝謝您們無私的奉獻與分享。

辛苦進成和琇芬老師了,在暑假第一天就要忙研習事務,然而我相信社會因為有你們的付出而進步,更多的老師及學生也會因你們而受益!感恩!

謝謝講師們在暑假的第一天如此熱血,在多數老師想要休息的假期,仍然願意和我們分享教學,辛苦了!

對你們最實際的感謝就是化為實際行動融入課程設計中,讓學生透過課程得以反思,影響他們的觀念與行為,讓學生對別人更有同理心!

謝謝進成和琇芬,謝謝大貓的引導,每次的研習都有好多收穫。標籤上貼在罐子上,不是人身上,很喜歡這句話。

進成與琇芬辦的研習,實在太優質了,我彷彿一試成主顧,成粉絲啦!所以,你們繼續加油,我努力跟隨,哈哈,但是還是別太晚睡覺,也要有充足休息♡♡♡

課程整體很有意義,且團體可以互助完成,使整個課程不是只有聆聽,而是實際操作,並延伸發想不同的教案出來。

這次的研習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希望還有機會可以參與研習,學習更多的東西。

謝謝妳們一整天的辛勞,我自己都覺得很傷腦力,因為一整天的活動很紮實嚴謹,而且是除了雙向(我跟講者)的互動以外,我是跟整個團體以教案的形式在互動的。

既然我都這麼累了,就更何況你們呢?

舞者或歌手都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你們為了整個研習的流暢,想必一定花了更多倍的時間在討論過程。

我也學習到一種極致的精神與態度,謝謝你們

講師群真的超棒的,隨時留意大家的狀態調整,也能對於討論情境做回饋,引導員的設計與陪伴更是關鍵。整個流程細密紮實而未感壓迫,講師的功力和人格特質都是關鍵,拳拳到肉,句句精準入心,而又能給人溫暖感受!真的很讓人佩服!

希望接下來的研習也能夠讓未能參加的教師有機會上網爬文、閱讀教案與剪報,一起學習!

也很感謝講師們舉辦這麼有意義的自主研習,

勝過許多形式化的研習阿(偷偷說)

琇芬老師真的超強,總能很有條不紊的引導各組討論。也能輕鬆自在的看待現場狀況。所設計的教案,總能給我們不同的發想。

進成老師,不枉費公民天王,我們的團長,總能巧妙的把不同遊戲機制帶入(融入)公民議題。

琇芬老師提到:翻轉不一定要逼著學生照自己的預定走,就讓它自然發生吧!不同學生在課程中會有不同的體會,教師要做的是觀察跟隨機應變!--這句話好棒~

謝謝進成,馬老師,還有引導員們,你們辛苦的備課辛苦的籌畫,我們才能享受到如此精實的課程。

謝謝講師們辛苦、熱血、無償地準備與付出。我覺得整天的活動安排很完整,例如一開始是用咖啡館來凝聚、拓展大家對於「霸凌」的共識,而不是直接玩桌游,這樣的安排可以讓大家比較能夠進入狀況。在討論的過程中,琇芬老師也有提供許多帶領討論的技巧,受益良多。討論的記錄也使用多種不同的媒體,具有很高的互動性,非常值得參考!最後的教案產出則是百花齊放。唯一小小的建議,關於「教案範例」或許可以考慮最後再提供,或是不要一開始就講得那麼完整、完美,因為有可能會導致發想的方式被框架住,兩者間的平衡可以再細究。

感謝進成老師和琇芬老師安排這次研習!議題不只宣導,更可體驗進而內化。教育不只講述,它有更多的可能。這些感受,都是我參加您們辦的研習才有深刻體認!辛苦了!

感謝老師在暑假第一天辦這樣的研習,讓學期中因處理相關事情已經覺得無力,只能聽小孩訴苦,能夠充電到!

感謝你們的付出與分享。我覺得一群人一起走不僅走得遠,走得久,也走得愉快,謝謝!

謝謝進成與琇芬辦理這個研習,讓我們對霸凌可以有更多層面的思考,進而回到校園實施相關課程;也謝謝前鎮國中提供很棒的研習場地,再次感恩大家!

感謝講師們準備豐富紮實的課程,讓我有機會進行腦力激盪與討論分享,透過實際操作課程內容設計,更能掌握如何實做應用在教學上,雖然非常耗費腦力,但也產生很多延伸可行的做法,希望以後能有機會繼續參加老師的課程。

溫柔又堅定、輕輕柔柔地帶領著成員參與課程設計,營造了很棒的共備氛圍。

感謝神鵰俠侶總是無私奉獻分享與給予無止盡的創新想法,讓我不斷努力反思與學習,讓我有進步的空間,讓我知道作為老師的價值與意義!進成,琇芬您們好重要!其他的引導員也感謝您們從旁協助讓夥伴們更聚焦於討論。

謝謝進成老師、琇芬老師的規劃,及輔導員的指導、陪伴,讓我們可以快速進入主題,並完成共備。雖然每次都很燒腦,但收獲滿滿。有這些研習,真好。


感謝老師在暑假第一天辦研習。很燒腦~但在講師們和學員們的分享時,常常身受於那個受感動和被接納的氛圍。謝謝講師群、引導員們先前的準備和付出。

#謝謝五位引導員的情義相挺
#謝謝前鎮國中優質團隊支援
#謝謝學思達後援會經費贊助

20170701【魔法學園課程設計】夥伴回饋與反思

中中以及旼旼的回饋點醒了我,在課堂帶領此款桌遊必須更為慎重以對,否則很可能會造成許多孩子的二次傷害。我很認同。如何引導與帶領,需要我們教師更深入的思考與充份的對話。

如果沒有這樣的思考與對話,我們的善意與行動很可能也會變成一種侵略與攻擊。



以下是中中的回饋:

【如果可能,你想如何運用今日研習所學?如何因應可能遇到的挑戰?請具體分享一種可能或改變。例如,利用早自修來實施課程。 】

今天收穫良多,充實又很感動。

回家路上一直思考一些問題。因為過去多年擔任教官(其中3年擔任私校生輔組長),推動防制霸凌業務及處理過各式各樣霸凌案件,其實是所有學生問題中最棘手的,每一案都要投入極大的心力,卻不見得能有立即的成效,或讓兩造學生或家長盡滿意,甚至只要處理過程任何一個細節稍有問題,就會更加棘手.....

所以若以我自己過去經驗,並不敢貿然地將教案實施在團體的課程當中,因為有太多無法掌握的因素,可能會發生。(這部分自己尚未想的很清楚)



但這套桌遊甚好,今天透過老師課程及大家腦力激盪後也有許多豐富收穫,所以應該會設計成一對一輔導模式(利用牌卡與學生個案對話)或一小組(4-6人)團體輔導模式,在確認充分了解每一位參加學生的狀況下專注的投入。等純熟牌卡的運用及累積經驗值後,才進一步思考課堂運用。(對霸凌這部分我有較多的擔憂,不像上次闖關課程一學完就覺得可以馬上實行。)

以下是旼旼的心得(摘錄):

遊戲過程中,又出現幾個我很在意的點:

1. 我們都是相對成熟且在意霸凌議題的老師,但即便我們再小心,在說出解決霸凌事件的故事時,還是讓我有一種荒謬輕率的感覺。而這說故事,我認為原本應該是遊戲最切中核心的設計。

2. 說故事時,沒有強制要以第幾人稱述說,我發現用「我」說故事,和用「這個人」說故事,同樣的故事,感受完全不一樣……(聯想到郭強生老師的小說課,文學的技法設計,重點不在炫耀,而在用什麼角度看這個故事)

3. 遊戲設計的「獲勝」與「失敗」為了符應桌遊的「樣子」,是一種很量化的指標。我們這組「失敗」了,給了我非常無力的感受,好像被暗示只要事情嚴重了,我就不需要再努力了;另外,我也同時思考了若我們「成功」,但校園版圖上仍有事件未處理,這樣真的值得高興嗎?受傷,能用數字來評估嗎?

玩這個遊戲的過程中,我覺得是非常「行政觀點」的,
好像只是拿整理出的論文,包裝軟化,就有了輝煌的效度。

這也是我擔任行政四年來,一直被迫參與又聊勝於無的抵抗著的事……

當然我知道桌遊只是一種營造對話的切入機會,但如果沒有好好帶領,或帶領過程中沒辦法讓學生好好理解,這樣的桌遊,會不會形成另一種旁觀者式的霸凌?

...

我覺得,這套桌遊很適合先給老師們玩,並且讓老師討論這些規則設計的緣由和意義,從中做一些觀念的澄清和交流,若未先做到這一點,就貿然直接在班上讓學生玩,那麼教育的意義會被遊戲沖淡甚至扭曲,「怎麼引導」非常重要!



旼旼的全文,請至以下連結詳讀:

https://goo.gl/Bu2ZUB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