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大社國中入班授課(蔡宜岑老師的觀課心得)

謝謝宜岑的記錄,謝謝夥伴的善意目光。

觀課老師:民族國中蔡宜岑
授課老師:英明國中郭進成
授課學校:大社國中國二
授課日期:2017/05/25週四下午

又來到入班授課的時間,這次是進成夥伴到大社國中入班授課。其實自己還蠻喜歡觀課的,因為從授課老師身上,總會學到一些亮點,教學小撇步或小策略,讓自己可以快速成長及修正!

今天的班級是二年級的學生,進成對於這個班級讚不絕口,一直稱讚為其夢幻班級,真心讚美帶班導師的用心,讓學生穩定度夠,循規蹈矩,雖然不是特殊班卻有著迷人的氣質!

在一開始的說課中,進成先和導師及任課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樣貌,分享今日教學的模組及分組方式,讓觀課教師有初步的觀課面貌!30分鐘說課一結束,我們前往入班班級,一切就定位後,進成開始進行今日的課程分組。

從分組上我們可以看到進成的用心,將角色分配與任務項目,搭配課程進度是本次亮點之一。

「法官」、「律師」、「書記官」、「通譯」,27位學生共分成7組,其中第7組為3人一組!由於是第一次與學生見面,進成不著痕跡讓這些學生就這樣搭配在一起,將學生分成4個身份,巧妙的讓學生上來挑選自己在哪一個法庭工作,所以沒有學生說不願意!其中書記官負責書寫所聽到的答案,倘若聽不懂律師的答辯,可以請律師說慢一點或再說一次,化解學習弱勢學生的尷尬,而法官是法庭中最大的,一切以他說了算,讓他學習壓力減緩最多!而法官旁邊坐的就是律師,強帶弱的概念就這樣慢慢的產生~

由於每個人說話多少都有自己過不去的音,常常ㄣ、ㄥ,傻傻分不清楚,今日冷面笑匠進成在念學生名字時,因為發音不是很標準,直率的學生糾正進成的發音,只看到進成發揮渾然天成的功力,淡淡說了一聲「你可以糾正我的發音,但我還是會堅持我的唸法。」讓我在後面笑到嫑嫑的,化解尷尬~此為本次亮點之二。

教師的用心可以從老師所做的講義設計來看,由於學生對於課文常常看不懂,若能透過簡單的檢核與閱讀策略,其實學生會學的越來越好,喜歡進成今日所帶的維恩圖比較,因為這一段的公民剛好在上第5課的權利救濟,但本篇的重點到底是在「權利」還是「救濟」呢?先讓學生討論之後解除迷思概念。接著讓學生了解維恩圖的操作,任何一項策略的教學一定要有範本,因為沒有人是天生就會,都是靠學習習得技能,所以看到維恩圖中郭進成與郭富城有何差異?只看到笑聲此起彼落,不僅拉近師生距離,也讓教學更貼近生活經驗,讓學生快速遷移至告訴乃論與非告訴乃論的比較。這樣的引導方式犧牲自己照亮郭富城~堪稱情操偉大,此為本次亮點之三。

其實學生的學習真的很有趣,該班任課老師很感動,因為她看到弱勢學生願意學習討論,學習的氛圍好可愛!而進成之間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那件黑T,上面寫著人人生而自由且平等~讓我看的好感動~每一個人都值得被公平對待!



一個活動的圓滿成功,我得謝謝社會領域的支持團隊夥伴們奕軍、彥文、澄祥,幾次陪同的莉芳校長及杏杰校長。當然還有大社國中的教務團隊及社會領域教師,尤其是劉主任的貼心與主動,每一回都會買一些小點心讓我們墊墊肚子,今日出發前還擔心雨勢過大,來電要我們小心開車,來回溝通與準備,也讓宜岑倍感溫馨!

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公民科閱讀理解共備

今天前往輔導團帶領公民科閱讀理解的共備。



準時到達研習會場,現場還有兩位夥伴。我看見自己的內在居然沒有失落。這一年來成長許多,覺得自己跌跌撞撞也慢慢更加「自在」了。

和兩位老師閒話家常的同時打開筆電準備和老師們進行對談。中途兩位夥伴陸續又加入了。



我用問答的方式和老師們展開對話:針對課文背後的價值進行分析與探究。

這段文字的背後是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的價值預設?如何看見?

面對這樣的課文,我們該如何教?如何選擇適當的補充文本?

質言之,就是在「如何教」之前,更重要的是教師應該先對文本進行解構,也就是認真思索「教什麼」!

就這樣,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和夥伴互相對話與聆聽。

進行完前半段的對話,短暫休息後,我試著運用「魔法學園」這款桌遊帶領夥伴共學,希望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1、魔法學園桌遊的運用
2、ORID問題設計的脈絡
3、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也就是把閱讀理解的策略(問題設計、引導討論技巧)運用在非文字的文本閱讀之上。

希望今天的帶領有幫助到幾位夥伴。

我個人收穫頗為豐富,在彼此的共備下,獲得許多好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防治校園霸凌。

2017/07/01週末,我們還會在前鎮國中辦理「魔法學園體驗與課程設計」研習,歡迎大家前來共學。請大家留意報名訊息。

高妞妞老師觀課心得

【觀課心得】+【觀課紀錄】
觀課老師:高妞妞
授課老師:郭進成
觀課時間:2017/5/18國三公民

^_^觀課心得:

1.顛覆「總複習」的刻板印象。
→透過牌卡來安排遊戲,再搭配重點概念的說明,進行法律課程的總複習。

2.擁有「專科教室」提升教與學的品質
→教師可在上課前將課程情境準備好,學生進入教室就能馬上進入課程情境(狀況),能夠提供學習力。

3.整堂45分鐘的課程「沒人睡覺或是吵鬧」
→因為整堂課學生一下要起身走動找人PK,一下要開口與同學討論,一下又要迅速衝去搶牌卡,根本沒時間也沒機會睡覺或吵鬧。#讓學生有事做

4.學生進行活動有事做,老師有時間關注較邊緣學生
→班上有一位較弱勢邊緣的學生,再進行兩兩PK時,老師主動要該生前來進行PK,還刻意讓學生獲勝,贏得牌卡。

^_^觀課記錄:
一早,驅車前往高雄英明國中,途中心情很愉快,這是我從師培生、實習生,到成為老師之後,第一次正式觀課。

你會問我,怎麼可能,你實習的時候,肯定看過師傅的課阿!!對不起,真的沒有,至於理由就讓我保留了。

回到正題,我8:45順利到了英明國中,但校警要我將車子停在校外路邊,還好很幸運的找到一個很陰涼又安全,重點還不遠的位置,但擔心影響是附近居民的車位,所以留了張紙條(含電話與離去時間),就安心進入學校。

觀課教室在入校門後左手邊大樓五樓,進到教室時,進成老師正在電腦前備課,簡單打招呼後,我就坐到教室後方等待9:15的課。

在等待的時候,進成老師播放了輕音樂,頓時,我的心超級平靜,是近日來最平靜的片刻。

我拍了一張無人的教室照片,發上臉書,
並附上了幾句話~~
清涼的微風‧柔美的音樂‧
安靜的教室‧期待的心情‧

9:05下課鐘響起。
學生在9:09陸陸續續進教室。

說在課程前小補充
這節課是這班會考前的最後一堂課,
老師準備的是法律課程的複習。

9:15進成老師準時開始上課。

◎課前說明:
老師詢問學生是否有帶法律的講義。
老師說明今天這堂課要進行,法律大PK的活動,
過程會有點吵,所以當聽到這個「鈴聲」(一個手搖小鈴),
請同學停止動作,並安靜的看著老師。

◎活動前,透過PPT簡單把法律(民事、刑事、行政)回顧

◎活動一:先聲奪人

事前準備:法律名詞的牌卡,右下角小字附答案

活動流程:

1.說明遊戲流程
(每人手上會有一張牌卡)
(PK前可把答案先遮起來)
(找不同組的同學一人進行PK)
(兩人喊一二三後,同時翻牌)
(看誰先說出對方牌卡屬於何種訴訟者獲勝)
(贏者,得到對方的牌卡,找其他人進行PK)
(輸者,到老師那邊進行補卡,繼續找人PK)

2.進行活動
學生很嗨的開始PK,整間教室頓時熱鬧滾滾。
→中間搖鈴暫停,提醒同學換人PK,至少三個不同人
→老師注意到邊緣學生,並主動與該生PK,並讓他贏

3.活動結束,統計牌卡最多者,給予鼓勵。

4.活動回饋:
提問1:要如何做才能得到對方的牌卡?
提問2:有沒有哪張牌卡讓你感到困惑?
(例:不告不理,不是只有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也有。)

◎活動二:團隊卡卡
事前準備:將剛才的牌卡放在教室中間的桌上
活動流程:
1.說明遊戲流程
(PPT會有題目)
(每組討論)
(派一員到中間找出正確答案的牌卡)→不只一張
(統計分數)
2.進行活動
學生依舊很嗨
→1、2題是刑事訴訟的題目
→兩題後,老師用一張刑事訟流程圖進行觀念釐清
(民事訴訟題目後,就用民事訴訟流程圖說明)
3.活動結束,分數最高者,老師用非常真誠、認真的熱烈的掌聲給予鼓勵。(學生笑到不行~~)

◎活動三:請各組設計一個國中生的法律情境題目
→時間不夠沒有進行到。

備註:為了不干擾課程進行,所以課間沒有拍照,故有學生那張照片是翻拍於進成老師的臉書。



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蘇韋菱老師觀課心得

觀課老師:蘇韋菱
授課老師:郭進成

17.05.09 【觀課】進成:公民桌遊課

2017年5月9日開始進入初夏,天氣開始轉炎,一開完教師會議便趨車前往觀課的教室,已經習慣上車有冷氣、下車沒幾步路便有涼爽的教室的大學課堂,國中以電風扇為主的學習環境,走在校園裡,身體一直處在「疲憊」、「焦躁」、「不安」的狀況裡,一下子尋找座椅,在轉角找到了,卻坐立難安的又起身尋找廁所(擔心生理需求),直到進成在身後喚了我的名字。

進到教室,舉足無措的在教室內轉圈,不曉得是否該跟進成老師搭話,或是讓授課者靜心等待準備好上課的情緒。轉來轉去,往前往後,直到一道舒服的音樂響起;音樂並不大聲,所以一開始並無法聽清楚是怎樣的音樂,但當音樂的旋律越來越清楚時,開始感受到充滿教室的涼意,如同童年暑假待在樹下的那份涼爽,偶爾吹進教室的風,顯得很有夏日的味道;突然間發現,原來在不自覺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我的心情也被安頓下來了。

上課時間還未到,學生陸續進來,在桌上玩起了「打手」的遊戲,有些隨意的安坐在教室的角落,有些則流動在教室裡、教室外,當老師走到臺前,學生便很快的轉換成上課狀態,安坐在原有的位置上。

老師簡單的交代了這次的活動座位,學生們就主動的開始移動位置、挪動桌椅、坐定,在很短的數分鐘內便完成了活動位置。(這一幕讓我好生感慨,在大學端已經幾乎做不到了,大概要三申五令,才可能完全的做好,時間大概就是十分鐘過去了。)  



今天進行的桌遊活動,規則需要一點時間認識與理解,即便影片已經說明了,初來乍到的我,對於規則還是模糊不清,在檯下相當擔憂同學們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但沒想到進成老師對於「活動」重視的卻是另一個視角──學生的參與過程。所以一開始,便請同學將《說明書》收起來,請他們直接進行指令步驟,然後老師便逐桌的流動,透過關心的角度,引導他們遊戲的操作。我想,少了「正確的玩法」這樣的桎梏,孩子們即便不夠熟悉規則,也能在享受遊戲的過程中,認識今天最重要的教學體驗主題:校園霸凌。
  
(議課的階段,特別將「規則」是否要夠「正確」來向老師請益,在今天觀課之前,我很在乎學生是否正確的執行了活動的規則,透過課後議課的過程,我才重新意識到活動的本質,在於設計背後的教學目的──透過體驗重新回到生活。)



活動結束,進成透過三個階段的問題引導,讓同學們從活動的過程中來意識到一些行為背後所具有的意涵。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遊戲過程中,最容易出現黑魔法的場所在哪裡(校園霸凌最容易出現的地方)?同學們大多都回答廁所,我也以為是廁所,但進成老師未解答,成了懸案。(但這樣的引導很有趣,透過遊戲過程中的整理歸納,比起說教,學生更容易看出生活裡的樣貌)

在進成的課程裡,我看到了更不可思議的景象:學生棄而不捨的舉手想發言。



一位男孩子一直舉手一直舉手,但每一次都沒有被看到,但每一個下一次他又高高的舉起他的雙手,直到輪到他說話為止;這在我的課堂上不容易被看見,如果我沒在當下便留意到該同學,要麼下一次他就不願舉手了,要麼當下就會有反應的聲音出現,所以目前的處理方式都是:「我看到了,等這位同學回答完,便換你回答。」但這便會讓我感到莫名的時間壓力,而無法更專注、緩慢的聆聽現在發言同學的回答,心底總會一直提醒自己,還有下一位同學要回答。這讓我重新思考,如何面對同學發言時的禮儀,希望未來我的孩子,除了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外,也懂得尊重他人的發言權,甚至是重視他人的聲音。嗯,新的挑戰。 

這次的觀課,除了滿滿的教學機制與技巧的收穫外,更多的是議課時,感受到薩提爾的力量,往常只能在網路上看到老師們的言語,但這一次自己親身的經歷那份靈魂的對話,身上的壓力、被「聆聽」、「理解」的撫慰,即便生命裡那份重得壓得自身喘不過氣的事情,什麼都沒有說,但那份「聆聽」、那份完全當下的「重視」,卻已經完全的撫平了一年來生命的沈重,那份幾乎已經扛不起的重量。

來時,掛著身體的疲憊、無助、不安,連自身靈魂都無法安住的焦慮;離開時,卻是滿滿的溫暖以及釋放,又重新找回自身往前走的力氣(無法用力量,因為仍脆弱不堪),原來「聆聽」的力量如此強大,願我有一天也能熟稔薩提爾(即便時間不足,幸好還能透過網路資源還有崇建老師的書籍得以自學。)

寫這篇觀課心得的當下,是隔天的早上七點半教室裡,往常提早到學校總是不敢先踏進教室,怕帶給學生壓力,自己也手足無措,不曉得要與早到的學生聊些什麼,他們尷尬我尷尬,所以後來都選擇在車上待到上課時間到才進入教室。但進成課堂上「安頓自身」的體驗讓我印象深刻,所以這次直接進入教室,選了一首喜歡的輕音樂,就自在的選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敲打這篇心得(前面,後面是隔了幾天完成的)。

有趣的是,我以為我7:20分,已經很早到了,沒想到有個女孩子比我更早到,她一來看到我,吃了一驚,居然開始整理教室的桌椅,將原本不凌亂的桌椅排得更是整齊一致,直到一開始不清楚的音樂越來越清晰,似乎有同學也陸陸續續進到教室,一開始有談話的聲音蓋過了音樂,但慢慢的,音樂又充滿了教室的每個角落。TA來到教室,過去總是會慌張的指揮他完成每個課前步驟,但今天自在的讓他以他的節奏為我準備好課前的所有事情。

8:13,起身,才發現教室裡已經來了這麼多的同學,而他們都願意與我共在這個空間閱讀書籍或自適自在的安頓在不容易的大學早八。

(當天的課,太過自在,反而步調太緩,還需要調整!但第一次接納了自己,不夠好的嘗試階段,美好的一次觀課旅程)

2017年5月14日 星期日

美好的一日公民共備

今天是公民跨校共備社群第二次共備。很期待這樣的夥伴聚會。

曾經要學生思考什麼樣的一天會讓你覺得美好?

對我來說,這絕對是美好的一日。

一早醒來,就期待前往雲林和夥伴相會。

能和一群同樣熱愛公民教學的夥伴共同思考、對話,真的很幸運,甚至想,這幾年到處分享,會不會就是為了今日的相遇?真心感謝高鐵的存在讓台灣變成一日生活圈。讓我們可以來自苗栗、台南、高雄、台中在一日之內集聚雲林。



今天的共備主題是延續上次的公民第三冊第一課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

上次是課程的核心概念討論,今天則是將彼此具體產出的問題設計與補充文本進行更深入的對話與檢視。

透過實體的聚會對話,我們一一審視彼此的問題設計與教學目標的關係,也試著思考在有限的教學時間、條件下如何進行更有效的教學活動。

問題夠不夠精準?題目數會不會太多?教學的期待會不會不切實際?

透過彼此的對話,看見自身的盲區。

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踏實感。原來如此,我的習性影響著我的課程設計,僅管焦慮,卻不見得有方法,只知道不要放棄,努力與堅持。

但看了夥伴的講義,聽了夥伴的建議,那樣的焦慮不安與心浮氣躁才真正一掃而空。

早上十點半聚會,一下子就到了下午四點。士賓回程還對我說,真的意猶未盡,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



是呀。我也這麼想。

所以,不久前,碩玲、心儀和我決定利用暑假8/16、17、18這三天在高雄合辦三天的國中公民共備工作坊。

雖然目前還沒有經費、也沒有場地。但我們希望有可能完成這個工作坊。

如果有高雄的學校或組織願意支持我們完成這樣的工作坊,請您與我們聯絡。

謝謝大家的協助。目前場地已確定在高雄市新莊國小國教輔導團102教室,歡迎屆時公民夥伴前來參與共備。

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公民科閱讀理解策略與文本價值判讀

今天去聽碩玲分享的公民科閱讀理解策略,應該是第三次聽她的分享。

這一次因為不用分心擔任工作人員,所以比較能專注的聆聽,受益良多。

碩玲和我們分享她為何要開始重視閱讀理學策略,主要是想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進而爭取更多的教學時間。

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理解策略呢?

基本上是先進行文本分析與問題設計。這一點我很認同,教師應該先審視教科書,並設計核心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學科的核心概念。尤其許多學習落後的學生,確實需要學會許多閱讀理解策略來幫助他們自學。



但讓我比較保留的地方,如果教科書的內容與學科核心的關懷相距太遠時,透過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導其實無法帶領學生看見學科最核心的內涵。

例如,如果文本傾向大男人主義,以前由教師來填鴨當然不好,但如果變成教會學生自學,也就是變成學生自己填鴨自己,真的比較好嗎?

這是讓我很擔心的地方。尤其在追求技術性操作的閱讀理解策略下,有沒有可能讓教學者更容易迷失在其中?

例如,某出版社的這一段課文:


台灣的社會問題
1、家庭問題
隨著人口老化及家庭型態的變遷,老人安養已成為現今社會必須重視的課題。此外,現代家庭的功能日益降低,使得家庭必須面對更多的考驗,像是雙薪家庭的幼兒托育問題、因家庭經濟壓力所引發的自殺事件、離婚率逐年攀升以及家庭暴力等問題。


當我仔細審視這段文字時,深深倒吸一口氣。

不曉得大家能不能看出這段課文的問題呢?

前幾年當老師的我一定也看不出這段課文的問題。很會讀書的我、教甄榜首的我,在過往的升學體制內,一直是既得利益者,好長一段時間,總覺得我能考上明星高中、國立大學、教甄等,絕對是我個人的努力。

但真的是嗎?

就像柏拉圖的洞穴之喻,某個事件發生後,我才走出了洞穴。而這個轉變不是因為很會讀書或考試所造成的,正如過往二、三十年求學的過程仍然造就我思想上的無知,要不是經歷某些事件或遇到這些貴人,我不可能看見這個一直存在身旁的體制如何形塑我的認知與思考。


我刻意保留我對這段課文的理解,很希望更多教學工作者能開始思考類似內容充斥教科書對未來公民的影響。尤其如果我們只在乎學生能不能將這些課文記憶背誦,有效的記憶背誦下來獲取高分時,那麼當我們使用更多、更有效的閱讀理解策略,絕對是場夢魘。

碩玲說,發展這一套閱讀理解策略的教授們多半是心理學者,他們很重視認知歷程的有效性與否,從這一點,我恍然大悟這幾年我聆聽很多專家或教授的閱讀理解策略後,為何始終存在某種憂慮,現在比較明白為什麼了。

因為這些專家與學者很少關切文本的價值內涵。至少對公民學科或人文學科來說,文本自身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閱讀吧?



很感謝今日共學的夥伴,透過彼此的對話讓我得以解決長久以來的困惑與擔憂。

幸好碩玲和許多公民夥伴(包含我)都意識到市面上的公民教科書都存在類似的價值問題,需要更多夥伴共同努力來改善這樣的文本內容。希望未來能邀請更多夥伴彼此共備,讓公民教學真正導向學科本質:正義的思辨,進而真正翻轉台灣社會,成為一個更溫暖、更公義的社會。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