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

台灣的核心精神是什麼?

前兩週帶領國三學生回顧第一課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有何學習?

有個學生提到他最大的學習是尊重多元文化,並了解自身的文化。

我追問他,那麼台灣的核心精神是什麼?他忽然不知如何回答,放下他正在寫的複習考卷,開始思考了。

這個學生是很認真的學生,他會自動自發利用公民課的空白時間複習公民知識,這些考卷或許是他自己訂的吧?

我沒有阻止他自行利用空檔寫這些複習卷。

他沒有錯。快要會考了,他要把握時間複習。

我們多數老師在學習歷程中,應該也是這麼認真的學生吧?

我成長的年代更白色恐怖一些,不可以討論政治。家中長輩常叨念的話就是不要管政治。記得唸大學時,有一次爸媽還特地打電話關心我,是否有跑去聽民進黨等人士的演講?

這幾天在讀《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一書,作者是台灣老師前往芬蘭教育現場做研究,她觀察到芬蘭的國中教育很積極的在引導學生如何在強權環伺下(俄羅斯)建立與捍衛芬蘭。

台灣的教育現場呢?

或許不再將「管政治」視為洪水猛獸吧,但仍然以「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做為內心的小警總。

所以,我想追問學生,那麼台灣的文化認同是什麼呢?

你怎麼想呢?

#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台灣的角色定位——台灣是一個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國家!

摘:台灣應該要跟世界說明,自己是那個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吹哨國。

台灣在去年12月底的時候就已經通知 WHO 武漢肺炎人傳人的可能性,但是 WHO 置之不理,無論理由是因為台灣不是 WHO 的成員或者是中國跟 WHO 秘書長的關係過於密切,台灣對世界發出了警告,而這個警告本可拯救更多生命。

這就是台灣可以定位、宣傳的角色。

***以下文章來自TaiwanWarmPower臉書***

-來談談台灣現在的外交宣傳作為。

先看看以下這個影片:

這是香港電台RTHK 的英文節目The Pulse 訪問WHO 助理總幹事Bruce Aylward的片段。(影片請點選)

記者提問「台灣抗疫做得好,會不會讓台灣成為 WHO 成員?」

Bruce Aylward 突然停格,彷彿大腦內建關鍵字過濾器一樣,聽到台灣就整個冷凍。

記者很客氣地再重複問題,結果他說「沒關係我們可以跳過這個問題,可以直接談下一個問題」,後來記者表示對台灣防疫有興趣再追問。

Bruce Aylward 就把視訊切斷了。

影片中最後記者再打電話給他,問他對於台灣疫情控制的看法? Bruce Aylward 回答直接把台灣當成中國的一部分,說剛剛已經提中國很多次,中國不同地方都表現的不錯。然後直接結束這次對話感謝記者詢問。

這讓人不禁想到17年前中國官員沙祖康的那一句:「早就給拒絕了!誰理你們」

--------------

台灣目前的國際組織推案的標語都是「Taiwan Can Help」,想要表達台灣的加入能夠幫助而且完整國際組織的功能。這個核心概念的設定在承平時期並沒有問題,然而在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就出現了一個弔詭的結論。

Taiwan Can Help,所以要讓台灣加入國際組織。那如果Taiwan Can't Help,是不是就不應該要忽略台灣的主張?

台灣目前的防疫作為在世界上仍然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即便世界各國開始封城、限制人民移動,台灣人民相對仍然擁有較多的自由,這個是全體國人一起努力的成果。

過去,我們看到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曾說過要依照「台灣模式」來做決策,但那時候紐西蘭並沒有封城。

「台灣模式」的成功點在於「將所有確診、接觸過確診的人都加以隔離,減少病毒播的機會」,這個概念要落實並不容易,這需要使用大數據的技術、有完整的健保系統、國家醫療水準高、人民的防疫意識高會自行戴口罩以及清潔消毒等等因素共同落實。

更深層的來說,這是因為台灣從過去SARS學到了經驗,對中國極度不信任、瞭解自己無法參與WHO因此特別警覺、政府全力介入防疫資源分配並且與民眾良好溝通等等。

由於各國制度、人民習慣還有與中國關係各不相同,因此要把台灣所有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各國,非常困難。

更何況,世界大部分的國家已經錯過了防疫的關鍵期,台灣的防疫經驗目前也無法在複製到其他國家使用。

因此,世界各國(尤其邦交國)看到台灣目前 Taiwan Can Help 的文宣標語,唯一想到的就是 - 各種防疫物資。

無論是口罩、試紙、檢測機器、還是未來有可能研發出來的疫苗,這些大家都想要,然而問題是台灣能不能給?

這時回頭看看台灣的情況,在政府跟人民合作之下,台灣目前成功的將疫情的曲線穩定控制,#這代表著台灣自己就需要這些防疫物資,而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場長期的抗戰,因此這些物資我們也無法輕易的送出國。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也因此我覺得台灣的外交文宣內容有必要稍微補充的必要。

這必須要回到一個核心的問題:台灣的角色定位。

---------------

中國目前在世界各國捐贈口罩或試紙,但我們也看到各國都有傳出各種負面的報導,例如說並非捐贈而是買賣、產品的良率過低等等,台灣現在最不應該做的就是跟中國競爭,搶著藉由捐贈來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中國大外宣不符合事實的部分,其他各國都會有相對應的報導。

台灣應該要跟世界說明,自己是那個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吹哨國。

台灣在去年12月底的時候就已經通知 WHO 武漢肺炎人傳人的可能性,但是 WHO 置之不理,無論理由是因為台灣不是 WHO 的成員或者是中國跟 WHO 秘書長的關係過於密切,台灣對世界發出了警告,而這個警告本可拯救更多生命。

這就是台灣可以定位、宣傳的角色。

而我所說的宣傳,不是一次性的報導,而是持續、數量龐大的各式各樣宣傳方式,從影片、meme、留言討論甚至是對於撤換譚德賽的請願等等。這其實不只仰賴政府的宣傳,還包括所有人的協助,就如同我之前文章曾經說過的,世界已經改變,而每個人都負有為國宣傳的義務。

這段期間一定要把一個概念種在所有人的腦中「如果 WHO 中有台灣,這個世界會不一樣」,也必須要持續宣傳 WHO 阻擋台灣的各種匪夷所思行為,就像影片中的 Bruce Aylward 斷片回應。

-----------------

這當然會某種程度上涉及對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批評,然而這或許是一個重要的形象塑造。

「台灣是一個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國家」。

我相信一定有不應批評世界衛生組織、不然我們會很難進入的說法,但從過去到現在,我們做了多少次嘗試,最終的結局不都是一樣的嗎?

考量到中國與譚德賽的關係、加上今年世界衛生大會開議機率甚低,台灣實在可以嘗試一下新的作法,對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決策、作法表達更多的意見,讓世界知道台灣的參與才是讓組織更加健全的方法。

我要不厭其煩的再說一次,蒐集世界各國稱讚台灣作法的言論,只有對內宣傳的效果。我們要做的是,瞭解自我的角色定位,用更簡單更清楚的方式來表達,持續、大量的宣傳出去。


#TaiwanWarmPower

核心問題的課堂引導

犯錯本來就是學習過程中預期會發生的事。如果你從來不冒犯錯的風險,你就不可能進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質疑答案的原因——為了改進這些答案。

重讀《核心問題》第四章「如何運用核心問題」,有許多收穫。

1、書中提到要幫助學生建立探究型的學習思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妨和學生好好溝通以下關鍵概念,例如:

(1).這個問題並沒有單一的正確答案。人生就是要考慮各種看似有理和不甚完美的可能選擇。(2).每個人都有權表達意見,但最好的意見是有確切證據和周全理由支持的意見。(3).想要完整理解重要的想法就像運動健身一樣:需要長時間的操作和練習才能達成。(4).探究不是一種旁觀的運動比賽;每個人都必須主動積極的聆聽和參與。(5).每個人都有機會被問到,我不會只叫那些舉手的人起來發言。(6).當我或其他人挑戰你的看法,並不表示我們不喜歡你,或不重視你的貢獻,我們是在檢驗這個看法是否有力、有效。(7).以開放的方式來考慮另一種觀點,可以幫助你澄清和拓展你的思考和理解。(8).犯錯本來就是學習過程中預期會發生的事。如果你從來不冒犯錯的風險,你就不可能進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質疑答案的原因——為了改進這些答案。(9).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不斷在重新思考一些你認為你已經懂了的東西,這是正常的——甚至是我們想要的。(2016:63-4)

之前我考慮直接將這些概念印成一張講義來進行討論,現在經過思考後決定放棄原本的做法,改成將其中幾點依照課堂需求,化整為零的放在一課的學思達講義當中就好。

這麼做是考慮避免太花時間,所以要適可而止。例如,我會先把第8點放在這學期的講義當中,花五分鐘和學生進行溝通或討論。

2、書中提到「運用核心問題的四階段歷程」和「運用核心問題的八階段歷程」,很適合做為編製講義以及課程設計節奏的自我檢視:

階段1:介紹一個會引發探究的問題。階段2:引導學生說出多元、不同的回應,並追問、挑戰這些回應。階段3:引介和探索新的角度觀點。階段4:達成暫時的結論。(2016:65)

或者「運用核心問題的八階段歷程」——

階段1:教學前的規劃和設計。階段2:初步提出核心問題。階段3:引導學生說出多元、不同的回應。階段4:追問、挑戰這些回應(以及問題本身)。階段5:引介跟這問題有關的新資訊和新角度觀點。階段6:深入和持續的探究,累積出最後的報告作品或實作表現。階段7:整理暫時的結論。階段8:評量個別學生的探究和答案。(2016:71-72)

其中階段3:引導學生說出多元、不同的回應。在課堂中,為了避免各組學生直接呈現意見領袖的想法,我常會要求各組至少要有兩個答案,藉此鼓勵各組學生先討論再回答,比較能呈現多元的觀點。

另外,我也學習到依據核心問題準備學習材料或文本時,不要一開始就把所有資料發下去,而是根據教學需求在不同階段才把不同難度和不同觀點的資料發給學生學習和閱讀。

以及,學生的先備知識也可以做為探討的文本,例如公民第六冊討論全球化議題,我就先運用了「321橋接」,請每個學生寫出三個有關全球化的聯想詞、二個對全球化的好奇以及畫出一個全球化的比喻,再進行小組討論以及大班交流,藉此了解學生對全球化的基本認識以及可能迷思。

3、書裡提到的許多範例,其實也很適合做為一個實際教案來引導學生思考或作為班級經營。例如「誰是真正的朋友?」(2016:75)就可利用班會課來引導我的導生進行討論和思考。

4、另外,有了核心問題以及適當的課程架構,學生就會自動進行探究了嗎?當然不是,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這時教師如何回應這些挑戰就很重要,書中介紹了以下幾種回應策略:

(1).等待時間(2).思考-配對-分享(3).隨機點名(4).全班調查(5).不只一個答案(6).追問想法和支持證據(7).魔鬼代言人/逆向思考者(2016:76-83)

第一個策略「等待時間」剛好解決了這學期自己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探究所遇到的挑戰。例如,之前讓學生進行象限表態時,全班將自己的觀點透過磁鐵呈現在後黑板,我太快引導反而漏失了許多值得深入探究的現象。今天帶領其他班級進行相同範圍的討論時,我刻意停頓下來,同時結合書裡第五個策略「不只一個答案」後,學生的思考與回饋明顯增加了品質。



我會在學生提出不錯的觀點後,停頓下來給予簡單的中性評論,緊接著追問其他人,大家同意嗎?有沒有其他不同的觀點呢?(第二等待時間)果然其他學生紛紛舉手表達不同的觀點,真的很精采。

推薦渴望知道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的老師,可以好好閱讀這本書的第四章。

5、那麼如果是學生亂回應呢?又該如何處理?

書中給予的建議實在很薩提爾(2016:83-84),和我們的《學思達與師生對話》提供的建議如出一轍啊。

其實就是深層同理,連結學生的渴望,看重學生的每個回應。

如果真的是不當的回應,中性的、點到為止的回應就夠了。只是教師往往會因為自己內在一下子就受傷了,難以如此雲淡風輕的回應,那麼該怎麼辦呢?

歡迎來參加學思達與師生對話工作坊。誤,其實就是學習自我安頓,練習正念覺知的技巧。上一次在鼓山高中的進階工作坊,我開始帶領大家做類似的練習,許多夥伴都注意到了,也回饋他們挺受用的。所以還是要來參與工作坊才能體會。哈哈。

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媒體識讀:誰是小偷?

對於媒體識讀課程,我一直在構思如何讓學生更有親身的情境體驗和實際參與,今年我主要參考了新北市龍埔國小鄭智仁老師教案設計來進行課程。這是他的教案連結:


以下是我的課堂教學紀實(一堂課,45分鐘,九年級):

一開始先發下講義,誰是小偷,讓學生閱讀3分鐘。問問看大家同不同意阿林是否就是小偷?

我讓學生跑立體象限。

我先在教室的四個角落分別貼上同意非常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的選項( 用A4紙影印這四個選項後貼在教室的四個角落)讓學生作表態。

非常同意的角落有一個學生。詢問她的想法,她沒有回答。

非常不同意的也只有一位。

同意阿林可能是小偷的大概有5、6位;不同意的同學佔大多數。

等學生走動位置表態完成之後,我分別進行採訪詢問你會站在這裡的理由是什麼請說說看?

非常不同意的同學說因為文本裡認為阿林就是小偷的同學根本就沒有真正的證據都只是猜測而已。

接著我開始採訪同意阿林就是小偷的同學的想法。

這些同學大部分說他可能就是小偷的理由,包括明明這一支筆是俊傑爸爸從日本買回來的,阿林這麼剛好就有同學遺失的日本的筆。所以我覺得他就是小偷。

有些人則說因為之前他有前科啊。

最後我才採訪選擇表態不同意阿林是小偷的多數同學。

我走過去問這群同學說,你們怎麼會認為阿林不是小偷呢?你們的理由是什麼?

同學的想法主要都是覺得因為沒有直接證據,以及都只是同學之間的猜測而已,所以我選擇不同意。

採訪到這,我刻意停頓下來巡視了教室四個角落的同學,緩緩開口問他們這個問題——聽完大家的想法,此時此刻的你有想要改變位置的,請開始移動。

果不其然,大部分的同學還是站在原地沒有移動腳步。

我淡淡笑了一下,就請所有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

接下來我開始播放第一部影片,這個影片是發生在2017年3月上旬的一個社會新聞。



有一對情侶(程男和梁女)殺害了梁女的閨密。

片長大約兩分半左右, 看完這個影片我詢問的問題是請問這個影片裡面主要報導了什麼?主要有哪些人做了哪些事?以及主播所說的話裡面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讓各組同學討論1分鐘後,我才用抽籤的方式隨機詢問被抽到的學生上述問題。

確定學生都有看到影片的重點之後,接下來我追問根據這個影片,你認為梁女是兇手的請舉手?

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舉手了。

(有些班級我則是請學生用一個字到兩個字來分享他看完影片的感受。這也是一種讓學生很快速進行表態的方法。)

緊接著我再放真相大白的影片( 一樣片長大約兩分半左右)讓學生看到梁女其實是被男友的供詞所牽累! 案發當時,她根本不在現場!後來檢調查閱了相關證據之後就釋放了梁女。


影片播放完,我也是立刻隨機抽籤詢問了兩位學生,這個影片提供了哪些新的訊息呢?

確定學生了解後,我開始發下新的講義,這一篇講義是探討媒體跟檢調不重視偵查不公開和無罪推定原則所產生的亂象。


等學生看完之後,我所詢問的問題是什麼是偵查不公開?什麼是無罪推定原則?以及為什麼要偵查不公開?為什麼要無罪推定呢?

進行完以上討論,最後我再次邀請全班站起來同時將椅子靠好,做第二次的立體象限表態。

請所有同學回到原本的文本——誰是小偷,經過這一堂課的探討,老師很好奇你們認為阿林還是小偷嗎?

請你根據你在這一堂課的理解重新表態。

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這一次非常不同意的角落變成三個人(原本只有一個人),班上其他人全都站到不同意的角落了! 

原本還認為阿林是小偷的學生完全消失了。

我一樣進行簡單採訪,採訪改變立場的同學,怎麼會想改變位置呢?

因為剛剛的課程讓我想了許多。

可以再多說一點嗎?

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胡亂被懷疑的人會很慘,很不好。而且剛剛的影片就是真實案例。

嗯,還有其他人想補充的嗎?


最後,我進行了總結,假消息或假新聞其實充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可能發生在校園當中或發生在社會當中甚至國際間也會發生,像中共透過他們的宣傳來誤導世界各國或攻擊台灣。

就像病毒一樣,不管是否是有人惡意製造或無心產生,關鍵就是每個人先做好防護,就可以避免或減少假新聞對我們或他人產生傷害。

如何防護呢?希望未來大家可以養成一個思考習慣,聽到任何訊息,至少可以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1、這是真的嗎?
2、我如何查證?

這堂課只有45分鐘,但前前後後,花了好幾年才找到比較實際可行的教案,很感謝新北市龍埔國小鄭智仁老師的教案設計,讓一週只有一堂公民課的我有機會實施更貼近學生的一堂媒體識讀公民課。

期待大家給我回饋或建議。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3805449

#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