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香港聖道迦南書院觀課

今天行程是前往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觀課。香港學校國中每堂課似乎是35分鐘,不過通常都是兩堂課連上(一科),意味著有70分鐘的上課時間。今天的授課老師是江斌老師,教授的科目是通識科,大約等同台灣的公民科。

課程主題是「全球在地化的意義與影響」。

一上課,江老師便使用奧語與學生對話,正苦惱語言不通的我,坐在我身旁的副校長徐老師立刻幫我即時翻譯,讓我可以全程順利觀課。真是太感謝了。

江老師的第一個問題是「提到麥當勞,你會立刻想到什麼?」,透過邀請讓幾個學生逐一回答。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焦點討論法」的Objective/客觀事實的問題,也就是詢問學生的直接觀察與想法,最常見的就是問「你看到什麼?」,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蒐集到學生對某主題的基本印象或想法。



這個階段的訊息蒐集對課堂教學是很有意義的,一方面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另方面也可以引發學生的熱烈參與,怎麼說呢?這個問題難度不大,基本上每個學生都可以說出自己的看法,教師只要適當鼓勵就可以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而對通識課來說,這個問題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工具,讓學生有機會看見多元。一個麥當勞,有不同的認知或觀點。

緊接著江老師又問,你印象中特別記得麥當勞的什麼產品?

到這裡上課十分鐘了,這時江老師才發下「課堂工作紙」(學習單/課堂引導單),而不是一上課就把工作紙發下去,有何差別呢?其實是有差別的,如果一上課就把工作紙發下去,反而會讓學生無法專注的進行剛剛的課堂活動,有些學生會開始分心閱讀工作紙。所以我對江老師的課程節奏掌握與安排非常佩服。

請小老師發完工作紙後,江老師說明接下來要進行的課程活動。

他準備了兩則不同國家的麥當勞廣告,讓六組學生觀看。這六組共分成A、B、C、D、E、F組。其中坐在教室前方的A、C、E三組負責第一個廣告的問題與討論,坐在教室後方的另三組則是只就第二個廣告工作即可。這樣的分組工作分派再次讓我驚豔不已,連續播放二個廣告讓全班一起觀看,看完後為了節省時間則指定前三組與後三組只要針對其中一個影片來工作就好,真是很值得學習的分組任務安排方式。一起觀看所有影片,才不會讓全班討論時,沒有共同語言;各組只要工作一個影片即可,不用討論完所有影片,又可以大大減少討論時間。引發我的好奇,這樣的安排是江老師一人的發想嗎?

江老師在議課時回答我,這是通識科老師們共備的結果。原來如此,聖道迦南書院通識科有這樣的共備社群著實讓人羨慕。

另一個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地方是江老師的課堂問題設計和「課堂工作紙」內容,實在太符合「焦點討論法」(ORID)的脈絡了,讓我忍不住詢問也是共備社群有意安排的設計嗎?沒想到江老師坦率的回答,只是大家經過討論的結果。議課時經詢問才知香港國中通識課是沒有教科書的,只有校訂課程,基本上由教授通識課的老師們共同備課討論並決定教授內容,這或許也是通識科老師必須共備的原因。

總之,原來關注學生學習的老師最終都是殊途同歸的,我原先也不知道什麼是「焦點討論法」,自己只是依據課堂的觀察、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不斷摸索前進,最近才知道「焦點討論法」的存在,卻也發現自己以往的問題設計早已具有類似的脈絡了。

當然因為知道了「焦點討論法」後,課堂引導問題設計就更得心應手了。

今天這堂課讓我受益甚多,讓我也好奇一起觀課的同校同工(同事)有何觀察呢?楊老師和副校長徐老師不約而同的說,讓他們最受益的是江老師的節奏很緩慢,讓人很自在,而不是在一種趕課的氛圍裡。琇芬則說,讓他最驚豔的是學習文本的多樣性與穿插,影片觀賞、理論概念文本、父子對話文本等等,又多樣又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學生自然不易感到乏味。



在彼此分享各自看到的亮點下,議課時間居然一下子就超過預訂時間,讓我忍不住要求可否再多點時間呢?實在太令人意猶未盡了。謝謝江老師和聖道迦南書院的安排,讓我有機會前往觀課,給了宅配夫妻一個美好的上午,希望未來還有機會進一步交流與對話。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什麼都不要做

今天和自己的情緒與慣性共處。

學生的表現已經這麼好,為何我還是生氣?

明明知道學生第一次跑世界咖啡館,有些學生的學習就是需要更多的等待,為何我還是這麼急躁?


學生有他的學習步調,我也有自己的期待,可以並存嗎?

學習難道只能是完成我預設的進度嗎?學習難道不是孩子跨出那一步,跨進他不熟悉的領域?學生這麼勇敢,在短短一節課內,必須和同組的夥伴共同產生一份報告,再到別組進行報告,同時自己也要聽別人的報告,最後完成自己的學習單。一氣呵成。這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第一次啊。

學生可不可以有害怕?可不可以不知所措?他們真正需要的協助是什麼?

天啊。我今天的情緒與處理反而是不及格的吧?

我可不可以有自己的期待,但不帶著情緒去要求學生呢?

有點不舒服,對自己的嚴厲感到不舒服。

幸好,我當下就發現了。和過往的自己相比,今天至少我沒有讓注意力全部在學生身上(以致失去了和自己的連結),將許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內在,只是靜觀自己的情緒變化(和自己的情緒共處)。

攪動的,慢慢沉靜了下來。

發現自己在指責時,停下來覺察就好。發現自己在自責時,停下來覺察就好。什麼都不要做。

提醒自己的話。

從激動到平靜,如今我花的心力和時間比起幾週前、幾個月前、幾年以前更少了些。我可以欣賞學生,也可以欣賞自己一些。

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0122【情境式課程設計】回饋

文/高雄市英明國中郭進成

前兩週,和大家分享【大政治家共備研習】(1/04、1/11日),研習結束後,許多夥伴對我提出了許多問題,想進一步了解,包括什麼是薩堤爾師生對話?什麼是情境式課程設計?如何申請基地班?所以我決定利用自己期末較有空的時段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得。

也就是今天週一在英明國中二樓會議室舉行的【情境式課程設計】研習,令人驚喜的是報名27人,現場實到27人(有一位缺席,但現場又有一位報名)。


非假日的週一下午!沒有研習時數,沒有公假的情況下,大家居然都出現了。

太令人感動了。

對前來參加的夥伴比較過意不去的是時間的安排,因為我要站期末的導護,不曉得期末只上到第七堂,只好提早半小時結束。

無法把自己設計好的課程好好上完,真的有些可惜。

幸好,大家可以透過臉書、網路保持交流對話的機會。

http://fiansekuo.blogspot.tw/

今天夥伴來自各年級(幼兒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各領域,所以我介紹的情境式課程設計,比較偏重適合各領域運用的元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我來說,只要在「參與」的原則下,考量到「核心」、「具體」、「意外」等三要素,就可以創造出迷人或較可能觸動學生的情境式課程了。

「意外」如何創造呢?除了運用道具、故事、活動,最好用的一種方式就是問題設計了。一個「好問題」的設計自然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什麼是教學現場的好問題呢?至少具備兩個原則,容易回答但具有啟發性的問題。



容易回答是指在提供充份且適當的資料、文本後,學生就有機會透過自學或小組討論找到答案或提出進一步的問題或思考。不代表沒有挑戰性。

例如,焦點討論法的問題設計脈絡或Intel的課程引導問題模組,就可持續引發或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



總之,很感謝大家今天前來參與此研習,並共備與對話。

以下是幾位夥伴參加完研習後的回饋:

1、(進成案:共備也是很棒的情境,一直很享受這樣的氛圍。)
了解情境式課程設計的主要方向,也更清楚象限的用法,對於將來用在課程設計上或班級經營裡,都可以有一個很特別的融入。另外聽到很多夥伴的分享,也可以激盪很多的火花,覺得共備的方式真的很棒。

2、(進成案:共備的情境與體驗真的是很重要啊,所以在三小時的工作坊中,我也希望能讓各位有這樣的時光,只是如何在課程呈現與共備體驗取得平衡,時間和節奏真的是最大的挑戰。)
我很喜歡實際討論教案的部分。今天使用的兩部影片我原先就已經看過,也準備拿來當作課堂教材(雖然還沒實際操作),但是透過和其他夥伴討論,尤其大家來自不同教育階段不同領域時,激盪出來的火花遠遠超乎想像,對於教學目標和引導的角度也變得多元,甚至不少夥伴可以馬上加入情緒列表和跑象限的概念,讓整體教案變得精緻和生活化。

感謝郭老師和眾多夥伴不吝分享各種idea,自己單獨操作總會有不周全之處,透過共備讓整體教學變得更具體、更完整也更有深度!

3、(進成案:透過一些小活動或小工具可以讓學生參與和互動確實是情境式課程很關鍵的一點,也比較能讓學生有感;另方面,設計情境式課程,我也常自我提醒,活動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係。很認同你的思考。)
今日學習到:精確的時間掌握、多元的角度、多面向的象限導引即時反應課程參與情形,也將容易被忽略的心聲反映出來、加入體驗性讓學生更容易換位思考的活動。

也再次讓自己省視自己設計課程需要回歸到每次課程的目的,以免想做的討論太多,反而容易失焦。

4、(進成案:謝謝你的肯定,這也是我從李崇建老師和羅志仲老師處學到的,很開心你也有這樣的觸動。)
一直不知如何帶情緒,今天如獲至寶。本次是個人第一次參與情境式教學設計,感謝您讓我有機會參與。今日讓我重新看自己內在情緒。

5、(進成案:情境式課程設計的脈絡是我想解決課堂上發現的問題而不斷思考的一些想法,也一直透過參加其他研習來增進自己這方面的學習與資源。今天焦點討論法的帶領沒有好好完成,真的很可惜,臨時又發生校門口要放學,必須請大家移動汔車的意外,呵呵,真的有許多狀況,不過我盡力了。)
謝謝郭老師及夥伴們的分享,一直以來都非常懊惱於如何將文本內涵透過更具體的方式傳達給學生,今天的雙向維度課程設計,除了能用於學生討論外,老師也能運用此表統整文本內容。至於焦點討論法,能針對核心議題有更棒的處理。這些情境教學方法,讓我對教學有更多的啟發。謝謝您

6、(進成案:謝謝好夥伴的肯定與鼓勵,我也很開心你又獲得了更多的體會了,原本還擔心你會不會都聽過了,對你幫助不大。)
需要在這麽短的時間把很多概念帶給大家真的很不容易,雖然對於這些主題我也都有些許接觸,但也許也都是瞎子摸象,未能以完整的角度來把這些教學的概念融貫起來,這是我想要參加的想法。今天看到進成可以很順暢的把跑象限、對話的根本精神與時間點、情境的課堂設計順利的帶給夥伴一起來體驗時,這些概念就更具體了!

雖然這兩個影片已經是我日常教學的資源,但藉由夥伴的集思廣益更可以激發出不一樣的角度跟發想,讓我有更多的刺激,想要更多不一樣的嘗試了!

謝謝進成今天的分享,每次都捨不得不來;雖然現實調課困難與人性的天人交戰下,總是因爲一個充實的午後,這種滿足,讓人上癮!

7、(進成案:謝謝這位老師如此詳細具體的回饋,很感動。)

一、藉由進成老師我今天瞭解情緒象限怎麼用的,可以透過情境一二三的堆疊,讓情緒跟腦袋的思考起了不一樣的變化。

二、伙伴的分享,用閱讀來帶情緒象限,我覺得很有意思。所以提問四類型對我來說很有啟發。必須注意設計提問的時候,必須要小心應對。

三、這兩個影片我都有看過,所以在設計教學設計的時候,比較有FU!跟伙伴討論後也很有心得。大概過陣子就會試試看囉!

四、最後的教學設計雖然才十分鐘,我覺得大家切的點都很不錯。很值得做為參考。

五、七秒刻板印象後分享了一張圖,說老師的課程若做一些調整,就會有亮點出來。我有被這張PPT打到!的確!有時候情境式設計真的不一定需要是一個BIG BIG DESIGN!反而要想一些小點子。但其實小點子最難能可貴!才一個簡單的連連看就讓場上老師驚呼連連,這就是教學迷人的地方啊!

8、(進成案:我帶過小六學生、國一生討論過唷,自然不是相同的議題,而是調整成他們較切身相關的情境與議題,學生的反應也很投入。也謝謝你的肯定,和夥伴分享這些主題,是我很喜歡做的事。)
感受到座標軸的好用。兩個象度,四個位置,看到同中有異,找到第十人。老師一開始用一個情境帶領大家思考,很好奇,這樣的情境,學生能理解嗎?

看著老師帶領大家,深深感受到老師內心的平靜,節奏掌握準確,非常佩服。「對什麼東西好奇?」是阿建老師對話書內的提問,我看了卻忘了,進成老師已應用自如。

9、(進成案:謝謝你的肯定,我在想自己的節奏或語速這一年來有比較明顯的改變,其實是刻意自我檢視與調整的結果,讓自己自在放鬆一些,學生也才有機會在安心的氛圍裡投入學習,但我也經常回到習性中,必須持續覺察與微調。)
首先回想到的是,進成老師從整個時間的掌握到流程的設計,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情境布置。發現進成老師的引導語簡單精確,允許時還不忘來點小幽默。如此的好處是能幫助聽者運用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心神去做思考。這對照到我邀請學生給我的期末回饋,些許學生希望我的說話速度能慢一點,我想我找到一個努力的明確目標了。

再來,之前便很好奇的"跑象限",昨日驚喜現身,令我非常開心~真的是一個隨插可用的好工具啊!最重要的是,情境本身富含故事性,我一直忘了把故事中最精彩的"轉折"(意外)用到教學上,昨日終於被點醒!想讓學生有感,這真的是一個好方法~最後,我想要再次謝謝進成老師您的熱血之舉:)

10、(進成案:呵呵,我也覺得縱軸和橫軸的關鍵字不容易設計,所以才希望大家和我分享每個人設計的跑象限內容,未來整理好後,會陸續和大家分享。)
雖然不是第一次用象限,但這種方式有助於釐清不同面向,看似相近,卻又可以細分出不同層次問題,真的很棒,只是要想出縱軸和橫軸的關鍵字,需費點心思,所以回家後一直在想有沒有更便捷的思考模式,找出縱橫軸的關鍵字,以融入課堂使用。另外提問四類型的象限,可以提醒自己的命題是否恰當,還蠻適合貼在書桌前時時警告自己。

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學思達流程圖

很喜歡這張學思達流程圖,尤其這一點——「老師設計教案,以問題為主軸」——因為教案可以包括影片、講義、活動等等文本,更寛闊了。




最近抱讀《心靈的傷,身體會記得》一書,很有感。這個時代以及未來,需要更多對體驗式課程與情境式課程的關注:

「安全的連結是活得有意義又滿足的基礎。...然而身邊有人,並不代表有社會支持,關鍵在於相互性:真正被身旁的人聽到與看見,感覺自己被放在某個人的腦中和心上。我們需要感受到由內而生的安全感,肉體才能冷靜下來、痊癒和成長」(《心靈的傷,身體會記得》,88頁。)

事實上學思達的課堂透過這樣原本的流程真的比較能呈現情境與體驗層次的脈絡。

圖片來源:

https://goo.gl/TiaYTf

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

冰山咖啡館

0113週末英明薩堤爾對話班回饋表(摘錄)

(進成案:咳,我是進成唷。不是建成啦。因為阿建老師的關係嗎?謝謝夥伴的回饋。很開心你們喜歡宅配夫妻的課程設計。我們兩人這幾個月真的花了許多時間在構思啊,很想和大家分享這段時間的學習心得。也因為先在學思達年會培訓工作坊和夥伴分享了一次,這次時間更充裕,才能把我們兩人的課程更完整的呈現。)


其他夥伴的回饋:

感謝琇芬老師細膩繪製投影片與細緻說明崇建老師的對話脈絡圖,讓我明白了探究核對與體驗的差異與重點,將理解具體分享,讓我對歷程有鮮活的了解!

感謝琇芬的示範分享自己的家庭圖的歷程,琇芬真誠帶感受的分享,讓我更容易貼近自己,更能細緻感受自己的家庭狀況畫圖,讓自己有新的體會!如同當初在屏東聽到五感心臟病,謝謝您!

建成老師示範的負面情緒與跑象限的組合,清楚深刻的提問,讓我不能逃避不看學生感受,我要學習更提煉提問!

默契遊戲的分享感受好豐富!發現開放檢視分享的氛圍帶來更深刻的學習!

將對話歷程畫冰山圖的呈現設計很棒!閱讀時我有自行標示每個段落的行動性質,但透過團體討論更釐清與看見不同理解;而設計繪成步驟的團體作業過程,集眾人之力努力設計,與分享學習歷程的豐富自由發表,好驚豔大家不同豐富的學習!是琇芬與建成兩位一整天培訓下的催化作用,真的是非常感謝!

感謝兩位這樣奉獻的協助大家學習!真的是很棒的設計!共學的最棒的就是差異中的豐富!從文本分析中,透過動手繪製對話的冰山圖,將冰山的脈絡了解得更為透徹,更容易掌握,很感謝進成和琇芬如此精心安排與設計自我練習課程。

冰山的探索是一個來來回回的歷程,唯有覺知到深層的感受、再次體驗到遺忘事件帶來的痛苦情緒,才能在期待與渴望中找到內在資源,最後轉化與接納自我,從而重新出發。所以,這座冰山其實充滿滾燙的力量!謝謝進成與琇芬的帶領,讓我原先非常混亂模糊的冰山,漸漸有了輪廓。謝謝逸帆的分享與聆聽,使我有機會清洗自己。謝謝所有夥伴的分享,字字句句都充滿動人的意義!謝謝自己用心的參與,腦袋中迸出好多想法與點子,熱烈期盼開始去做的那一刻!

把對話文本跑冰山,藉由夥伴們的提問與討論,對每層的冰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也比較清楚來來回回的核對如何找到蛛絲馬跡提問,這真是需要很大的能力。看到某組的線來回形成一座座冰山浮出,我們看見的是這麼少的事件表象,裡面卻蘊含更多更多需要被看見的部份,覺得好讚嘆,也好困難啊!學習的路途好遙遠。

從文本分析中,透過動手繪製對話的冰山圖,將冰山的脈絡了解得更為透徹,更容易掌握,很感謝進成和琇芬如此精心安排與設計自我練習課程。

上午我在描繪家庭圖時,爬梳了和家人之間的關係,感受了彼此的應對,覺得驚喜驚訝和理解,而這正是我最近所需要的。下午的分組討論和冰山圖的繪製,真的非常神奇的找到理解冰山的方式,結合上午的家庭圖居然能知道「我的冰山」的粗略樣貌~好感動⋯

下午一開始的數字遊戲覺得非常新鮮,但進成老師居然也可以引導到和薩提爾的銜接,誠如沙沙老師所說,大家「一開始都會先急著想把自己的觀點切入,但慢慢地會觀察、然後停頓和等待」,我覺得好重要喔~

早上透過家庭圖的整理,讓我更細緻的對照、思索自己與來自原生家庭的相同與不同。

跑象限課程,對我來說,很新鮮;因為在主體與客體之間,真正的同理、明白與瞭解他人,還得要回到自身的解縛。很想知道這樣完整的課程對學習者有什麼樣的撞擊。

下午透過文本閱讀的方式,練習對照冰山圖,進而畫出對話脈絡中在冰山之間的流動。很具象的讓我瞭解了,在薩提爾模式的對話中,那來來又回回的探索、核對、體驗,才有可能落入轉化,在生命中產生實踐的力量。每次的探索與核對,有著時間軸的往前推移,帶入更深、甚至未被覺察或是覺知的觀點、期待、渴望與自我。這不太容易,因為要一邊對話、一邊明白自己的階段在哪,其實有點困難。不過,很同意夥伴說的。其實最專注的聆聽本身就是最大的接受。有時候,轉化就已經在那裡開始了。

繪製冰山跟家庭圖像探索都有很大收穫。前者比較知識的分析學習,但後者(家庭圖像探索)太虐心了,又是第一次接觸,有種心靈被直搗黃龍的感覺;聽到夥伴的故事,也為別人的生命歷程感到肅然起敬與疼惜,不知道這樣說是否不好,但也相對更加珍惜自己目前所擁有的。

下午的對話脈絡冰山曲線圖。由個人文本閱讀、第一輪咖啡館的分段討論、第二輪咖啡館的4段綜合討論、總結報告,透過線條的起伏更加理解了阿健老師的對話脈絡

畫家庭圖時對自己的新發現,雖然有沉重亦有喜悅。

專注的聆聽是一種深深的接納

0113週末英明薩堤爾對話班回饋表(摘錄)

(進成案:很用心且真誠的一篇回饋,謝謝夥伴的認真。)

上午的課程是家庭圖分享,一開始聽夥伴分享時,覺得他的家庭很完整,有很負責的父親和慈愛的母親,直覺就是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應該是有自信又幸福美滿的,夥伴敘述的家庭關係很順暢,自己的分析也很有道哩,我到底要核對甚麼?

因此一開始進成要我們與夥伴進行核對時,我的感受是慌亂的,有種「為了核對而核對」的感覺,我不太清楚我自己到底在幹嘛,提問超級卡,後來我決定先好奇夥伴所敘述的事件,夥伴提到自己有時會沒自信、缺乏安全感,這一點出乎了我的想像,所以我先好奇了夥伴的父母親的管教方式差異,並核對他對父母親管教態度的感受,想要探索她認為自己沒自信、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後來夥伴回溯到了求學時的事件,我感覺有探索到了夥伴內心的一點冰山。


透過一次又一次好奇的提問,慢慢的發現,原來這樣就是核對啊,我覺得自己探索到了一些夥伴的觀點以及他對自己的期望,這是我一開始沒有預料到的結果。

夥伴對於我們的對話大多是他說我聽,有點介意,但是我覺得「聆聽」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治療與學習,所以十分感謝夥伴的分享,讓我學習在聆聽的過程中探索他人與自己的內在,並鬆動自己的觀點,同時在聆聽的過程中,體驗探索冰山的歷程(似乎應該也要付學費給夥伴)。

下午的冰山分析課程,發現今天的夥伴們與年會時的夥伴分析方式有些微不同,比較有薩提爾對話經驗的夥伴分析比較聚焦,不那麼鑽牛角尖,觀點比較宏觀,譬如有一位夥伴提到崇建老師與進成有三次的回溯歷程,我因此發現每次的回溯歷程,便是一次的向下探索(坦白說,年會的現場、隔週進階的工作坊,我都無法領會,因為大家都忙著在分析細節)。

而我們自己畫上折線後更能體會崇建老師探索冰山的歷程(再一次驗證了實作的重要,再加上有堅持要用尺描折線讓冰山圖更臻完美的夥伴,崇建老師如果看到我們這樣的實作成果應該也會感動吧,感覺比崇建老師的圖有生命力…)。

此外,俊達比較了解冰山探索的歷程,能夠更進一步的向下分析崇建老師在對話中進行體驗、轉化、落實的歷程(咖啡館裡的A咖真的很重要)。

整體而言,今天又是經歷一場心靈的洗禮。上禮拜回學校後,改變了一點課堂中提問的方式,更進一步的核對學生對於地理概念的理解程度,發現還是有一半的孩子並未理解概念間的連結,但是我看到了孩子眼裡的衝擊;在期末開幹部會議的時候,嘗試探索了班級幹部們的感受,還有孩子對自己的觀點,孩子說出了以往我未曾聽過的感受與想法,感覺孩子的心被理解與肯定,自己的心裡有許多的雀躍。

下禮拜又會有更多的嘗試和體驗,期末了,不是期待放假,而是期待上課和與學生對話,這真是太神奇的轉變了。

我要練絕世武功(0113週末英明薩堤爾對話班回饋之一)

0113週末英明薩堤爾對話班回饋表(摘錄)

進成案:數字接龍(閉眼喊數字)活動是我帶領的,沒想到有夥伴以為是琇芬帶領的,可見琇芬帶領課程讓大家太有感了,才會產生這樣的印象吧。哈哈。

很感謝夥伴這麼熱情的回饋,很感人呢。

標題:我要練絕世武功

欲練武功,必先來參加薩提爾對話工作坊(還附贈情境式課程設計哦!)

對於進成和琇芬的情境式課程的設計一直有很大的好奇和興趣,也參加了幾場情境式課程的工作坊,但今天有更多的收穫和讚嘆!

琇芬老師一開始以崇建老師在冰山和探索回溯的蜘蛛網絡圖做講解,連結到原生家庭這一塊,請大家畫自己的家庭位置線條圖和家族樹狀結構圖。

琇芬老師先示範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圖,當時很敬佩她的勇敢自白,也對吃秋刀魚這個儀式印象深刻(很有電影和小說的具象畫面感!)

接著是學員自己畫並且兩兩一組分享。我在畫第二張的家族圖時有稍微慶幸自己寫得出外婆家所有成員的名字。但父親這邊卻是不甚熟悉,我有些微意識到我和父親的關係是互相打岔的,和父系這些的親戚互動很疏離。

下午的閉眼喊數字又更讓我有驚喜連連之感。

因為這個活動結束後,琇芬居然將它和薩提爾對話連結,問學員有何共同處?我整個被雷打到,天哪!這真是太神奇了,怎麼觸發到這個點可以將兩者結合,此時我對琇芬佩服得五體投地,好想在她面前跪下磕頭,請她收我為徒!

這兩者確實有好多相符應之處,例如雖然可以一人直接快速喊完所有數字,但大家都接龍似的「停頓等待」他人喊數字,這不就是「乒乓球式的對話」?

飯食飽,茶湯足的午後,琇芬師父(容我將情境設定為我已成為入室弟子……)請大家看著年會時崇建和進成的對話文本,運用冰山圖,將文字消化後收納入冰山各層次,再用咖啡館的跑桌方式,統整全篇,以順序式的連連曲線圖畫出阿建老師對話時的脈絡,我又再次被五雷轟頂了,這樣的絕世武功居然可以這麼平易親民這麼被SOP步驟化!而這套武功祕笈和心法是我可以帶回家操作的(只要我努力撥出時間刻意練習,練成武功,成為大師,確實是指日可待!)


我發現示範很重要,講解說明加上講師的示範,可以讓學員在操作上有更具體的了解。加上工作坊的大家彼此的真誠和放心,所以在自我揭露上都很坦誠。

另外,用撲克牌配對讓學員半被迫地和另一位學員對話,也很棒!因為我一直是懶得離開位置找夥伴,守株待兔或和附近學員成一組的狀況,用撲克牌可以打破我的慣性。

一直以來參加薩提爾的對話工作坊,崇建老師的演講和對話一直給高深莫測之感,神與人等級的懸殊差距,透過了今天的課程設計讓我發現:咦!原來薩提爾對話和冰山是可以這麼拆解操作的!

再次感謝進成和琇芬!

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

薩提爾對話脈絡圖與家族圖

因為想更深化薩堤爾對話的能力,決定和夥伴一起自費分擔請羅志仲老師的費用(鐘點費、交通費),由我擔任主辦人揪團辦理工作坊。

這一期的工作坊共分成三天。

其中二天(1/07、1/14)請志仲設計課程帶領我們進行練習。

1/13日週末則是由我們宅配夫妻(免費)來帶領夥伴練習。為了這一天的課程,我和琇芬討論了許多次,思考了課程如何設計與進行。



最後的確定版如下:

1、畫家族圖
1-1、琇芬一開始先用他根據崇建老師在年會分享的「薩提爾對話脈絡圖」重新畫了一張,來分享這段時間我們從崇建、志仲那裡學到的冰山對話概念。有點帶著夥伴一起複習的意味。
1-2、從「薩提爾對話脈絡圖」當中,琇芬將焦點放在「原生家庭」的探索,準備讓夥伴畫家族圖。



1-3、為了讓大家了解怎麼畫家族圖,琇芬先示範並說明、展示他的家族圖。
1-4、讓夥伴開始畫圖,畫好後,我們用撲克牌分組,讓不同的夥伴兩兩配對進行分享對話。
1-5、分享對話的過程分成三回合,第一回合由A先說,B專注的聆聽,當A說完後,B再進行正向好奇提問探索。第二回合交換。第三回合,則讓彼此自由的交流畫家族圖以及對話的歷程裡有何發現/學習/感受/衝擊。
1-6、大組分享,由我邀請三位夥伴分享剛剛的小組對話心得。

2、對話課程化示範
2-1、由我介紹並說明如何把我們學到的薩堤爾對話日常化與課程化。鼓勵夥伴多點這樣的分享與散播,可以改變身旁甚至台灣社會的對話文化。
2-2、我介紹了跑象限以及從志仲那裡學到的負面情緒清單課程設計。並讓大家小小體驗。

結束上午的課程。

3、數字接龍
3-1、開始下午的課程時,我利用了數字接龍小遊戲讓大家一起團隊合作,也作為下午課程的破冰活動。
3-3、數字接龍的進行方式,請所有人閉上眼睛,不限次數,任何人隨意報數由1開始喊,一直接到30結束(現場人數有23個學員、二個講師,所以選擇30作為目標),中間不能有二人同時報數或有重疊的情況,如果發生就回到1,重新報數。
3-4、透過這個小活動,讓大家內省並觀察發生什麼事了?
3-5、大家對這個小活動有許多精采的回饋,只有來參與的夥伴能夠體會了。

4、畫冰山圖
4-1、回到上午的「薩提爾對話脈絡圖」,由琇芬帶領大家試著實際畫一次對話過程的冰山脈絡圖。
4-2、文本是崇建老師在年會和我的對話,崇建事後寫了一篇很詳細的文字,我們將這篇文章印出來當講義文本讓今天的學員分組精讀並分析崇建是如何進行冰山對話的。(專家小組精讀文章裡的一部分文本,共分成四部分)
4-3、專家小組完成組內精讀與畫完「薩提爾對話脈絡圖」後,開始跑桌。
4-4、冰山咖啡館?專家小組此時拆開到各組去,完成冰山脈絡完整拼圖。
4-5、上台報告。
4-6、完成這階段課程後,大家反應很熱烈,覺得更了解崇建是如何進行對話了,也更了解薩堤爾的冰山理論。




結果,我們夫妻設計的另個課程還是沒機會進行。真是太好了。真的。重點不是我們預設的進度,而是夥伴的回饋裡都說出了我們夫妻想分享給大家的目標,真的很開心。

謝謝夥伴給我們夫妻這樣帶領練習的機會,我們受益甚多啊。感謝大家。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不自責也不指責

昨天(1/11週四)的大政治家共備坊,最後一輪最後一選區,我在操作上發生了一個狀況,忘了翻「事件卡」。

立刻有夥伴提問,認為這時再補翻卡會不會造成學生的紛爭?

我當下心裡抖了一下,但幸好學了一些薩堤爾,知道自己的內在狀況,也接納了自己的內在不安,試著關照情境,把我的疏失提出來讓現場夥伴一起討論與思考,如果在實際的教學現場發生這樣的狀況如何處理比較好?



一定會有很在意公平和勝負的學生,我們怎麼處理比較好?

其實我沒有答案,但我知道我會好好應對。很可能也會讓學生共同思考這樣的問題?

比較重要的是當下的教師內在能不能寧靜面對?還是會不安或煩躁?

例如,這場共備,多數夥伴都遲到了,在整個課程引導上,我一直中斷停下來安排晚到的夥伴到各黨去。我發現自己在引導上狀況變得不好。但我不是故意的,我也理解並欣賞夥伴在一般上課日願意前來共備的努力,所以我沒有自責或指責,只是停頓下來核對自己,試著讓自己穩下來。

所以,最後的狀況發生時,一開始我是不安的,但隨著把狀況抛出來讓夥伴共同討論時,我漸漸覺得這樣的狀況其實是很棒的情境,也是很真實的情境,反而能幫助大家共同思考與對話。

我仍然沒有答案,但為何我相信我會處理得不錯呢?因為我可以接受自己會犯錯,但我知道我真的很努力想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可能,僅管這樣的努力意味著身為教師的我必須離開原本的舒適圈,必須接納許多未知的挑戰,但我還是想踏出第一步、第二步。

如果學生不能理解我的努力和付出,至少我自己能夠欣賞自己的認真與勇敢。

所以我相信我可以好好處理。

好好處理不代表完美,而是我可以接受處理後的各種後果,就像辦自主研習一樣,每次辦完研習,我的工作還沒結束,還要做回饋表,整理回饋表,並把大家的回饋寄送給講師,以及把講師的簡報和資料寄給學員,這些過程裡,難免發生許多狀況。

例如,可能會有夥伴來信詢問,他怎麼沒收到?後來查了一下,因為他在表單上的電子信箱填錯了一個字母,像類似的情形經常發生。正在準備或整理另一場自主研習的我停下手邊的事,先回覆對方、滿足對方的需求。

重點是這些時刻,現在的我通常沒有太大的情緒。只是平靜的回覆。

我覺得自己真的進步很多。可以接受自己和別人的犯錯,而不會太執著追究。不自責也不指責。但會有所調整修正避免再次犯錯。

最動人的是,在最後的焦點討論過程,一位夥伴說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正是剛剛我忘了翻牌,讓大家共同思考與對話的過程。

他的理由是覺得很美好,可以聽見這麼多人的想法,同樣一件事情,大家觀看的角度和思考的觀點居然這麼不同。讓他有了一個很美好的體驗。

真的很感謝他。謝謝他的欣賞與理解。

#想報名情境式課程設計的夥伴請點選以下網址

https://goo.gl/forms/gMTSnNrsFldBhZLB2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薩堤爾對話的課程化

01/07週日志仲一整天的課程內容一如以往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很好奇他如何設計這些課程的。


他把難以言說的薩堤爾對話拆解到我們可以具體練習的階段。

這是我很受用的地方。在課程前兩天,志仲還特地來電詢問我,大家對於課程有何期待?我對他說,我對你有很大的信任,相信你的課程內容一定可以帶給我很多收穫。上完一整天的課後,真的如此。很滿足。

能和夥伴一起自費邀請他來高雄帶領大家共學,我真的很珍惜,也很感謝。

參加過許多薩堤爾工作坊,但經常辦在中部或北部,光是高鐵和住宿費就花了不少錢。

所以我願意辛苦些擔任主辦人,並希望讓南部的夥伴和我一樣可以就近參加由這麼好的講師擔任主講的工作坊。

雖然已有預感,但外燴的內容果然不能滿足每個人的期待,所以送完志仲他們去高鐵站坐車後,晚上看了回饋表,宅配夫妻就立刻出門預訂了其他外燴,至少幫大家換個口味。

兩人忙來忙去的,似乎沒有較省事啊。

苦笑。

但我願意多照顧夥伴的感受,那就多做一些吧。

當然也有些好奇,沒參加過外縣市工作坊的夥伴,知不知道我們能用這麼少的經費辦理這三天的研習,居然還包括三天的午餐外燴,根本是不可思議的事吧?

謝謝夥伴的理解、支持與建議,我想我還需要多學習。

薩堤爾對話練習【是或不是】

小男生怯生生的等我。

他沒有完成咖啡館的學習單,或者他用他的方式回答了。沒有回答的回答。沒有語言的語言。



我能不能欣賞這樣的孩子?

他無法完成學習單,仍然願意面對我。

他不知道我會說出什麼話,傷害他的、接納他的、應付他的、或者恐嚇的話。

即便這樣,他仍然主動留下來了。

等著我。

我能不能欣賞這樣的孩子?

我在心裡退了一步,再退了一步,悄悄問自己。

在腦海裡尋找真心的字句,以及溫暖的字句。

小治,我覺得你好勇敢。雖然沒有完成作業,但仍然願意面對老師。真的很不簡單。

我想跟你聊聊天。好嗎?

你喜歡和誰一起玩呢?

弟弟嗎?

我開始用週日志仲給我們的練習,和小治聊了起來。

讓較為沉默的小治用【是或不是】的方式來回答我的問題。

小治,你的意思是說你很喜歡和弟弟一起玩手遊?

小治,你的意思是說你如果可以花更多時間和弟弟玩,你會很快樂?

小治,你的意思是說升國中後,你和弟弟一起玩的時間減少了許多,是嗎?

聊了一會,小治的答話多了幾個字。

我想,這樣就夠了。

小治,老師再多給你一點時間完成這張學習單,好嗎?

需要我的幫忙,我就在這裡。

下堂課見。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