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情境式課程設計

2017/11/25週末在忠孝國小分享情境式課程設計(三小時),第一次帶「交易遊戲」,整體給自己打75分。

2017/11/28週二前往成大師培中心分享的講題是「學思達情境式課程設計」,謝謝成大師培中心楊琬琳老師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和成大的學生分享自己對於情境式課程設計的一些心得,很享受當天和學生之間的共學時光。雖然只有短短二小時,但整場下來我想給自己90分。



透過這幾年的教學改變與校外分享讓我漸漸了解自己在教學上應該是屬於學習風格第二象限的學習者:調適型/順應型

什麼叫「調適型/順應型/劍士」的學習風格呢?
冒險的嘗試者。喜歡實際的完成計劃或任務,從中獲得新經驗 ,對危機處理和機會的找尋有較強的能力。傾向以直覺的方式、試誤法解決問題他們善於適應新環境與外界的變化。 較需要同儕互動學習。 
這樣的發現格外讓我感到驚訝,因為以往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同化型的學習者。現在才更加體會到每個人在不同面向擁有不同的學習風格。


也讓我更想和老師們分享我們的課程設計可以怎麼設計才能照顧到各種多元學習風格的學生。


https://www.slideshare.net/concreteweng/power-figureexample
體驗→反思→歸納→運用。

對我來說,每參加完一場工作坊,只要一有收穫或啟發,我最想做的就是「運用」。只有將所學實際用在教學現場後,才算真的「學會」。

因此,這天在成大師培的分享結束,自己有種「學會了」的滿足。

另外,也很感謝楊老師助理凱文全程的細心協助與課後回饋。

[ 郭老師分享筆記 by 凱文 ]

(一)    什麼是一個「好的學習」?
 ※ 引起動機:一代不同一代是什麼意思?不同時代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何不同之處?
 ※ 面對不同的學生,應該在教學上做出怎樣的調整?
 ※ 要試著讓學習從被動化為主動,讓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



(二)    什麼是「情境式課程設計」?
 ※  引起動機:如果你是一個銀行顧問,該如何解決ATM吃卡的問題? 
 ※  處理問題三步驟:發現、了解、解決。→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  觀察人性、引導人性,而不是與人性對抗
 ※  要觀察學生的專注度、掌控「知識點」的分配和時間安排
 ※  看影片時可以怎麼設計流程,創造出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    「雙向維度」(跑象限)課程設計概念
 ※  引起動機:你對「早餐店殺手」的新聞事件有何看法?應不應該、同不同理?
 ※  雙向維度可以用在哪些地方?不同的維度可以怎麼做設計?
 ※  有何效果?→ 跨第一步、看見差異、同中有異、換位思考、找第十人






(四)    情境式課程體驗
 ※  分組進行「交易遊戲」(相關簡報已放在公民教學臉書社群),從中反思經濟學原理與其應用

 ※   這樣的情境式課程有何特色?你會如何將其運用在課程中?









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跑跑象限的各種維度

二元思考會容易限縮思維的面向,運用四象限或許可以看見更多元的觀點。

很好奇大家會如何運用象限來進行教學和思考,詢問了許多人。以下前者為y軸(例如:應該/不該);後者為x軸(例如:同理/不同理)。




1、空氣/水量:水火箭實驗參數。

2、快樂/意義:教學/人生/生活的四種可能。

3、強硬(柔軟)/處理(不處理):幫派?談判?裁決?

4、公義(利益)/群體(個體):人類事務性質的判斷?

5、補助/同理:學校相關處室的學生補助?

6、自由經濟(計畫經濟)/民主(獨裁):公民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

7、溫度/濕度:氣候?

8、趣味/意義:遊戲設計。

9、緊急/重要:急診室病情判斷。

10、公益(私利)/志願(強制):結社團體性質(第1、2、3部門)。

11、疑問(直述)/肯定(否定):英文句型?

12、影響/行動:個體行動判斷?

13、做/合理

14、自願(非自願)/硬(軟):獎懲制度。

15、施力點/抗力點:力矩?

16、犧牲生命(苟活於世)/丹心節義(隨波逐流):文天祥、屈原(第一象限),義民(第二象限),一般人(第三象限),司馬遷、李陵(第四象限)。



17、戶外/花錢:退休生活休閒的四種可能。

18、簡單/有趣:遊戲設計。

19、正義/合法:社會規範。

20、動作/語言:遊戲設計。

21、強(弱)/正(負):情緒象限。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十分鐘學思達公民體驗課

早上讓光華國小的六年級學生體驗「10分鐘公民學思達」課。每個班10分鐘,共有五個班級輪流進來參與課程。


這10分鐘,我結合了推理遊戲和跑象限:

1、請學生進來教室後,3或4人一組,最快坐定的小組加兩分。接下來請大家利用桌上的便利貼寫上自己的名字。最快完成的小組請舉手,我會幫你們加兩分。

2、學生都入座後,我告知學生他們都是校內的獎懲委員(角色情境設定),現在學校發生了一件棘手的事件,需要他們幫忙解決、提供意見。

此時,我的語氣表現出一種嚴肅的樣子:各位委員,事情是這樣的,六年級的同學小智在沒有經過小美的同意下,居然翻開小美的書包,並私自拿走了小美書包裡的物品。

請問你能不能同情小智的行為,覺得他的行為該不該被老師處罰?請大家上台將自己的名字便利貼貼在象限上。(跑象限)




這時,我根據黑板學生跑象限後的結果採訪一、二位學生。有些學生的道理很清楚,例如一個學生說,翻人家的書包是不對的,但也許他有不得已的苦衷,所以他同情。

也有無厘頭的回答,有個學生舉手說:小明不該翻人家書包。等一下,小明是誰?

3、但奇怪的事發生了,最後被處罰的人居然是小美。到底怎麼回事?請各組委員思考看看,可以對我提出一個問題,但我只能回答是不是或對不對唷。各組都問完問題後,請在小白板上寫下你們的推論。

小美恐嚇小智?沒有。

小美的東西其實是小智的?不是。

小美的書包有違禁品?有。但是什麼呢?也要猜中唷。

4、請各組寫下你們最合理的推論答案。

5、事情還沒完唷,更奇怪的事發生了,所有知道真相的人都同情小美,甚至都認為小美根本不該被老師處罰啊。到底怎麼回事呢?

真是可惜,時間不夠了。未來有機會再和你們分享。歡迎你們來英明就讀。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如果郭台銘出生在敘利亞的話

今天的課一整天下來(共四堂課),都讓我很有感。



例如讓某班玩鑽石競標,全班超嗨的。有錢人小組玩到最後,忽然驚覺他們的鑽石要被公投均分給大家時,整組臉都快綠了。好好笑,好投入角色。

(後來和琇芬檢討自己今天這堂課,我還可以如何調整?發現一個新的玩法,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是公民課的核心概念之一,認識權力的層次與運作。)

甚至贏家主動和別組談判,只要你們別投票,下課就請你們去福利社。

真的好妙。

回到課程(第三冊第四課),我和學生開始討論到這個問題(學思達公民共備工作坊雲林場,夥伴共同發想的問題):如果郭台銘出生在敘利亞的話,是否還能擁有今日的成就?可以,理由?不可以,理由?

這個問題果然有打中學生。學生展開思索與討論,一路到下課鐘響,都還有學生舉手想發表想法,我只好延後下課時間。

這樣一堂又一堂的公民課,以及上完課後和琇芬的對話與檢討,讓我好有收穫。實在太幸福了。也希望這樣的公民課,學生也有類似的感受。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為自己說話

上了幾堂課後,發現各班都有小組在某個地方犯了相同的錯。

我決定了解一下發生什麼事,為何會這樣?

在小組秀出小白板後,我請一位同學說明這麼寫的理由,一問之一下才驚覺是我弄錯了。


不是學生講錯內容,而是我弄錯了。

在結束這一段討論後,我對這個班級說,天啊,我上了好幾班的課了。原來是我弄錯了,但居然沒有任何人對我說。

我很好奇,如果剛剛我還是對你們說,你們寫錯答案的話,你們會如何反應?

幾個學生此起彼落對我說,就接受老師的說法。

但明明是我弄錯了啊。為何不告訴我呢?

害怕被老師打。(我翻白眼,最好啦。)

因為相信老師。

是唷,可是我就是有可能會犯錯呀。怎麼辦?

想了解大家從這件事學到什麼?

我覺得啊,不管是好朋友說的話、家長說的話或老師們說的話,都有可能是錯的耶。當你發現這樣的情況,請你試著為自己說說話。等別人幫你說話,有可能永遠等不到。

當然啦,為自己說話或主張自己的想法,可以溫和而堅定。如果說了,沒達到自己的效果,還是有收穫,至少你練習過如何為自己說話,或者知道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要不要繼續和對方來往。

但如果不說,那麼就不可能產生任何改變。

這件事讓我省思到,我期待學生變成勇敢的公民,真的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期待清單

週日(11/12日)參加志仲的生命書寫。

許多人關心詢問琇芬的身體狀況,好奇我怎麼還來?不擔心琇芬嗎?

本來不擔心。關心者的詢問倒是讓我的內在有了一些不舒服。

三言兩語簡單回應關心者的好奇後,我試著探詢自己的內在怎麼了。

本來不擔心的,怎麼會因為關心者的詢問而感到不舒服呢?這份不舒服是什麼呢?

好像是一份愧疚。本來沒有擔心,卻在友人的關心下覺得自己居然可以這麼自在,我的表現似乎不符合別人的期待。也許是自己意識到這一點,有了些許的愧疚。


期待清單。

我對我的期待。
我對他的期待。
他對我的期待。

期待無所不在。

幸好,我是自由的。關心者可以有他們對我的期待。我也可以有我對自己的期待。

期待落空時,我可以和自己相處嗎?

沒多久,這些許的不自在就消失了。

中午,侑真問我可不可以和一位他剛認識的夥伴對話。正打算利用中午一點時間日行萬步的我,想了一下就答應了。

那時,我心裡只惦記著關心對方的內在就好。所以,我笨拙的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詢與核對他的內在。

大約知道他對家人有一些期待。他對自己也有一些期待。但這些期待似乎都落空了,讓他感到難過與擔心。

對話的最後,我對身旁的侑真和夥伴說,我不知道侑真對我有何期待,讓我有些惶恐,不過,我似乎幫不上忙,但我很謝謝你願意這麼敞開的和我對話,我也看見一個很關心家人的你。

侑真,你願意抱抱他嗎?(侑真立刻上前擁抱他。)

在他身上,我看見一個努力想照顧家人而暫時施不上力的小孩。

我有些惶恐,因為覺得自己或許沒有達到侑真的期待。但一下子,自己的內在也平靜下來了。開始下午的課程時,反而在思考著方才的對話裡,我還可以怎麼對話進行探詢與好奇。

覺得收穫甚多。謝謝侑真對我的信任,讓我有機會和另一個夥伴進行這樣的對話。也讓我多了許多的機會和各種期待相處。

1到10分,問問自己喜不喜歡這些期待。

10分。我喜歡這些期待。

我對我的期待。
我對他的期待。
他對我的期待。

這些期待代表著許多的信任與關懷。身旁有這些朋友和各種期待,我們之間才有了連結。

重要的是,我是自由的人。我可以自行選擇如何處理這些期待。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多數學生的期待:課程要有趣

一、二個多月前詢問台南南寧高中的高慧如老師,我們可不可以前往觀課?

沒想到慧如很爽快的答應了,後來才知道這是她第一次開放觀課。她後來說,因為她想讓自己的教學更好,所以才想讓自己藉由這次觀課邀約進一步成長。

好佩服慧如的勇氣和渴望。

到了11/09日週四當天,我們一行人(英明跨校共備社群,當天共六人)中午一點前就抵達了南寧高中。

今天的課程是高中公民「憲法與人權」一課的內容。午休完第一堂13:05分,教室的學生共有45人。這樣的時間點和上課人數對許多老師來說都是一定的挑戰。尤其是上課人數這麼多該如何分組教學並進行課堂活動呢?這是許多高中老師經常問我的問題。我有些好奇慧如會如何處理?

一進教室,高中生的座位幾乎已經擠滿了整間教室,這樣的空間確實很難進行分組活動呀。另外由於學校空調規定(換季?),此時空調不能開啟。


上課過程,當慧如需要學生討論時,就直接以各排為組別,請奇數排向前聚集討論,偶數排則在後方討論。

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權利限制的相關原則,慧如透過一個問題加牌卡活動來進行。個人覺得很精采。他的問題是「要怎麼做才能讓學生上課不會使用手機?」假設學生可以決定怎麼做的話?這個問題很貼近高中生的現況,因為觀課老師隨處可見手機就放在學生的桌面。


請學生將答案寫在空白名片上。每個學生至少寫一張。一個答案寫一張名片。再請各組聚在一起進行討論,避免有答案重複。小組完成後,再讓各組派一人發表小組討論結果,讓我們這行人很有感觸的是每一組都有學生寫到「課程要有趣」等類似的答案!


「課程要有趣」是學生的說法,用另一種說法就是課程要吸引人。要吸引人未必要有趣,有各種課程設計的可能。

人性有基本需求,以我來說,這個時間點,我也是昏昏欲睡,要不是我是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口說話來保持清醒,換我坐在台下只能聽講大概也會打瞌睡或滑手機吧?捫心自問我們參加無聊的會議時,不也如此嗎?

回到慧如的課堂,慧如的這個問題設計就很有趣呀!比較可以吸學生的注意,為什麼呢?因為貼近學生的生活,並且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做法,只要這樣就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厲害的是這個活動居然還扣緊了課程主要概念。權利限制的相關原則過於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或有感,所以他讓學生針對問題「要怎麼做才能讓學生上課不會使用手機?」發表看法時,有些學生會寫下直接由學校保管手機三個月等答案,這時就可以讓學生透過各種處理方法(牌卡)的排序來思考下列原則的意義與異同:

1.適當性:手段必須能達成目的
2.必要性:選擇損害最小之手段
3.衡量性:手段與目的必須相稱

整個上課過程,慧如像這樣適時運用一些活動讓學生活動起來,也就是切換課堂節奏讓學生比較可以維持學習狀態。真的很重要。

另一個活動也很精采,慧如設計「我是分配高手」讓學生實際操作並思考什麼是平等?

做法如下:

1、先給各組籌碼,然後請學生分配。各組分好後,再詢問各組是如何分配的?

立刻會發現各組的分配不太一樣。有組別用猜拳、有些是抽籤或平分。

這時教師就可提問哪一種分配比較公平呢?為什麼?

2、請各組學生歸還籌碼重新分配,此時加入身份卡,每個學生都抽一張身份卡,有人是單親爸爸,有人是富豪,這時請考量各自的身份卡重新分配,此你們會如何分呢?

各組結束活動,老師就可帶領焦點討論。

應該會讓學生對平等議題的認識更深刻吧。

對了,上述活動和慧如原本設計略有不同,我分享的是議課後的集體構想。


像這樣的小活動或許會花掉課堂一些時間,但學生卻因此更能投入學習甚至開啟思辨的可能,相較於學生坐在位置上放空或打瞌睡、滑手機絕對是值得的呀。

謝謝慧如願意開放觀課讓彼此對話共學。收穫甚多。

#我居然在高鐵上用手機完成了這篇觀課心得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一生中,你能影響幾個人?

今天受邀去台南大成國中觀課。

連續看了兩位老師的課堂,整個觀課過程激動不已,甚至忍不住眼眶泛淚。一堂是黃士賓老師的公民課,另一堂是蔡佩吟老師的國文課。

好想成為這兩位老師的學生啊。這些學生可以獲得這樣的學習內容,好讓人羨慕。議課時,他們的教務主任也有類似的感受。我們太早出生了。

連續兩堂課的觀課過程,我的內心一波又一波的激動,真是讓人雞皮疙瘩。不斷驚嘆兩位老師的問題設計與課程安排。

讓後頭觀課的我持續隨著兩位老師的提問陷入思考,好想加入學生小組的討論。

佩吟老師的國文課是張釋之執法。他透過有層次的設計提問讓學生思考張釋之到底是如何說服文帝。

這一段,他先讓各組學生思考文中哪句話可以表現出皇帝的權力極大?


有組學生找到答案——「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況且當這個人驚動皇上的車馬時,皇上假使立刻殺了他也就算了。)的這一句「上使立誅之則已」。

沒錯,這時他接著問,那麼張釋之為何要對皇帝講這句話「上使立誅之則已」?他的用意是什麼?

再讓學生小組討論。

天啊。很愛司馬遷這篇文字的我,一聽到這個問題整個人彷彿被一陣電流穿過,驚嘆不已。

像這樣的提問貫穿整堂課,讓我震撼不已。

又例如,為何張釋之說完一串說服皇帝話後,最後的結語是「唯陛下察之。」這句話的用意是什麼?


士賓的課也是一樣讓人讚嘆,他的這堂課是針對第五冊經濟活動銜接第三單元與第四單元所設計的課堂活動叫「貿易高手」。

這堂課的設計發想來自10/19日雲林場「學思達公民共備工作坊」的集體共創。很感謝學思達後援會與教育部全教總的經費支持與行政支持。讓一群熱愛公民教學與關心公民教育的夥伴在這學期有機會在各地共備(目前已舉辦的場次為高雄場和雲林場,明天11/11日即將在新竹建華國中舉辦第三場的共備工作坊,歡迎大家前來共學)。

公民好夥伴林鉞和士賓以及其他人共同發想的課程活動:「貿易高手」。藉由這個遊戲讓各組學生分別扮演各國總統、部長、人民,要想辦法獲得各種資源生存下去,並追求本國的勝利。


活動進行方式,每回合大概分成三階段,共進行兩回合:

1、生產回合(各國依據自身生產優勢擲骰子決定生產數量)
2、組內討論(2分鐘)
3、交易回合(3分鐘)

藉由此活動讓學生體驗參與。規則說明加活動體驗、統計成績,總共花了30分鐘左右。


接下來的15分鐘焦點討論才是精采。

1、這個遊戲是如何進行的?當學生回答後,士賓會進一步追問與核對。

2、遊戲過程中,你有何情緒?哪個部分讓你覺得好玩?有趣?(停頓,讓學生回想)

有學生回答,發現國家資源變多時,很舒服。有學生回答,遺憾。因為...。

讓我欣賞的地方是士賓在一組表達自己的感受後,他還會詢問其他組有沒有同樣的感受?並邀請學生多說一些。

這個問題最後,士賓進一步以列舉的方式,讓學生去核對自己有沒有感到緊張的部分?可以說說看嗎?有沒有讓你感到生氣的地方呢?

這樣的提問方式(先開放學生表達,再列舉情緒選項)很精采。因為開放式提問確實可以蒐集到更多元的答案,但有時可能會過於空泛,所以士賓先開放問詢後,再聚焦幾個情緒選項,讓學生可以深入或回到教師安排的課程核心內。

以上的問題屬於「客觀性問題」以及「反映性問題」,士賓直接讓願意回答的學生回答。

這時,士賓再問「那麼你在遊戲當中學到什麼?學到哪些經濟概念?哪個部分?」(詮釋性問題),這個問題就成為小組的討論問題。扣回原本的課程脈絡(理性目標)。

最叫我驚豔的問題設計是士賓的「決定性問題」。

1、在遊戲當中,你有沒有發現哪裡和現實世界不太相符?為什麼?(此時,我有點困惑為何要問這個問題?)

有學生回答,交易時間太短。錢太少。擲骰子就能得到資源,太容易。

聽完學生的回答後,士賓接著問:

2、如果你是遊戲設計者,你會想修改這款遊戲的哪個部分?哪個規則?為什麼?

哇,太精采了。

原來第一個問題是協助學生核對與思考遊戲與真實世界的差異,同時也在幫所有學生準備第二題的回答。

這時有學生回答,他會把運費與各國距離遠近的關係加入規則當中。

當課程結束時,我在台下好想大聲喝采、鼓掌。但怕太突然了,所以一直忍住這些感動情緒直到議課時,才盡情分享我的感動。

議課過程,擔任主持人的我引導參與議課的夥伴(校長、主任和校內同事)依照以下流程給予授課老師回饋:

1、亮點回饋:每位夥伴至少給三點回饋。同時也請授課老師分享他自己對自己這堂課的欣賞。

2、正向好奇:就觀課過程,提出對授課老師課程內容的各種好奇與疑惑。

3、建議回饋:先請授課老師分享自己在聽完大家的亮點回饋與正向好奇後,自己有沒有想調整修正的地方?或特別想保留的部分?授課老師分享完自己的想法,最後再請觀課夥伴給予建議。

為何如此安排呢?因為授課老師經由議課的前兩個階段,多少已經有一些思考與想法了,所以就可以讓授課老師自己先說說看。最後再讓觀課夥伴給予一些補充即可。

可惜,我到台南大成國中觀議課(上午十點到下午二點),還得趕回高雄英明國中上三點左右的第七堂,沒有辦法好好帶完二個老師的觀議課,實在可惜。

最後,想說的一句話:有小變才有大變。

看著士賓好夥伴的成長,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我了,但我卻感到由衷的欣喜,以前是我帶領夥伴成長,未來將是彼此的互相帶領。這樣的改變真的很令人振奮。因為多一個老師的改變,就是數百位學生的福氣。

不久前,有位夥伴分享一個數字,他說,每個人一生中可以接觸並認識8萬個人。

那麼老師呢?

謝謝夥伴一路的同行共學啊。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教室的風

今天下午連四堂,第二堂結束時,忽然有一位研究生走進教室表明要來觀課,他同時也是成大的師資生。我有點訝異,你沒有私訊我吧?不過,歡迎唷。

議課時,忍不住對第一次見面的他說你好幸運,居然沒有先私訊就直接來了。

上次有位夥伴可是撲空了。

總之,他來看我的公民桌遊社上課。

一上課,我把要送給學生的筆記本發給學生。請他們在上頭寫上「公民好好玩」以及自己的名字。

寫好後,再請他們在筆記本上塗鴨,畫一隻最能代表自己的動物,以及畫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空間,不管合不合理,畫就對了,你們每個人都是畫家,只是畫派不一樣。

讓這隻代表自己的動物待在這個空間裡,為了讓別人知道這是哪,至少要畫出三個物件/東西來描述。

還要塗上顏色。我這裡有彩虹筆,需要的人來拿。

同時,也請你想想看,你選這隻動物代表你,是因為哪些特質一樣呢?請想出三個特質。

然後,我發給每人一張空白名片,請他們在正面寫上名字和這三個特質。

背後,則寫上「別人」二個字。再請他們思考看看,當別人看到你這本筆記的畫會認為你是擁有哪些特質的人呢?一樣寫出三個特質。

正面,自己心中的我。
背面,別人眼中的我。

學生寫好了,請他們分別交回這張名片。

接下來,我再收回每人的筆記本。開始進行遊戲。

規則說明:

請各組看完某位同學的塗鴨後,想想看作者畫這個圖代表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各組可以猜三個特質。如果猜中,可得一分(名片正面)。相反的,作者本人如果猜中別人會怎麼看他一樣可得一分(名片背面)。

分數最高的同學可獲得小七下午茶兌換券一張。

我請其中一位同學拿著自己的筆記本封面塗鴨到各組定格5秒鐘,讓各組觀看。

二輪後,公布答案。

其中一位同學畫的是一隻青鳥在天空飛翔。

大多數組猜他的特質是喜愛自由。

他的正面特質卡寫自己是「自由、哀傷、有想像力」。所以有寫到自由的各組都可以得一分。

另一面他認為別人應該會寫「自由」,果然如他預料,他因此獲得高分。

但有趣的是有些孩子似乎認為自己在別人心中的特質是比較負面的,沒想到答案揭曉時,並沒有人這麼看他。我輕聲在他身旁耳語,銘文,沒有人這麼看你唷。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我似乎也更了解一些敏感孩子的內心。

議課時,來觀課的研究生感到好奇,這個活動我設計了多久?

我老實對他說,上課前5分鐘。

他有些訝異,因為我準備了筆記本,準備了牌卡、還準備了彩虹筆啊。

是呀。今天的社團課,我心裡確實有幾個方案,但一直要到上課,我才能確定要做什麼。

所以,我回答他5分鐘似乎有點托大了。應該說,我一直在思考課程要做什麼。同時有許多備案同時在內心醞釀中。

筆記本是幾週前買好的,連數量都算好了。刻意買了無印良品筆記本要送給學生,因為無印良品筆記本封面是空白的。

本來這週要帶全班學生進行上週活動的焦點討論心得書寫。但臨時被告知有三個資優班學生請假,只好做調整。

所以,備課5分鐘嗎?其實不是,要更久之前。

但具體活動的細節,確實是上課前5分鐘才漸漸有了概念。

上次去林園高中帶魔法學園營隊,我居然忘了帶魔法學園桌遊,只好變更課程內容。

正式上場後,我又忽然改變部分流程為微型咖啡館。

前來當助教的雨諄問我,這個改變是上課前和琇芬討論的嗎?我對他說,不是。是現在忽然決定的。心裡有種感覺,覺得這樣做比較恰當。

說不上來是什麼原因,好像是教室的風向這麼吹。

有時很順暢,有時是逆風很吃力。

有時準備很久,派不上用處。有時卻是畫龍點晴,孩子的眼神倏地發亮。


無論如何,有件事是確定的,備課是一件很令人著迷的事。可以花好幾年想一個觀念,想著為何學生要學這個?以及我該怎麼做才能觸動他們?

然後,當我有了一些心得,就立刻想和更多人分享。這不就是我們這個職業的特質嗎?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七秒的隊呼

人權教育是高度價值取向的教育任務,因此不能只是依賴認知性的概念教學,所有價值性的教育若無「感動」或「體驗」的因素,就可能成為純粹的宣傳與說教。 
——馮朝霖

王一郎老師在夢N講師培訓坊帶領的團隊動力課很精采。


他的老師是楊田林老師。

很精采的地方在於他成功運用團隊動力與課程設計(七秒的隊呼)讓多數成員深刻「體驗」與「感動」。

真的是這三天課程中最讓人震撼的一堂課啊。

事實上,這三天包括合適的場地、熱情投入的學員等客觀條件始終存在,卻只有少數幾位講師懂得運用這些條件。真的很令人驚訝。這一點也讓我省思,教學現場中,會不會也是如此?有許多幫助學生學習的資源其實一直存在只是被我忽視了?

但有時就算我們知道如何去運用這些客觀條件,較困難的地方還有帶領者該如何根據現場的氛圍進行調整?也就是如何扮演主持人、引導者的角色?更困難的地方還有該如何讓課程或活動不只是活動,而是深深的觸動——讓課程核心價值(藉由活動)得以進入成員更深層的內在。(對教學者來說,就是如何掌握課程核心,並設計好的問題來幫助學生思考與學習。)

這堂課打中了我。

在團體當中一向保持冷徹觀察的我,即便在最後我站在最外圍,即便在第一時間掌握到他在做什麼的我,仍然掉下眼淚。那一刻我靜靜省察自己的內在,有一股不捨、有種和大家連結的感受。心中的酸楚悄悄又帶動了第二波的淚水。

我想問自己的是當我的學生準備好時,例如像夢N學員,我可以給出這樣水平的課程嗎?


但回到教學現場,我很欣賞自己和夢N夥伴的地方是即使我們的學生對學習未必如同我們這般熱情,我們仍然全力以赴,不肯放棄。


想起一件事,今年我們學校邀請了楊田林老師來帶領國中生課程,但國中生的不配合與無厘頭讓楊田林老師感到挫折。他後來對主辦者說,他沒想到現在的青少年這麼難帶。他以後應該不會再輕易答應國中小的邀約了。

聽到楊田林老師這麼坦誠的回饋,真的讓我們感到療癒啊。因為這就是我們的教學日常。

而我們仍然每天念念不忘想要提升教學品質,努力善待每一個孩子。

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

很慶幸夢N講師培訓坊這三天自己堅持了下來。


即便過程中有一些講座呈現的方式讓我感到困惑或者不能接受。

甚至讓人懷疑這些講座對「素養」的理解是有問題的。

例如,在某堂課聽了將近一小時的冗長講述後,我忍不住打斷他,告訴他我的期待。

如果這四小時的內容可以用一種「素養」導向的教學方式呈現,我很期待教授給我們這樣的示範。

讓我們知道如何以一種比較貼近素養以及教學現場的方式來進行操作。

如果一堂名為「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從頭到尾卻只是教授你照著投影片來講述(何況這些投影片,我們都有了),這樣真的符合「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嗎?

之後課堂的運作情形,我就不多言了,現場的夥伴自有評論。

但課程結束後,我和夥伴開始思考如果未來由我們第一線的教師來講課綱,我們可以怎麼設計課程?

以三小時,學員50人來設計。

第一小時,我會將學員分成十組,然後參考拼圖法的方式讓各組閱讀課綱內容。再由講師(我)補充澄清。

第二小時,我會先準備一份教材,針對此教材,分別呈現具「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教案以及傳統課程設計的教案,讓各組學員共同討論與思考,為何其中一份教案符合「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另一份卻不符合?

之後,我再準備5份教材(課文、影片,姑且稱為A、B、C、D、E教材),分派給十組去討論設計。但每組只討論其中一份教材:如何設計較符合「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所以會有兩組討論相同的一份教材,例如第一、第六組都是負責A教材。他們在組內分別討論設計後,再到對方進行報告分享。了解彼此在相同教材下有何設計的異同。

第三小時,則是進行咖啡館的操作。在一定時間下,各組分別就自己設計的課程進行報告與給各組回饋。最後再回到大班共同思考與討論,設計過程中發生的問題與挑戰,以及有何解決之道?

這樣三小時操作下來,相信會讓學員對課綱有具體的認識,也可以讓學員對「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有初步的理解吧?

為何說慶幸呢?因為透過這些講座不同方式的帶領讓我更能夠好好觀察,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什麼樣的教學可以如何調整讓成效更好。

如果沒有堅持下來,我可能無從比較。

最後,這三天我想深深感謝的是夥伴願意接受我的邀約,不斷的進行共備。


早餐、午餐、晚餐、回飯店休息都被我邀請(強迫)出來共備課程與反思白天所學,真的很辛苦啊。

你們太偉大了。願意包容我的任性。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如何看待學生的答案


學生的回答或許沒有對錯,而是反應學生目前學習後的理解情形/層次/程度。

當教師能抱持這樣的觀點看待學生的學習時,或許更能完整看見學生學習的豐富歷程與實際需求。

另一方面,學生的回答層次不如我們預期時,很有可能是教師的問題有問題。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你的名字是親人的祝福和期許

你的名字是親人的祝福和期許。

我問了幾個學生名字的由來,孩子多半不太知道自己的名字意義和由來。

只是笑著。

於是我開始說起江國慶。一個出生在十月十日這一天的孩子,父母幫他取名國慶,有著什麼想法?大家可以猜猜看。


幾乎所有學生都沒有聽過這個故事。

好幾個孩子開著無傷大雅的玩笑。

我讓學生笑著、鬧著。但隨著我的講述,學生被打中了。全班專注安靜的聆聽著。

故事講完了。

一個孩子問,是真的嗎?

我望著他。點點頭。

那麼,我想問大家,如何減少這樣的悲劇呢?把這些害他的人全部抓起來嗎?

需要提示嗎?

和我們這一冊的核心相關。

分權。

政府分權才能確保人權/人民的幸福獲得最大的保障。還有我們每個公民都要知道這個概念的重要,不斷確保這一點被落實才行。

好,我先花五分鐘簡單講一下水平分權和垂直分權,才抽人上來唷。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