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媒體識讀:誰是小偷?

對於媒體識讀課程,我一直在構思如何讓學生更有親身的情境體驗和實際參與,今年我主要參考了新北市龍埔國小鄭智仁老師教案設計來進行課程。這是他的教案連結:


以下是我的課堂教學紀實(一堂課,45分鐘,九年級):

一開始先發下講義,誰是小偷,讓學生閱讀3分鐘。問問看大家同不同意阿林是否就是小偷?

我讓學生跑立體象限。

我先在教室的四個角落分別貼上同意非常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的選項( 用A4紙影印這四個選項後貼在教室的四個角落)讓學生作表態。

非常同意的角落有一個學生。詢問她的想法,她沒有回答。

非常不同意的也只有一位。

同意阿林可能是小偷的大概有5、6位;不同意的同學佔大多數。

等學生走動位置表態完成之後,我分別進行採訪詢問你會站在這裡的理由是什麼請說說看?

非常不同意的同學說因為文本裡認為阿林就是小偷的同學根本就沒有真正的證據都只是猜測而已。

接著我開始採訪同意阿林就是小偷的同學的想法。

這些同學大部分說他可能就是小偷的理由,包括明明這一支筆是俊傑爸爸從日本買回來的,阿林這麼剛好就有同學遺失的日本的筆。所以我覺得他就是小偷。

有些人則說因為之前他有前科啊。

最後我才採訪選擇表態不同意阿林是小偷的多數同學。

我走過去問這群同學說,你們怎麼會認為阿林不是小偷呢?你們的理由是什麼?

同學的想法主要都是覺得因為沒有直接證據,以及都只是同學之間的猜測而已,所以我選擇不同意。

採訪到這,我刻意停頓下來巡視了教室四個角落的同學,緩緩開口問他們這個問題——聽完大家的想法,此時此刻的你有想要改變位置的,請開始移動。

果不其然,大部分的同學還是站在原地沒有移動腳步。

我淡淡笑了一下,就請所有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

接下來我開始播放第一部影片,這個影片是發生在2017年3月上旬的一個社會新聞。



有一對情侶(程男和梁女)殺害了梁女的閨密。

片長大約兩分半左右, 看完這個影片我詢問的問題是請問這個影片裡面主要報導了什麼?主要有哪些人做了哪些事?以及主播所說的話裡面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讓各組同學討論1分鐘後,我才用抽籤的方式隨機詢問被抽到的學生上述問題。

確定學生都有看到影片的重點之後,接下來我追問根據這個影片,你認為梁女是兇手的請舉手?

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舉手了。

(有些班級我則是請學生用一個字到兩個字來分享他看完影片的感受。這也是一種讓學生很快速進行表態的方法。)

緊接著我再放真相大白的影片( 一樣片長大約兩分半左右)讓學生看到梁女其實是被男友的供詞所牽累! 案發當時,她根本不在現場!後來檢調查閱了相關證據之後就釋放了梁女。


影片播放完,我也是立刻隨機抽籤詢問了兩位學生,這個影片提供了哪些新的訊息呢?

確定學生了解後,我開始發下新的講義,這一篇講義是探討媒體跟檢調不重視偵查不公開和無罪推定原則所產生的亂象。


等學生看完之後,我所詢問的問題是什麼是偵查不公開?什麼是無罪推定原則?以及為什麼要偵查不公開?為什麼要無罪推定呢?

進行完以上討論,最後我再次邀請全班站起來同時將椅子靠好,做第二次的立體象限表態。

請所有同學回到原本的文本——誰是小偷,經過這一堂課的探討,老師很好奇你們認為阿林還是小偷嗎?

請你根據你在這一堂課的理解重新表態。

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這一次非常不同意的角落變成三個人(原本只有一個人),班上其他人全都站到不同意的角落了! 

原本還認為阿林是小偷的學生完全消失了。

我一樣進行簡單採訪,採訪改變立場的同學,怎麼會想改變位置呢?

因為剛剛的課程讓我想了許多。

可以再多說一點嗎?

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胡亂被懷疑的人會很慘,很不好。而且剛剛的影片就是真實案例。

嗯,還有其他人想補充的嗎?


最後,我進行了總結,假消息或假新聞其實充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可能發生在校園當中或發生在社會當中甚至國際間也會發生,像中共透過他們的宣傳來誤導世界各國或攻擊台灣。

就像病毒一樣,不管是否是有人惡意製造或無心產生,關鍵就是每個人先做好防護,就可以避免或減少假新聞對我們或他人產生傷害。

如何防護呢?希望未來大家可以養成一個思考習慣,聽到任何訊息,至少可以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1、這是真的嗎?
2、我如何查證?

這堂課只有45分鐘,但前前後後,花了好幾年才找到比較實際可行的教案,很感謝新北市龍埔國小鄭智仁老師的教案設計,讓一週只有一堂公民課的我有機會實施更貼近學生的一堂媒體識讀公民課。

期待大家給我回饋或建議。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3805449

#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