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

台灣的核心精神是什麼?

前兩週帶領國三學生回顧第一課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有何學習?

有個學生提到他最大的學習是尊重多元文化,並了解自身的文化。

我追問他,那麼台灣的核心精神是什麼?他忽然不知如何回答,放下他正在寫的複習考卷,開始思考了。

這個學生是很認真的學生,他會自動自發利用公民課的空白時間複習公民知識,這些考卷或許是他自己訂的吧?

我沒有阻止他自行利用空檔寫這些複習卷。

他沒有錯。快要會考了,他要把握時間複習。

我們多數老師在學習歷程中,應該也是這麼認真的學生吧?

我成長的年代更白色恐怖一些,不可以討論政治。家中長輩常叨念的話就是不要管政治。記得唸大學時,有一次爸媽還特地打電話關心我,是否有跑去聽民進黨等人士的演講?

這幾天在讀《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一書,作者是台灣老師前往芬蘭教育現場做研究,她觀察到芬蘭的國中教育很積極的在引導學生如何在強權環伺下(俄羅斯)建立與捍衛芬蘭。

台灣的教育現場呢?

或許不再將「管政治」視為洪水猛獸吧,但仍然以「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做為內心的小警總。

所以,我想追問學生,那麼台灣的文化認同是什麼呢?

你怎麼想呢?

#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台灣的角色定位——台灣是一個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國家!

摘:台灣應該要跟世界說明,自己是那個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吹哨國。

台灣在去年12月底的時候就已經通知 WHO 武漢肺炎人傳人的可能性,但是 WHO 置之不理,無論理由是因為台灣不是 WHO 的成員或者是中國跟 WHO 秘書長的關係過於密切,台灣對世界發出了警告,而這個警告本可拯救更多生命。

這就是台灣可以定位、宣傳的角色。

***以下文章來自TaiwanWarmPower臉書***

-來談談台灣現在的外交宣傳作為。

先看看以下這個影片:

這是香港電台RTHK 的英文節目The Pulse 訪問WHO 助理總幹事Bruce Aylward的片段。(影片請點選)

記者提問「台灣抗疫做得好,會不會讓台灣成為 WHO 成員?」

Bruce Aylward 突然停格,彷彿大腦內建關鍵字過濾器一樣,聽到台灣就整個冷凍。

記者很客氣地再重複問題,結果他說「沒關係我們可以跳過這個問題,可以直接談下一個問題」,後來記者表示對台灣防疫有興趣再追問。

Bruce Aylward 就把視訊切斷了。

影片中最後記者再打電話給他,問他對於台灣疫情控制的看法? Bruce Aylward 回答直接把台灣當成中國的一部分,說剛剛已經提中國很多次,中國不同地方都表現的不錯。然後直接結束這次對話感謝記者詢問。

這讓人不禁想到17年前中國官員沙祖康的那一句:「早就給拒絕了!誰理你們」

--------------

台灣目前的國際組織推案的標語都是「Taiwan Can Help」,想要表達台灣的加入能夠幫助而且完整國際組織的功能。這個核心概念的設定在承平時期並沒有問題,然而在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就出現了一個弔詭的結論。

Taiwan Can Help,所以要讓台灣加入國際組織。那如果Taiwan Can't Help,是不是就不應該要忽略台灣的主張?

台灣目前的防疫作為在世界上仍然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即便世界各國開始封城、限制人民移動,台灣人民相對仍然擁有較多的自由,這個是全體國人一起努力的成果。

過去,我們看到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曾說過要依照「台灣模式」來做決策,但那時候紐西蘭並沒有封城。

「台灣模式」的成功點在於「將所有確診、接觸過確診的人都加以隔離,減少病毒播的機會」,這個概念要落實並不容易,這需要使用大數據的技術、有完整的健保系統、國家醫療水準高、人民的防疫意識高會自行戴口罩以及清潔消毒等等因素共同落實。

更深層的來說,這是因為台灣從過去SARS學到了經驗,對中國極度不信任、瞭解自己無法參與WHO因此特別警覺、政府全力介入防疫資源分配並且與民眾良好溝通等等。

由於各國制度、人民習慣還有與中國關係各不相同,因此要把台灣所有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各國,非常困難。

更何況,世界大部分的國家已經錯過了防疫的關鍵期,台灣的防疫經驗目前也無法在複製到其他國家使用。

因此,世界各國(尤其邦交國)看到台灣目前 Taiwan Can Help 的文宣標語,唯一想到的就是 - 各種防疫物資。

無論是口罩、試紙、檢測機器、還是未來有可能研發出來的疫苗,這些大家都想要,然而問題是台灣能不能給?

這時回頭看看台灣的情況,在政府跟人民合作之下,台灣目前成功的將疫情的曲線穩定控制,#這代表著台灣自己就需要這些防疫物資,而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場長期的抗戰,因此這些物資我們也無法輕易的送出國。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也因此我覺得台灣的外交文宣內容有必要稍微補充的必要。

這必須要回到一個核心的問題:台灣的角色定位。

---------------

中國目前在世界各國捐贈口罩或試紙,但我們也看到各國都有傳出各種負面的報導,例如說並非捐贈而是買賣、產品的良率過低等等,台灣現在最不應該做的就是跟中國競爭,搶著藉由捐贈來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中國大外宣不符合事實的部分,其他各國都會有相對應的報導。

台灣應該要跟世界說明,自己是那個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吹哨國。

台灣在去年12月底的時候就已經通知 WHO 武漢肺炎人傳人的可能性,但是 WHO 置之不理,無論理由是因為台灣不是 WHO 的成員或者是中國跟 WHO 秘書長的關係過於密切,台灣對世界發出了警告,而這個警告本可拯救更多生命。

這就是台灣可以定位、宣傳的角色。

而我所說的宣傳,不是一次性的報導,而是持續、數量龐大的各式各樣宣傳方式,從影片、meme、留言討論甚至是對於撤換譚德賽的請願等等。這其實不只仰賴政府的宣傳,還包括所有人的協助,就如同我之前文章曾經說過的,世界已經改變,而每個人都負有為國宣傳的義務。

這段期間一定要把一個概念種在所有人的腦中「如果 WHO 中有台灣,這個世界會不一樣」,也必須要持續宣傳 WHO 阻擋台灣的各種匪夷所思行為,就像影片中的 Bruce Aylward 斷片回應。

-----------------

這當然會某種程度上涉及對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批評,然而這或許是一個重要的形象塑造。

「台灣是一個不畏中國,願意說出實話的國家」。

我相信一定有不應批評世界衛生組織、不然我們會很難進入的說法,但從過去到現在,我們做了多少次嘗試,最終的結局不都是一樣的嗎?

考量到中國與譚德賽的關係、加上今年世界衛生大會開議機率甚低,台灣實在可以嘗試一下新的作法,對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決策、作法表達更多的意見,讓世界知道台灣的參與才是讓組織更加健全的方法。

我要不厭其煩的再說一次,蒐集世界各國稱讚台灣作法的言論,只有對內宣傳的效果。我們要做的是,瞭解自我的角色定位,用更簡單更清楚的方式來表達,持續、大量的宣傳出去。


#TaiwanWarmPow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