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計乘車司機不敢置信的教師自主研習

計乘車司機不敢置信,中秋連假第一天,一群來自各縣市的老師居然前來雲林參加研習!

你們是因為要考教甄嗎?

不是,我們只是來學習和成長。

聽到大家的轉述,實在太有感了,忍不住邀請大家在雲林高鐵站內一起合影。

另外,下文是參加完曾培祐老師思8達工作坊後,我的五個主要學習——

☆三個停頓

今日的主要學習,第一個,課程停頓的必要。

以前我只會在課程的最後進行沉澱,試著讓學生收束這節課的學習,但經過今天的課程,未來我會在課堂當中,刻意地做三個停頓。

三個停頓等同先將一堂課切割成三個知識點,在教授完該知識點後,再結合適當的收束活動,來幫助學生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

☆圖像提問

第二個學習,是以往在進行收束活動時,我通常是直接進行提問,來幫助學生沉澱一堂課的學習。

但透過今天的工作坊,未來我會刻意的運用「圖像拆解」,例如交換圖、金字塔、象限圖等等,來進行提問,讓學生在反思自身學習的時候,更視覺化。

☆象限收束

第三個學習,是各種圖像思維都可以從教學活動的運用,改變成課堂收束的運用。

例如象限圖以前多半用來引起動機,或是教學活動使用,其實也可以將它變成一堂課的收束。

但如何將象限圖由引起動機和課堂活動,變成最後反思沉澱的收束活動來使用呢?

很感謝有小組的夥伴回饋,讓我知道可以給各組適當的牌卡,這些牌卡也許就是課堂上所要教授的重要知識點,讓學生上台將這些知識點牌卡貼在適當的位置。

這時就可以透過學生貼的位置正確與否,來瞭解他們的學習是否到位。

☆拋磚引玉

第四個學習,是運用交換圖時,一開始可以先進行兩個元素的澄清與核對,讓學生初步收束。

之後再進一步增加難度,將上述兩元素的關係擴展成三個元素的澄清與核對。也就是循序漸進提高挑戰難度,擴展學生的思考。

什麼是「交換圖」呢?讓我用一個圖來說明:

這是公民科很典型的一張交換圖:經濟活動循環圖。

以此為例,教師在教授完該知識點後,可以在循環圖的一個地方或幾個地方將答案保留或用問號來取代,藉此引導學生學習和沉澱,作為課程的收束。

☆小組競賽

第五個學習是在進行收束活動時,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對抗。

讓每一組的代表都有機會上台練習,增加實際的體驗,請每組代表到講台前,直接進行小組之間的對抗比賽。

不過,進行這些小組競賽,教師在使用的次數和時機要有所取捨;如果因為覺得有效而過度運用,反而會讓學生學習的情緒產生負面效果。

最後這一點學習,是我個人擔任學員一整天下來的實際感受與反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