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大理石般的溫柔--聽蔡舜任老師導覽米開朗基羅

在小妹友人的引介下,我們幸運的參加了一場導覽,是蔡舜任老師導覽米開朗基羅。

讓人意外的是蔡舜任老師非常年輕,今年才35歲。在今天參加舜任老師的講座之前,老實說,我的心裡早有一個既定印象。猜想既然是油畫修復師,那麼應該已經五、六十歲了吧。但為何這麼想,完全是沒有根據的。或許是因為蔣勳老師的關係嗎?或林谷芳老師的緣故呢?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舜任老師的人,可以到以下這個網址看看: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2/4517



舜任老師正在解說。

原來他也是蔣勳的學生。在蔣老師的鼓勵之下,他決定前往義大利學習「油畫修復」此項技藝。





透過上述這篇採訪以及今天的講座導覽,舜任老師的學習歷程讓我不由得想起另外一個年輕人,就是「做自己的教育部長」的作者--謝宇程。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接軌未來人生的「自主學習法」




這兩位年輕人都一樣勇於找尋自己的天命所在,即熱情與天賦結合之處所。他們的學習歷程愈到後頭,愈自覺且自動自發。不再願意走冤枉路,白白浪費可貴的生命青春。相反的,他們都展現出積極為自己的夢想與熱情學習的企圖。



專心看大衛像屁屁的太太。


例如舜任老師自己就說,當他發現義大利修復學院所教導的內容與他想像中有很大的落差時,他決定主動出擊去找尋實務的工作機會,但沒有一間工作室認識他呀,他竟然就直接到街頭巷尾廣發傳單,希望有人給他一個工作的機會。




老米的雕像。


這段分享和謝宇程在書裡對年輕人的鼓勵如出一轍:


除了學生本人,沒有別人可以提供更適合自己的學習計畫。學習計畫,不只是一次期末考前的讀書進度,更該著眼於長程學習。你的長期目標是什麼?......


對於許多領域而言,湊滿學分數畢業,是無法帶給你優勢的。你需要自己去思考,在你未來的專業方向上,需要什麼能力和知識,然後,安排自己的時間和資源,取得這些知識和能力。由於每個人的方向不同,能幫你規畫的,只有你自己。對於許多領域而言,畢業能帶給你基本的工作保障,但是你若要開創一片天地,或是在社會上出類拔萃,你也需要專業外的素養,這也只能由自己來訓練培養。--頁179。


老實說,謝宇程的這本書讓我驚豔與遺憾。


驚豔的是他的這本書不應該只介紹給家長們和教師們,學生們一定也能受益。遺憾的是他現在才寫這本書,遺憾的是或許我的年代中有類似的書,但我一直沒接觸到。我也是這幾年才愈來愈發現學習是一條永無止盡的旅程。所以我儘可能參加各種研習,想拓展自己的視界與世界。當我的視界打開後,又回到教學現場時,我無法不改變自己的教學。


唉,三句不離本行。讓我們回來老米的導覽身上。


舜任老師的觀點很獨特,也讓我感動。比如說,他提到為何他通常不主動告知他是在那個學院學到油畫修復這項技藝的,因為他真心以為不只是某個學院或某個師傅教了他如何修復這項技藝,對他來說,是翡冷翠這座城種種一切教導了他何謂對文化的珍惜、何謂對古蹟的重視,是這座城的人民和生活態度讓他學會了修復,是這座城那麼重視對文化的保存,他才能學習到如何去修復文物。天啊。他說的太好了。




老米招待貴客的菜單明細。


另外,他還以大理石來比喻米開朗基羅,這個觀點或許獨特,卻深深說服了我。


他解釋說,因為大理石是這麼資地堅硬的雕刻素材,大多數雕刻家又往往利用它雕刻出許許多這麼生動且柔軟的肌肉線條或衣服上折疊的紋路與飄逸的皺褶,對蔡老師來說,完全象徵了老米外剛內柔的人格。



所有藝術家,不論是天才或凡人都必須從基本功開始:臨摹衣服的皺褶。


正如老米脾氣雖然很糟、很衝,但當你檢視他寫給家人、親友的書信時,你又會發現他竟然有那麼多內心戲,或那麼溫柔可人。他的這兩種面貌令人玩味。再加上他一生重大的藝術創作(包括雕刻與濕壁畫)都離不開大理石,所以舜任老師用大理石來比喻老米。真是很棒的比喻。




最後,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舜任老師特別提到--他先問我們,請問雕刻和雕塑有何不同?



隔層紗看導覽中的舜任老師與聽眾。


他認為老米是在雕刻,而不是雕塑,因為前者是減法,後者是加法。天啊,好精采的導覽!沒錯。老米確實是在做減法的創作。我們只看見大理石,老米則是看見大理石裡頭的天使、聖母、耶穌或男體。(哈)



才華橫溢的老米在年輕時就創作此驚天動地的作品。而且唯恐世人不識,他還在雕像上,留下姓名。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連名帶姓唷!

幸好我們買了四張票。今天在老師的精采導覽下,實在令人意猶未盡呀,等他日另有時間一定要再來看一次老米的展。



這是舜任老師個人最愛的老米雕刻作品:Bacco,酒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