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連結:公民參與、環境保護、學校生活。
昨天和親愛的討論教案時,她問起了我當年用來考高市公民教甄的那本繪本,叫什麼?
我說,「不是我的錯」。
因為她的大學國文課,談到了環保議題,既然請來的講座表現不理想,她想自己設計教案好好引導學生思考。
怎麼做?
當然是學思達教學囉。
事隔多年,同樣的繪本,如今我發現,繪本不再只是引起動機的教材,只要教師在備課時,能好好根據學生的角度來提問,設計適當的問題,繪本本身就是很棒的學習文本,無須他求。
例如從繪本封面開始提問,事實上,一本經典的繪本從封面、摺頁、封底都是有意義的呈現與安排。
網路上有位老師是這麼提問的:
猜一猜,這個故事裡有幾個小孩?
第15個小孩到哪裡去了?
可不要以為這樣的問題很無聊!在封面上,沒有出現的小孩正是整個故事的起點。這時,經過教師提問與學生回答後,老師可繼續引導學生思考,為何作者沒有畫出他呢?
好,接下來,也許老師還可以提問:
為何這本繪本叫「不是我的錯」?有人要猜猜看嗎?
這位老師為了讓學生能產生認同感,她/他繼續問:
請選一個認為最能代表自己的臉譜,選好後,畫在紙上。
還有,
注意看下面的故事 把你所選認為最能代表自己的小孩所說的話記錄下來。
開始觀看繪本或PPT或影片。
看完後,再問學生:
你覺得什麼樣的話才是自己最應該對第十五個人說的,請寫在紙上。
當然也應該反過來問:
如果你是第十五個人,你會怎麼做?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
上述問題,都可以讓小組進行討論,最後再請小組上台發表/報告/分享。
或者設計一個活動「角色扮演」:
你對哪個小朋友的說法最不認同,試著扮演他,讓這個角色有新的處理方式,讓故事有不同的結局。
瞧,透過這樣的提問,立刻就將一本有意義的繪本再進化成可提升學生思辨的學習教材。
以前我用過這樣的繪本針對國一生教學,比較側重情意引導,學生確實有所感,但經過學思達的教學設計後,還能讓學生進行思辨討論,真是想給自己一個讚。
因應國中三個不同的年級,其實這個繪本一樣都可以使用。教師只要設計不同的問題來引導就好。
例如國三生,或許可以引導到:
故事中為什麼出現了戰爭畫面?
你認為人類戰爭可能是如何引起的?
最後,我要特別說明的是上述問題設計主要都是來自網路某位老師無私的分享,並非個人所發想。
我想,這位老師還有很多老師的教學之所以感動他們的學生,一定是因為她們老早採取了類似學思達的教學法,他們在設計教案時,永遠為學生的反應放了個位置,他們關切學生學習的反應與需求,所以才能設計出這麼能啟發學生思辨的問題吧!
然後,我還想到可以結合鄭美里老師的小活動:遇見內心的小孩,現在的我們和小孩的我們交換禮物。
嗯,好棒唷。迫不及待想找個時間來帶一下這個課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

-
文/郭進成 今天我將上週葉老師和學生互動共同發想的記憶口訣簡化成,大老闆(國稅)和土地公(地方稅)。上午212班聽了我的口訣分享後,幾位學生不約而同自言自語、心有所感的點點頭說,哇,這樣好記很多耶。好可愛的反應。 國稅-大老闆:大老闆要如何經營一家公司的呢?首先他要先決...
-
今天在林鉞的介紹與遊戲教育協會的邀約下,前往鹽埕國小分享。參與的夥伴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國中小老師、個人工作室、補教老師。 講題是:撲克牌的1001種玩法。 分享了幾款遊戲: 暖身:hit or miss ,請學員回想玩過的撲克牌遊戲。多數人都知道的遊戲加1分,...
-
2013-04-22 寫 2014-03-06 修 當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就愈來愈不可能有兩個人有完全一樣的經驗。「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參考」的情況會愈來愈常見。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愈來愈重要。 --蔡志浩,頁17,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2012,寶瓶文化。 ...
您好,請問您文章中"網路某位老師無私的分享",此位老師是否有網站或部落格能提供?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