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連續三天的教學省思,分享給各位教育工作者參考:
2014/05/02週五
吼,今天讓學生上台報告,自己一直覺得少了些什麼。
到底是什麼呢?
感覺有幾位學生還是很漫不經心?學生是在參與課程,沒錯,但他們有學到什麼嗎?
是的,至少認識了八個邦交國,未來相信他們對於這些邦交國不再完全陌生。至少原本放空發呆、拒絕學習的同學都有參與課堂活動了,但就這樣嗎?
我到底希望學生學會什麼呢?
是一些關心。關心什麼呢?除了不要在課堂當客人外,我到底希望他們關心什麼?
難道只是邦交國一些知識的介紹與記憶嗎?這些網路就有了啊,雖然因為這樣的上台報告要求,他們才開始接觸。
是上台表達的能力嗎?這些學生快畢業了,他們言之有物的能力增加了嗎?這兩年,我真的給了他們什麼幫助嗎?
有些學生學習態度很棒,給了她任務,她就會主動學習,但一些放棄學習的學生也只是做做樣子罷了,這二者之間,真的有因為我而有所不同嗎?
這堂課到底少了什麼呢?
是我要求太高了嗎?還是要求太低了?
我可以怎麼改善?
在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情況下,我可以怎麼改善呢?
不過,我相信,我絕對能找到方法。就像過往一樣,看見問題→思考澄清→找尋方法→面對處理→解決問題→看見問題。
2014/05/03週末
看了幾部影片後,我有解了。我知道了。或許可以這麼做!!
1、同理心的力量
2、非洲15歲發明天才 震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3、《馭風男孩》坎寬巴TED論壇演說:相信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
2014/05/04週日
我試著回到我設計該活動的核心概念/問題:
為何要認識我們的邦交國呢?
國中生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國際觀?
認識台灣邦交國的基本資訊,就代表學生有國際觀了嗎?教師該如何檢視呢?
再次回顧上週的課程安排:
1、我安排的教學活動是讓各組學生在課堂上利用平板查詢某一邦交國基本資料後,再請他們上台報告。報告完後,並準備三個問題問全班。
2、查詢資料後,須將資料整理在九宮格內。並進行九宮格小組互評,藉此互相觀摩並了解資料應該如何蒐集與整理。
3 、各組學生至少都有人認真查詢資料以便上台報告。另外我還要求各組每個人都要上台報告,避免有學生在小組裡頭當客人。
4、上台報告時,為了提高其他各組學生聽報告的注意力,所以我還要求台下各組在聽完報告後,必須追問台上報告小組一個問題,同時這也可以觀察報告小組的準備情況。換言之,各組報告後,至少會有七個問題產生。
5、報告小組必須試著回答這些問題,無法回答的,下次再回答。
6、最後進行報告小組的提問。
在這樣的課堂進行過程中,我發現許多早已放棄學習的學生雖然會上台報告,但老實說,他只是上台唸資料罷了。這是讓我失望的地方。因為二年級時,我教過他們如何上台報告,也就是上台報告應該注意什麼要點。沒想到快畢業了,這些學生還是一樣。
我知道,可能是因為我不想加重他們的壓力,所以沒有要求學生太多。例如不要唸稿等等。也或許這些學生根本不把這件事當一回事。
但我能怪他們嗎?我該如何改善課程活動設計來引發學生主動投入學習呢?
我以為是學生的報告少了些什麼。仔細想想,其實是教師的課堂設計少了些什麼,根本不是學生的問題。
我的領悟是讓學生上台報告時,教師更該想方法來提升或刺激學生報告的層次。
是我/教師應該做點什麼來提升或或刺激學生報告的層次,才是。
好,那該怎麼做呢?我目前想到的是,藉由一些相關的影片(長度略在5分鐘以內)來當引導,最好能結合學生的報告內容,看完影片後,教師立刻提問來炒熱課堂的氛圍。
這也是我這兩天不斷找尋影片並分享相關影片的原因。
比如說,我希望學生能擁有自己的思辨力與國際觀,那麼讓學生報告各邦交國的同時,我自己更該利用一上課的十五分鐘左右(5分鐘影片觀賞,10分鐘師生問答討論):播放一則包含青少年、最好是迥異於美國文化的多元國際觀點、學習、力爭上游等元素的影片讓學生觀看,觀看後,再藉由能增進學生深層次思考的問題設計讓各組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之後才讓學生上台報告各邦交國。
這樣一來,教師透過這樣的影片,不但讓學生打開了視野,也激勵學生並反思自己的角色與責任,自然也較能獲得我期待他們擁有的思辨力吧?
我想,我可以回答自己的提問了,到底上週五的課堂上少了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即便教師應該多讓學生參與課堂的學習,但這並不就意味著教師的角色與責任能夠缺席啊!
只有當師生二者同時進行課堂的教與學,這樣的課程才算和諧且完整的吧!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
-
文/郭進成 今天我將上週葉老師和學生互動共同發想的記憶口訣簡化成,大老闆(國稅)和土地公(地方稅)。上午212班聽了我的口訣分享後,幾位學生不約而同自言自語、心有所感的點點頭說,哇,這樣好記很多耶。好可愛的反應。 國稅-大老闆:大老闆要如何經營一家公司的呢?首先他要先決...
-
今天在林鉞的介紹與遊戲教育協會的邀約下,前往鹽埕國小分享。參與的夥伴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國中小老師、個人工作室、補教老師。 講題是:撲克牌的1001種玩法。 分享了幾款遊戲: 暖身:hit or miss ,請學員回想玩過的撲克牌遊戲。多數人都知道的遊戲加1分,...
-
2013-04-22 寫 2014-03-06 修 當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就愈來愈不可能有兩個人有完全一樣的經驗。「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參考」的情況會愈來愈常見。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愈來愈重要。 --蔡志浩,頁17,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2012,寶瓶文化。 ...
真的是佩服您呢!如此自省的老師。相信你的學生必然收穫良多,你也提供了在學習上最好的身教。
回覆刪除一開始提到的問題,我也同樣有過!我也問自己這樣就夠了?有辦法更好?為何還是有些學生沒有....!總之,辛苦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