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 星期一

《2018AAEE南區體驗教育年會》研習收穫與心得

《2018AAEE南區體驗教育年會》研習收穫與心得

1、很感謝心儀的資訊分享,讓我們在好幾個月前可以早鳥價(900元)的費用報名了體驗教育的工作坊。

開幕演講的講者提了一個好問題——體驗教育(活動)應該要好好思考如何和學科(體制內的課堂)加以結合才對。這真的是很令人振奮的提醒與反省,最有感的是他最後放映了一部如何將體驗教育與學校學科互相結合的創新教育影片,來自《從零開始:創建你自己的課堂》一書的光碟,很有趣的影片,但只播放了幾分鐘。反而演講者自己對他提出的問題,沒有太多著墨,有些可惜。

2、開幕式結束後,就是二小時的十場工作坊,讓學員各自選擇要前往哪間教室聽課。這樣的做法看似自由,但一天下來發現會有許多狀況,例如教室空間太擠,或講師準備的資料根本不夠學員使用。這樣的狀況是可以避免的,很可惜。

3、某場工作坊的講師透過一本書的介紹來帶領他的課程,很有趣的發想。我也因此上網買了這本電子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但這位講師的課程安排就令人冒汗了。他明明要給學員時間進行討論,但又經常打斷學員的討論,對於書中重要概念的介紹有點跳躍,解說不清,幸好我在現場就下載了電子書自學,還發現他的一些觀念和書中要傳達的意義有些出入。


但他的課程發想與這本書的推薦確實給了我很大的收穫。尤其最後,他試著用一張海報即席畫圖來總結這本書的重點,這樣的總結也很有創意。

有趣的是他很強調對話,但語態比較亢奮,讓我省思到一件以前未曾注意的事,也就是在帶活動時,以及引導時的語態如何適當轉換呢?有沒有必要轉換呢?較亢奮的語態真的能帶領參與者沉澱反思嗎?

4、下午的工作坊,我選擇參加強調「引導反思」的課程。三小時的課,我參加了一小時,就決定離開了。後來我發現那堂課居然不到2.5個小時就結束了,好奇問了一下待到最後的學員,原來講師居然只上了二個小時又15分鐘就結束了課程。哇,應該是講師記錯時間了吧?這個狀況還蠻特別的。


5、離開後,我去參加「愛的5種語言」工作坊,講師將「推倒提基」的桌遊機制用在這本書上,很特別的發想,但玩過這款桌遊的人,不曉得會不會好奇這款桌遊的機制和「愛的5種語言」本質好像有些衝突呢?我倒是又認識了一款桌款,也覺得它的機制很有潛力,但如何轉化或運用還要多思考。

6、在現場又買了許多有關體驗教育的書和教材,應該也是收穫之一。

7、能走出家門參與課程,其實就有許多刺激和啟發,講師們的課程帶領好或不好都給我許多的學習與反省。

8、電子書真是研習會場必備的配件,一旦踩到地雷時,可以立刻展開自學,也不會浪費時間。

9、期待未來體驗教育工作者能參加一下體制內的自主研習,透過這樣的交流或許更可以回應開幕演講的重要提問:如何將體驗教育與學校學科互相結合?

10、最後一點,身旁熱愛教學的這群夥伴,大家的成長速度與學習渴望真的很驚人,也是我參加完這場盛會的深刻感受。彼此成長分享與互相帶領,真的很美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