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欣賞自己的不一樣

今天和學生複習迦納的多元智能,我請學生思考什麼是內省,什麼又是反省?這二者一樣嗎?

澄清後,我再追問學生,如何用圖來表示這二者的異同呢?可以怎麼做?

各組開始動腦。有二組想出了二個可能,我都先給予肯定,並說明這兩組好在哪。最後才提供我的想法。

另一個班則是和他們進一步討論,李安曾經說他是很脆弱的人,但他勇敢的接納他的脆弱,才使得他的電影這麼動人。請問這句話展現出何種智能?理由是?

國一生紛紛舉手搶答。呃,好難選唷。沒錯,是內省智慧,但為什麼呢?很好。

但李安曾經深以為苦唷。我很好奇,你會如何看你自己的特點?你了解自己有何特點呢?請注意,我沒有用優點或缺點來說,而是特點。每個人的特點,就是構成你獨一無二的地方,它本身沒有好壞,只看我們能不能了解如何在適當的舞台上發揮、發光。例如李安是一個內在智能很強大的導演,所以他可以拍出那樣的電影,但可別忘了,不同特質的導演可以拍出不一樣的電影啊。



很喜歡這一剎那,好幾個學生眼睛亮起來了。好像領會我的激動。這幾個孩子在組內頻頻點著頭。是特點,不是優點或缺點,不要由別人來定義你。但我們可以去體諒別人的感受。

好,我想請教大家,不要勉強唷。也許你還在思考,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一邊講,一邊安撫不斷舉手想分享的學生們。真是太可愛了。

終於,小夏舉手。請說。老師,我是一個很愛笑的人。喔,妳什麼時候發現的?我一出生的時候。

聽完她的自信發言,讓我大笑,全班也跟著大笑。妳果然是一個能帶給大家歡笑的人耶。

一個又一個孩子舉起了手。一個小男孩也舉起了手,老師我是一個很怕黑的人。老師,我是一個很愛哭的人。老師,我是一個很開朗的人。老師...

天啊,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堂課。我們分享著彼此的祕密,又彼此接納彼此的特質。

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同行的夥伴

偶爾會在意外的時刻收到這樣的訊息。謝謝同行的夥伴,你的來信深深鼓勵著我,也將鼓勵著即將上路的夥伴:


親愛的進成老師
今年是我看完你的課 開始分組教學後
第二次Run七年級的課
感覺自己更能掌握課程的節奏
也能更有技巧引導孩子進入這樣的上課模式
能更有秩序,更有效的上完課程進度
很高興自己就這樣誤打誤撞
一股衝動就開始了這一切

雖然還覺得好多不足
可是覺得自己進步了
也覺得自己更享受這樣上課的氛圍

很想讓你知道
我很感謝你
以前我只知道自己想給孩子不一樣的教育
不想只有這樣
所以第一年教書亂試了一些方式
覺得有點糟
後來知道了老師您的上課
開始了這一切
看見你的課
讓我很確定 這就是我想要的教育

因為有你讓我有了方向
知道了方法
也因為你經常在臉書分享課程紀錄與省思
讓我更能堅持,沒有放棄
也一直思考自己的教學

今天上課讓我很有感覺
所以很想感謝這一切

祝你中秋節快樂

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氣是為了不氣,教是為了不教。

說在前:其實我應該多描述些我在這堂課看到的美好,但教學對我而言始終不是這樣。它是我內在的真實映照,同時併存著黑暗、焦慮、恐懼、歡喜、興奮等各種能言或難以言明的感受匯集——比較值得慶幸的或許如今的我比較不再過度糾結課堂裡的負面情緒,就像當下我也體會到其他良善感受。它們都是課堂裡的一部分:有那難以預料的美好,同時也存在著難以預期的狀況。我不想逃避,希望自己都能看見和接納,進行省思與調整。

楊照的新書提到他只想為無用的目的開課。希望來上課的學生是為了自己,只是單純為了求知。

而不是被誰強迫而來。更不希望自己的教學熱情與寶貴時間被浪費。

讓我想到我的公民桌遊社團課,我想我可以往這個目標前進。

老實說,每次看到學生在課堂死氣沉沉的模樣經常會讓我大怒,雖然心裡想著她一定有她的生命脈絡,不要太介意,但就是無法放下這份情緒。但也因為有這樣的在意和情緒,這幾年來才會自我要求先改善教學再來要求學生。

上週提到的公主與王子就是這樣,明明給過他們選擇的機會,完全不搭理,最後才辯解他/她沒有選擇。整個人火大。

聽完二人的說詞後,我的眼神散發出殺氣,冷冷的看著他們兩人,兩個學生彷彿感受到了什麼而收斂不少。某生隨即陪笑,對我說,啊,老師我生理期來了。

請搞清楚狀況。這是社團課,是選修課。如果這門課和妳的預期有落差,快轉社吧。對彼此比較好。

沒想到今天第二週的社團課,公主和王子居然就進入狀況,或許知道這個社團老師好像不是來混的,願意積極參與課程了。

我不是溫良恭儉讓的人。擁有一身白目的力量。喜憎愛恨一直很明顯,在我眼中,你是學生、你是老師或家長都好,彼此都要自重與自愛,才會得到我發自內心的敬重。

處理完上週的公主與王子。這週等著我的是傲嬌女。她任意在組內發脾氣,其他三人任她發洩。我默默的觀察她二堂課。

相較於其他小組搶著要上台,她們小組的上台發表卻是四人推來推去沒有人要上台。很好。全組都上台吧。我先讓他們在台上站一會。下課再來處理。


即便有這些小白們對我的考驗,都無損今日我對其他同學精采表現的欣賞。在下課鐘響之際,我邀請全班為自己鼓掌,妳們今天的表現太棒了。希望下週可以看到大家的完成品。

(甚至我迫不及待和馬老師分享接下來我要如何引導學生創作他們自身的桌遊。)

全班離開後,我看著她們。我先說我對她們的觀察與欣賞,可惜妳們的努力沒有為小組產生貢獻,對嗎?講到這裡,傲嬌女防衛的姿態柔軟了許多,我接著對四人說,下週要改變。明白嗎?

氣是為了不氣,教是為了不教。

我要了解自己的情緒為何產生,讓它幫助我檢視內在的挫折如何產生,而不是停留在情緒本身。學生的學習從來不是只有學科,看著這些孩子在團隊中的互動與表現,我知道我也在學習和思考如何協助他們學習各種重要的能力。

這堂公民桌遊課,對我真的是很可貴的體驗,期待慢慢的也能讓學生有相似的感受。我也要不斷提醒自己,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我要更柔軟一些。

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

生命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價值

這幾天關心年金議題,才知道很多人當老師是因為它的福利很好,退休金很好。現在覺得被騙,感到委曲難過。

我仔細回想一下,我當初想當老師主要是覺得這是我很想做的工作。可以買很多書、讀很多書,然後和其他老師組讀書會共同成長學習,再和學生分享自己關心的事和喜歡的書。

當然,最讓人驚喜的地方還在於我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居然還有薪水可以拿。

其他的,就沒想太多了。

到目前為止,我的想法還是一樣。熱愛教學、努力學習,記得愛與榜樣。做一個像樣的老師,才可能影響我的學生對這個世界、對這塊土地多點關心。



真的,錢多是好事,但生命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價值。



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

軍公教很苦?軍公教子女更苦?

我不是軍公教子女,很多人都不是,他們的辛苦又有誰聞問。國中時期因為了解家中經濟,我自願放棄國中畢業旅行,我沒有機會讀幼稚園,我們家孩子就讀沒有任何政府補助。老妹沒考上公立大學,她自己想辦法工讀去賺錢,一直要到出社會幾年後才付完她的大學貸款。很多人、很多基層眾多的勞工子女都是像我們家這樣自己走出一條路的。

而政府過往且長期對軍公教家庭的種種補助,經費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多了解軍公教家庭的辛苦,我想不只如此,政府應該多了解所有弱勢的家庭。將有限的人民稅金做更有公義的分配。

如今我是公立學校的老師,我希望未來的社會更公義,不希望自己的退休金必須建立在剝奪其他資淺教師或各行各業年輕人的未來之上。

有許多資深教師想提醒資淺教師,政府如果現在會砍他們的福利、退休金,不要以為以後不會砍年輕老師的?

以利之名來警告年輕教師?

我多渴望這些長輩們能給年輕人一種理想的鼓舞。

以義之名來鼓勵年輕教師!

告訴我們,只要是不公義的制度,就算我受益,都應該仔細檢視並改正。

如果未來我的退休金還是應該再調整,再減少,又有何不可呢?只要是不對的,就應該改正啊,這不是我們對學生的言教與身教嗎?

重點在於:只要是不公義的制度都應該改。管他高官或小吏。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在升學主義下,如何堅持教學改變?


當我們的學生有個夢想或目標卻遇到了阻礙,我們會如何陪伴他呢?我們會如何和孩子討論呢?有沒有可能我們也可以用相似的方法陪伴自己和提醒自己。

如果我們都不會叫孩子直接放棄夢想,我們更該如此。不是嗎?

這三年的教學改變一直存在許多來自同事或家長的質疑,一開始我很憤怒、很挫折甚至想放棄,直到聆聽到輝誠老師和一些老師的分享後,我才恍然大悟,既然我認為我做的是對的,為何不堅持,為何不邀請質疑者來觀課?現在,當我遇到其他人的質疑時,我比較心平氣和了,反而會期待有進一步互相對話的時刻,邀請他們入班觀課,觀課後再和家長或同事進行對話。

可惜到目前為止,質疑我的家長一聽到我邀請他來入班觀課,似乎就放棄了。質疑的聲音就不見了。很好奇。是因為我們不習慣對話嗎?

總之,家長有質疑是正常的,這也是我自我檢視的時機:我一定也有盲點,改進就好了;如果是誤解,澄清就好了。除非是敵視,我自然無能為力,但沒必要改變自己認為對的目標和做法。



面對校內的質疑,我受到何耿旭老師的影響很多。因為他,我開始主動進行校內分享,但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請校內不要強迫老師來參加。我願意且樂意主動分享,不要鐘點費,給我場地就好,所以去年和今年我陸續在校內分享了三、四場,也請學校開放校外有興趣的老師參加。

所以我在想,即便只有一個人,例如輝誠老師長期以來的努力,也能做很多改變或影響很多人。



國一生的第一堂公民課

國一生的第一堂公民課。

這幾天為國一上課,一定會引導他們去思考,公民和國民有何不同?

公民最大的意義就是主動關心公共事務,試著用道理互相溝通,而不論彼此的年紀、階級或各種身份。

例如,你們是國中生,但只要你說的有道理,就應該被看重,我雖然是老師,但如果我說錯了,也請大家給我指正唷。

你們應該有發現公民課的上課方式很不一樣,因為我希望你們多表達自己的想法,講錯也沒關係,大家互相討論。

好嗎?

好多孩子慎重的點點頭。

這一屆的國一,每班平均人數24人,天啊,夢想成真。渴望多年的小班教學,終於落實,而我也準備好了。

第一堂課的課程目標除了引導學生思考公民和國民的差別外,還包括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進行小組討論和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看到小國一生互相交頭接耳討論的模樣真的好可愛。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我設計了一些小活動和學習任務讓各組共同投入和讓每個孩子勇於發表意見。

有的班級進行「讓子彈飛」,有的進行「有或沒有」。有的則是玩「五感心臟病」,或進行「快問快答」。一年級共有九個班,都是由我來上課,如果他們有機會互相交換公民課的上課內容,應該會有點訝異,怎麼每個班的活動都不太一樣。

而且每班幾乎都出現全班同時舉手的畫面,讓我好苦惱唷。一直對學生說,你們這樣程度太好,害我很沒有成就感。(笑)

一樣的地方大概是每個班級都學(玩)得很熱烈。有的笑到不行。重要的是他們多少開始了解有一堂課的老師是鼓勵他們發表意見,不要怕講錯話。

第一週公民課教學心得報告完畢。下週見。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