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

課程連結:第二冊社會中的文化、第六冊國際觀

秀美老師問:要怎麼告訴學生文化並沒有分貴賤呢?

我試著給予一些回應,同時一面整理自己的想法:


我想到的切入點是「同理心」,還有運用昨天孟汎老師導讀大分流後,在回饋時我特別指出作者彭慕蘭的研究方法,也就是「互為參照的比較/平衡比較/互為主體的比較法」,換言之,我們大多數人在觀看世界時,常不自覺的用自己的觀點/角度/脈絡來理解外在世界或他者。這樣的傾向是很難避免的,但如果固執相信只存在這樣的觀點,恐怕就不太好了。





因為這種觀點很容易產生對他者的輕視與自以為是。

這種輕視在台灣社會裡可說是無所不在呀。例如我們經常對吃狗肉的社群抱持著一種噁心,無法接受的心態。但我們卻大吃牛肉、豬肉。

如何平衡這種觀點呢?大分流一書採取的研究方法,其實就是希望在從西方看東方的同時,我們也要同時從東方來看西方,至少要努力去調整。

這種研究方法的調整/改變應該就是想促發不同文化/社群間的深刻理解。


回到文章一開頭的問題:如何讓學生懂得尊重多元的文化呢?我也一直在思考,也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但藉由上述的研究方法,不妨先來反省自己,卻發現我(教師)經常還是抱持著「教師中心論」的觀點來對待學生的學習啊!不是嗎?


例如,我們教師真的有努力從學生的角度/立場來理解他們的學習處境嗎?有試著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待教師的諸種言行嗎?如果說西方中心論在這段時間開始頻頻受到挑戰,這是否也說明了現今對於西方中心論背後粗暴與傲慢的反省,那我們教師呢?

想起多年前,我遇過一個情境:在富裕社會成長的學生似乎很難理解不同階層的困苦,當時的我只能苦口婆心加以規勸,但學生的反應依然故我。後來才發覺學生的反應其實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功課,讓我開始進行教學反省。


也就是當教師期待學生成為一個有思辨力以及有同理心的人時,我們的教學該如何對應呢?

尤其當我們發現學生確實沒有這樣的能力時,除了責罵學生外,我該如何協助呢?我的教學是不是必須進行調整呢?

如果我們的教學一直只有填鴨,我們的學生又怎麼可能發展出這些我們引頸期待的能力?

但該怎麼做呢?未來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我能不能做得更好呢?

學習共同體,分組合作學習也好,或學思達教學法,可能都是許多老師對於上述問題的回應。

總之,藉由學生給我的功課,當我看見自己教學的不足後,發現我對學生的容忍開始變大,不是說我不在乎,而是開始了解這是一項漫長的大工程,我必須持續專業成長,才有辦法幫上學生;我必須不斷學習改進自己的教學,無論是教師自身觀點的建立與審視或以學思達精神來編寫講義,或進行教師角色的轉變(講述者轉變成引導者/主持人)、提升教學技巧等等,才可能促發學生相關能力的培養吧!

如果我們能看見西方中心論的這些狀況,只要稍稍轉化在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上,或許我們就能好好面對問題所在。

最後,分享一些教學的建議:


1、運用同理心的力量等小影片來進行教學。





2、其實所有好的歷史文本都能讓我看見這樣的思維唷,像「橡皮推翻了滿清」一書啦,或者該這麼說,歷史教學的目的不就是像劉慧蘭老師分享的那樣嗎?


柯靈烏(R.G.Collingwood):


歷史是為了人類的自我認識。…


因此,歷史的價值就是它能告訴我們人已經做了什麼,而人是什麼。



或像李彼得(Peter Lee):

歷史提供的知識是「間接性經驗」,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他人的想法,進而「通過歷史學習培養容忍」,而這種「容忍」不是一種同情而已,而是「為著理解的目的」。


或是溫伯格(Sam Wineburg):


當人們能夠反省自己看待他人時可能有的限制,真正的理解就此開啟,「歷史可以使我們人性化,在學校課程中少有其他科目具備此種潛力」。



質言之,如何深刻認識人的習性(有限理性、自以為是)不就是一個社會科教學很重要的目標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