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連結:公民第二冊,社會變遷。
一年級第五章社會變遷第二節,我用了一本繪本「街道是大家的」引導學生討論與思考。
使用繪本PPT讓學生觀看時,我已經懂得要不時穿插著小問題,問各組學生說,嘿,你們猜接下來發生什麼事了?這樣的提問可以讓學生保持一定的注意力,也能提升學生參與度。
像是問學生這樣的小問題--這些小朋友回家詢問家長時,你們猜家長會怎麼說?後來,市政府有沒有幫他們完成呢?各位猜猜看?有線索嗎?
學生的反應很有趣,全班至少一半的人都舉手了,有的說,爸媽會對小朋友說,你們現在好好讀書就好了。有的說,這些事和小孩沒關係。有的說,你幫我去買東西。還有的說,不要吵。
感覺學生應該是把他們爸媽會說的話都說出來了。
最後,說完故事。
我問了各組幾個問題,給小組5分鐘時間討論:
1、繪本裡,同學看到哪些層次的社會變遷呢?
一開始,各組提到的是器物層次的改變。例如,有學生分享道路的變化,從泥巴路變成柏油路、電線桿的出現等等。於是我開始詢問,有沒有人看見其他層次的變遷呢?
果然好多學生高高舉著手,希望我點他們,我只好請大家手放下,由我數到三後,再舉手!
一位學生特別提到理念層次的變遷,例如對待大自然的態度產生改變,以及大家對公共事務的態度從原本依賴政府,到後來大家決定自己動手,團結力量大。
我立刻給予這個學生很大力的掌聲。
另一位學生的回應也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以前的人比較重視休閒活動、比較悠閒的感覺,現在的人好像比較忙於工作。
好,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2、關於繪本,你認為它想要呈現的議題有哪些?
學生們有些說,團結力量大,政府沒路用,等等。哈哈。
3、繪本中誰的想法,你比較有感覺?想和其他人分享的。
一位說,這群孩子能一起去市政府表達他們的想法,真的很讓我佩服。
很棒,老師也這麼覺得。還有其他人嗎?
4、為何繪本書名要叫「街道是大家的」呢?它想強調什麼?(2015/05/16補充)
省思補充:
1、我覺得很可惜的是,我應該利用書名來設計一個問題。請問你們認為街道應該是誰的?為什麼?
2015/05/16補充:後來,我認為這樣的問題可能不是很理想,倒不如改成這樣:看完繪本後,詢問學生為何繪本書名要叫「街道是大家的」呢?它想強調什麼?
2、在導讀繪本過程中,國一學生還是很活潑,固定那幾個仍然想到什麼就講什麼,可是今天我一直維持著導讀繪本的流暢性,沒有因為他們有時吵雜而停下來處理秩序,效果反而很好。當下,我心想繪本內容較長,沒多餘時間去處理,而且只要我能吸引學生注意,他們那幾個自然就會安靜下來,果然如此。感覺自己的心境與能力又提升一個層次了。重要的是教室超熱的,我還是很平靜呢。
註:推薦閱讀——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請點我。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
-
文/郭進成 今天我將上週葉老師和學生互動共同發想的記憶口訣簡化成,大老闆(國稅)和土地公(地方稅)。上午212班聽了我的口訣分享後,幾位學生不約而同自言自語、心有所感的點點頭說,哇,這樣好記很多耶。好可愛的反應。 國稅-大老闆:大老闆要如何經營一家公司的呢?首先他要先決...
-
今天在林鉞的介紹與遊戲教育協會的邀約下,前往鹽埕國小分享。參與的夥伴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國中小老師、個人工作室、補教老師。 講題是:撲克牌的1001種玩法。 分享了幾款遊戲: 暖身:hit or miss ,請學員回想玩過的撲克牌遊戲。多數人都知道的遊戲加1分,...
-
2013-04-22 寫 2014-03-06 修 當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就愈來愈不可能有兩個人有完全一樣的經驗。「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參考」的情況會愈來愈常見。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愈來愈重要。 --蔡志浩,頁17,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2012,寶瓶文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