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輕鬆翻轉教學

今天某國二班重新分組,有一位學生比較特殊。班上同學會有些介意和他同組。

但我還是透過分享小故事和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和他同組。(小故事分享,就是利用一些典範,例如九把刀拍電影,他能拍出一部好看的電影是靠自己一個人嗎?那麼他需要哪些成功的特質呢?領導能力?溝通能力?然後再追問:請問好的溝通能力是指他天生如此或後天學習?好的溝通者是指他能和磁場不合的人溝通?還是能和磁場一樣的人溝通?哪一種才是真正有溝通能力的人?可以和誰相處,才是真正有領導力的人呢?)

有趣的是輪到各組第四位助教選擇時,其中一位助教自動選擇了那一組唷。其他同學不約而同驚呼了一聲。

我笑著立刻給予這位助教小小的肯定。哇,大家一定是很佩服你很有勇氣。願意自我挑戰。

聽了我的笑語,全班一起笑了出來。

分完組後,幫該班重新簡介一次課堂進行流程。就開始讓學生進行小組閱讀→小組討論→引導問答











另外想分享一下其實學思達教學法真的不困難。就像許扶堂老師以及張輝誠老師的建議那樣--讓我們用最輕鬆、最簡單的方式來成功學思達。

我很認同上述的觀點:其實國中社會科的學思達,在授課時數限制下(通常每週一節左右),我們只要先以教科書為主就好。教師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設計課程引導問題。先不要急著編寫學思達講義。

如果發現某些地方有必要補充,日後如果找到適合的文本再加以編寫補充就好,不要在一開始就給自己太大壓力。先輕鬆的做做看,參考先行者的一些模式與方法並依據我們學生的學習特質調整後做做看。先感受到課堂改善後的感動與成就,再慢慢追求更細緻與卓越的做法。

比方說,國二要學的教材是政治生活篇。其實裡頭有很多概念是學生所陌生的,但同樣也有一些博學的學生已經了解巴勒斯坦等國際情勢。如果按照傳統講述法,已經會的學生很無奈、無論如何只能聽教師講一遍他早已了解的知識,而不會的學生因為先備知識不足,聽完一遍有點挫折索性就放棄聽了。除了教師講的笑話會聽一下。

但採取了小組學習以及小組競爭與合作的機制後,不一樣囉。不同程度的學生各得其所。

因為他是組長(經理),他不會是應該的,但只要他學會並答對問題,天啊,小組分數可不得了。而教練也不用無奈,他可以學習講述概念、學習教會別人等等能力。

同樣一節課,同樣枯燥乏味的課程,卻很有可能因為教師調整了教學法,就讓課堂活起來。

自然這樣的畫面總是令人百看不厭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