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同理心」為何是理解?

《重理解的課程設計》第四章讀書心得:「同理心」為何是理解?

同理心:進入另一個人的情感和世界觀之內。

——重理解的課程設計,頁107。


那天在教師會的讀書會,我們就「理解的六個層面」的「同理心」為何是一種理解的層次而論辯許久。

很有意義的一段討論。

我試著說,我認識一些深藍的朋友,也認識了一些深綠的朋友。有時,我在想他們雙方看起來好像在兩個端點,但在我看來,其實兩者相似的不得了。本質根本是一模一樣。如果不要看他們的立場,例如消音,你會發現他們在談論許多議題的激情和理盲一模一樣。

所以,當我遇到這些人時,我會選擇保持距離。他們只想看到他們想看到的。

就好像我認識的一個教授,雖然自詡是女性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但她的言行和她口裡批判的對象一模一樣。

一個自詡自由主義者的教授,經營著一個論壇,只因我的意見和她不同,就任意刪除我的貼文,直到另一位管理員制止她。

話說回來,以偏概全的人到處都是啊。

只因一次發言或對話,就認為某個論壇或社群如何如何的人還真的到處都是啊。

有的會用自由主義者自我包裝,有的以公民運動者自我包裝,表面上希望對話,但到頭來都只是想看到他們想看到的。

我忍不住想,那我呢?我又是用什麼在自我包裝呢?我是不是也只想看到我想看到的呢?

回到這本書,作者當然認為同理心是理解的一種層次,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種層次。

在「重理解的課程設計」一書裡,作者認為「理解」有著這六層次的分別——

1.說明(explanation):透過通則和原則對於現象、事實、資料等提出可辯解的、有系統的敘述;做出有洞見的連結提出闡明性的舉例或例證。

2.詮釋(Interpretation):講述有意義的故事;提供適當的翻譯;對概念能揭示歷史或個人層面的說明; 透過圖像、軼事、類比、模式而使其易於說明 。

3.應用(Application):在多元、真實的情境中,有效使用已知的知能活用這個學科。 

4.有觀點(Perspective):透過批判的眼光照見全局,聽出觀點。 

5.有同理心(Empathy):根據直接經驗能敏感地覺知, 進入另一個人的情感和世界觀之內, 就是體諒。

6.自知之明(Self-knowledge):表現後設認知的覺察力, 覺知個人風格、偏見、心理投射,同時形塑個人理解的心智習性; 省思學習和經驗的意義。 

我在想,許多時候我對於某些事的理解應該只到「有觀點」的層次吧?

但現在,我慢慢開始理解「同理心」的價值與意義。它也很像孔恩的典範,社群成員在同一典範裡習得相關的研究語言、研究工具,到頭來面對異於自身典範的新現象時,會自動將它排除或忽略其存在。果然一往下讀,沒錯,書裡確實直接引用了孔恩的說法:

當閱讀重要思想家的作品時,先尋找文本中荒謬的地方,然後問自己,一個有理智的人怎麼會寫出這樣的文字。當你找到答案,當這些句子讀起來合理時,你會發現,以前你認為理解的那些更重要句子,它們的意義已經有了改變。

天啊,這真的是我這兩年在某些時刻的顫抖。有種終於讀懂的驚喜。

這學期每月和幾位書友相聚共讀一章,雖然隨著時日後期書友愈來愈少(一開始有十來個,最後一次書會只剩五人),但不得不說這本書真的給我太多啟發了。

不只是對於課程設計,也對於自身的人生體會有著同樣的效果。

謝謝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的搭建平台,讓心裡的一個夢可以實現。畢竟想找一群願意好好靜下來讀一本這樣艱難的書的夥伴,真的很不容易啊。

謝謝大家的共學成長。希望下學期還可以和書友們一起共讀這本書的後半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