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多數學生的期待:課程要有趣

一、二個多月前詢問台南南寧高中的高慧如老師,我們可不可以前往觀課?

沒想到慧如很爽快的答應了,後來才知道這是她第一次開放觀課。她後來說,因為她想讓自己的教學更好,所以才想讓自己藉由這次觀課邀約進一步成長。

好佩服慧如的勇氣和渴望。

到了11/09日週四當天,我們一行人(英明跨校共備社群,當天共六人)中午一點前就抵達了南寧高中。

今天的課程是高中公民「憲法與人權」一課的內容。午休完第一堂13:05分,教室的學生共有45人。這樣的時間點和上課人數對許多老師來說都是一定的挑戰。尤其是上課人數這麼多該如何分組教學並進行課堂活動呢?這是許多高中老師經常問我的問題。我有些好奇慧如會如何處理?

一進教室,高中生的座位幾乎已經擠滿了整間教室,這樣的空間確實很難進行分組活動呀。另外由於學校空調規定(換季?),此時空調不能開啟。


上課過程,當慧如需要學生討論時,就直接以各排為組別,請奇數排向前聚集討論,偶數排則在後方討論。

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權利限制的相關原則,慧如透過一個問題加牌卡活動來進行。個人覺得很精采。他的問題是「要怎麼做才能讓學生上課不會使用手機?」假設學生可以決定怎麼做的話?這個問題很貼近高中生的現況,因為觀課老師隨處可見手機就放在學生的桌面。


請學生將答案寫在空白名片上。每個學生至少寫一張。一個答案寫一張名片。再請各組聚在一起進行討論,避免有答案重複。小組完成後,再讓各組派一人發表小組討論結果,讓我們這行人很有感觸的是每一組都有學生寫到「課程要有趣」等類似的答案!


「課程要有趣」是學生的說法,用另一種說法就是課程要吸引人。要吸引人未必要有趣,有各種課程設計的可能。

人性有基本需求,以我來說,這個時間點,我也是昏昏欲睡,要不是我是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口說話來保持清醒,換我坐在台下只能聽講大概也會打瞌睡或滑手機吧?捫心自問我們參加無聊的會議時,不也如此嗎?

回到慧如的課堂,慧如的這個問題設計就很有趣呀!比較可以吸學生的注意,為什麼呢?因為貼近學生的生活,並且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做法,只要這樣就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厲害的是這個活動居然還扣緊了課程主要概念。權利限制的相關原則過於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或有感,所以他讓學生針對問題「要怎麼做才能讓學生上課不會使用手機?」發表看法時,有些學生會寫下直接由學校保管手機三個月等答案,這時就可以讓學生透過各種處理方法(牌卡)的排序來思考下列原則的意義與異同:

1.適當性:手段必須能達成目的
2.必要性:選擇損害最小之手段
3.衡量性:手段與目的必須相稱

整個上課過程,慧如像這樣適時運用一些活動讓學生活動起來,也就是切換課堂節奏讓學生比較可以維持學習狀態。真的很重要。

另一個活動也很精采,慧如設計「我是分配高手」讓學生實際操作並思考什麼是平等?

做法如下:

1、先給各組籌碼,然後請學生分配。各組分好後,再詢問各組是如何分配的?

立刻會發現各組的分配不太一樣。有組別用猜拳、有些是抽籤或平分。

這時教師就可提問哪一種分配比較公平呢?為什麼?

2、請各組學生歸還籌碼重新分配,此時加入身份卡,每個學生都抽一張身份卡,有人是單親爸爸,有人是富豪,這時請考量各自的身份卡重新分配,此你們會如何分呢?

各組結束活動,老師就可帶領焦點討論。

應該會讓學生對平等議題的認識更深刻吧。

對了,上述活動和慧如原本設計略有不同,我分享的是議課後的集體構想。


像這樣的小活動或許會花掉課堂一些時間,但學生卻因此更能投入學習甚至開啟思辨的可能,相較於學生坐在位置上放空或打瞌睡、滑手機絕對是值得的呀。

謝謝慧如願意開放觀課讓彼此對話共學。收穫甚多。

#我居然在高鐵上用手機完成了這篇觀課心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