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高師大教育三 黃寶億同學的觀課心得

這是上週黃同學的觀課心得,他總共看了六個班級。最後兩個班,剛好是我以「課綱爭議」作為文本來進行課堂討論,課堂流程與提問之前已分享過,有興趣了解者,可爬文。

高師大師資生觀課心得
高師大教育三 黃寶億
觀課時間:104/07/29(三)~104/07/31(五)
觀課地點:高雄市英明國中E化5教室
觀課老師:郭進成老師

感謝郭進成老師給予開放觀課的機會,讓我這週能持續觀課,在這三天進到六個班級觀課,不僅更加了解老師的教學理念、策略與風格,也感受到老師巧妙的班級經營,更感受到不同班級間的差異與精彩,收穫滿滿,受益良多!

由於現值暑輔課,老師所授課的三年級公民課是以「主題式」課程教學並適時地進行複習,教學中老師呈現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並透過有節奏地教學流程與步驟(回顧先前所學→明示課程主題→主題重要核心概念提問→深入省思與討論→延伸補充與總結),循序漸進地深入教學主題,達到教學目標。

在我觀課的這六堂課中,前四堂課的教學主題為「可愛陌生人」,郭進成老師透過先回顧學生上堂課所觀賞的《可愛陌生人》影片,透過提問,引導學生小組討論與省思:

1. (移工們)追求的是什麼?失去的又是什麼?
2. 為什麼說他們/她們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無名英雄?
3. 為何片名要叫《可愛陌生人》,是指誰呢?

在不同學生對於這三個問題的回應中,我發現在相同的單元學習進度中,不同班級的學生、不同班級風氣,具有不同的學習感受,每個班級中的學生都有其獨特的見解,有些重複,也有些差異,郭進成老師會依照不同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學的節奏與步調,啟發的程度也會視學生學習情況而些微調整,運用多元評量與增強物,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並維持專心與尊重傾聽之美德。

在討論過程中,語言是一種價值呈現,也是賦予意義的工具,「外勞」這個名詞中,「外」字有「排斥、異己」之義,因此在強調尊重多元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應以「移工」這個名詞取代。在時間較充裕的班級教學中,老師會另外撥放一部描述越南媽媽嫁來台的紀錄片,並讓學生們在觀賞完後發表感想,並結合先前所學與討論內容深入省思,在課堂的最後,老師請同學回家找尋身旁的「移工」表示善意與聊天,加以合照後,於下次上課時帶來課堂分享。

我認為這些課堂中的教學與討論歷程是十分重要並寶貴,透過這些過程與基礎,將有助於最終目標之達成:希望能讓學生了解到課程核心主軸:「尊重差異、同理多元族群、關懷弱勢」,讓學生具備此知能,成為移工心中可愛的陌生人。

在我觀課的這六堂課中,最後兩堂課,老師結合當前社會上討論非常熱烈的「反課綱」議題,先讓學生觀看《二分鐘了解課綱微調始末》影片,讓學生了解「反課綱」議題的內容與訴求重點,並運用「hit or miss」的機制,讓各小組發表。在這過程中,可能由於班級學生對於「反課綱」議題並非十分了解,或是摘要內容之能力尚未成熟而無法完善呈現,抑或是有自己的想法與見解,所以在分享與歸納摘要時,老師需要花比較多的心力釐清學生的回應內容。

在本週觀課後,腦中不禁浮現自己曾在教育哲學課堂上所學的「批判教育學」,批判理論學者認為教學是主體解放的過程,教師應扮演轉化型知識分子的角色,成為促進社會變遷的觸媒,教師要讓教育活動成為一種溝通的行動,培養學生開放的心靈和民主的素養,並為學生及其他人提供知識、技能、習慣……等,使學生在理解力時,能對所欲打造的生活方式,確立對自身的認同,使生活更民主、更公平。

我深深覺得郭進成老師是一位與時俱進的「轉化型知識分子」,在老師的公民課堂上,老師特別注重學生「對話、參與、思辨」,也十分重視「潛在課程」的影響與分析,郭進成老師的公民課不侷限於學校活動之內,而是開放、參與討論社會的民主政治活動,我認為這樣的公民課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多元、變動的後現代社會中,培養「自學、思考、表達」能力的現代公民與未來人才將是教育應該努力的目標,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教育實踐讓我感動與欣喜,我以此自勉,開始期待下次進班觀課所見之風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