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無論怎麼教都對嗎?


《重理解的課程設計》第一章讀書心得:無論怎麼教都對嗎?

文/郭進成

我家馬老師問我在讀什麼?

我回她,就《重理解的課程設計》這本書。


本圖來自博客來


它提醒我們教師想教的和預期學生應該學到的,這之間的關係應該要密切聯結。

教師必須自問,為何我要教這些?學生為何要學這些?我希望學生最後學到什麼?而我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沒有因果關係呢?還是我只是單純期待一切水到渠成(如同一種飄緲無際的幻想),實際上我的教學根本是無頭緒的,教科書有什麼,我就教什麼?甚至「我的教」到頭來只是讓學生學會了聽說讀寫,卻誤以為我教了學生如何思考。




我的課堂活動有沒有幫助學生學習「如何學習」(自學)這個重要目標呢?有沒有讓學生真正掌握我們教授的學科的核心概念呢?我準備的教材應該只是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之一,所以我為何要讓學生讀它呢?我原先設定的目的/教學目標為何?我原本預期學生從這樣的文本閱讀中獲得什麼樣的學習效果呢?當我的學生閱讀完後,他應該有何理解或表現(評量)才算是達到教師原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呢?

與教材對話

一言以蔽,教學不該是內容取向(教科書有什麼,就教什麼),教師絕不會說我們總是照本宣科,那麼我們有試著去分析課本內容的知識概念以及它們背後所隱含的價值觀念(偏見)嗎?

比如說,為何要教二二八事件,而不是其他歷史事件?二二八事件的本質是什麼?它的核心概念是什麼?學生藉由這項 歷史知識的認識,教師預期他們應該學到什麼?

當我們說學生已經理解二二八事件時,這意味著什麼?是他們能夠記憶大量二二八事件中人、時、地、事、物等各種大小事實、知識、概念嗎?(網路蒐尋約有 1,340,000 項結果,2014/11/8)或者不是?而是學生能夠理解二二八事件的本質是官逼民反?族群衝突?文化落差?(李筱峰,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2010-02-28,自由時報)

如果我們期待學生能穿透浩如繁星的歷史知識、事實,看見歷史的本質,我們又該如何教學呢?是否應該設計合適的課程引導問題呢?

更重要的,我們教師有何觀點呢?亦即分析之後,我們如何調整與安排教學活動以及教科書概念的教授比例呢?

另一方面,教學也不該是活動取向:有趣的課堂活動未必等同有效的課堂活動,例如讓學生粉墨登場重演二二八事件裡的寡婦林江邁販賣私菸而被查緝這段史實。上述這二種教學取向能否有效教學,教師要慎重以對。

換句話說,當我們思辨什麼是有效教學時,我們必須將焦點放在教學產出上,也就是學生的學習效果究竟如何。學生的學習結果到底有沒有如教師原本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那樣呈現?




如果有,才算是有效教學。如果沒有,那麼我們安排的課堂活動,再活潑有趣,終究是無效的教學。

教師當然可以自我安慰,至少學生有參與了,所以應該有學到什麼才對。但他們究竟參與了什麼呢?他們學到什麼呢?

如果課堂活動是一趟旅行,我們自然期待交通工具(教學活動)能有效(亦即舒適、快速的旅程)的將我們由甲地/高雄(學習起點)帶到目的地乙地/台北(教學目標/學習目標);但總不會說,我們原本預期二小時就能抵達的目的地,卻花了十幾年後才抵達,卻依然自我安慰說這仍然是一場有效的旅行。


甚至,很多時候我們教師一直毫無頭緒處於迷路當中,卻信心滿滿的往前行呢(無論教師怎麼教都對)。

第二章讀書心得,請點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