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自業自得

課程連結--
第五冊經濟生活:機會成本、選擇、市場機制

2008-09-17 寫
2014-03-04 修

這是日文的說法。中文的意思就是「自作自受」。

那為何我不直接使用「自作自受」當標題呢?因為我覺得中文裡的「自作自受」含有貶意。然而我是接受並大致認同「自作自受」的。為了減少該詞的貶意,替換為「自業自得」看起來是個好點子。

國三第五冊上的是經濟生活。算是國中公民課程裡的重頭戲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必須不斷閱讀、不斷思索著「如何教」才能讓學生了解經濟思維對於人生的意義。而不只是段考、基測要考而已。

讀研究所時因為某些閱讀的機緣,使我了解到公共領域裡經濟理性所能提供的洞察力遠比漫無邊際的哲學理性來得有用。

所以我的論文幾乎是掛羊頭賣狗肉地試著將自己對於經濟理性的初淺理解置入性行銷。結果當然不是很理想。不過,我自己倒是寫得很爽快。

回到本篇的標題,後來我一直在想如何更傳神地表達經濟理性的本質呢?

首先必須從「機會成本」的概念說起,什麼是機會成本呢?簡單地說,因為滿足人類的各項需求(食衣住行甚至性等各需求)必然需要各種資源,而資源並非無限的,在此限制下,我們只好儘可能做出最有效率的選擇,就是用有限的資源滿足我們最迫切的需求。

一旦我們做了「選擇」時,也就是一旦我們選擇將有限的資源投入特定的需求時,就等於放棄了利用原先資源滿足其他需求的機會,也就是「機會成本」。

例如,我有100元買晚餐,我可以選擇將100元用來買排骨飯或選擇買雞腿飯,一旦我決定買排骨飯,那麼我的這項選擇就有一個機會成本--即放棄以100元買雞腿飯的機會。

為何我們需要這樣的概念呢?「機會成本」?

藉由「機會成本」,我們可以了解到,只要存在「欲望(需求)」無窮以及「資源」有限的現象,人類就必然存在經濟問題(愛情絕對也是一種經濟問題,為何大多數人無法劈腿呢?因為我們的資源有限,無論體力或時間或荷包均難以消受啊),同時,也了解到每種選擇或取捨或決定都必然包含了某種「機會成本」或「代價」,亦即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我們在人生旅程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必然是我們根據自身的各種能力、資訊、機運所能做出的最好選擇了,至少是我們「自認為是最好的選擇,簡單的說,就是認為這個選擇應該會讓我們獲利最多,同時,機會成本最小或者說代價最少!!

其次,藉由「機會成本」,我們必須正視「資源稀少」的問題,不論是水資源、能源、森林、個人的時間、國家財富等等都是相對有限的資源,這些大大小小的資源可以有各種使用方式來滿足各種需求,但卻無法同時滿足所有需求。

所以小從個人,大至社群,我們都希望資源的使用最好都能達到最有效率的情況。而不是被濫用。或者換個角度說,我們希望每一種資源都能對人類(不管是個人還是社群)產生最大的效益。

問題來了。

我們如何判斷資源有沒有被濫用或浪費呢?其中最主要的尺度就是「機會成本」的衡量。

話雖如此,真實人生裡我們知道每個選擇都存在機會成本,卻鮮少人能洞察每個選擇的機會成本是高是低?所以,人類不免經常做出錯誤的選擇。

其實人的不完美,本來就是人性,只能能夠修正就好。這就是我想說明的,自業自得。或自作自受。

既然是我自己做的決定或抉擇,那麼只要讓我自業自得,我就能慢慢修正並找到可能的出路:自我感覺良好就好啊。每個人都被允許進行各種人生的冒險,選擇如何毀掉自己或成就自己。

換句話說,人雖然會犯錯、不完美,可是人同時也如同馬斯洛所說,具有自我實現的天性,期待自己更好的渴望,所以只要有時間,和適當的誘因,我想人都會慢慢摸索出生命的出路。

市場機制比起共產主義較優的地方,正是它可提供較大的誘因鼓勵每個人自業自得再尋求自我改善或自我超越。

請注意唷,它(自由市場制度)並不預設人不可以犯錯,人永遠都在犯錯,公司也會犯錯,甚至國家也會,讓犯錯的人得到應有的代價,讓成功的人得到應有的鼓勵。

市場機制高明的地方在於,用心動腦的人雖然很多很多,但不見得每個用心動腦的人永遠都能得到市場眾人的肯定,你利用資源製造出某個好的商品,吸引別人願意購買,主要是因為別人用了這個商品讓他的生活更為便利或舒服,因而讓你成為大富翁。於是你有了更多的財富(資源)去做其他的選擇,結果這一次卻血本無歸。

這樣的自業自得,讓你和眾人得到教訓,因為你個人的失敗,讓別人有所借鏡,進而不會再次將更多的資源投入你失敗的選擇中。從而我們可以將這些有限的資源用在其他更有可能成功的方向。如果不能自業自得,如果有家企業失敗了,政府卻繼續扶植,繼續將眾人的血汗錢投入無底洞中,那絕對是對資源的浪費。企業倒閉短期而言或許是痛苦的,然而長期而言,這是不完美的你我慢慢尋求改善的方法。

社會福利可以救急但不應該補助「自業自得」的人士。也是這樣的道理。比如說,大學只考七分的同學,申請了助學貸款,結果又被二一了,或根本也不上課,這樣的福利津貼似乎看不出有何意義?

但如果一個向學的孩子因為家庭變故或身心障礙,社會提供適當的社會福利幫助他就學,這是應該的。

終歸一句話,自業自得。有人用心動腦,幸運得到眾人的肯定,成了富翁,這是自業自得,恭禧他。但如果失敗了,怪東怪西,甚至跑到某家企業門口燒炭自殺,也真是自業自得啊。難道,只要有人投資或做生意就一定要保證他成功嗎?不可以賠錢嗎?不可以倒閉嗎?

我想試著讓學生了解我們每個人都該儘早為自己的選擇付起責任--自業自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改變,大成效:遊戲化情境課程分享】

  今天前往嘉義輔仁中學分享「遊戲化情境課程設計——學思達與師生對話」。 整個過程總共90分鐘。 我將課程分成三段來進行。 第一段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場的老師如何在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時候,引發學生的學習? 也就是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請現場老師兩兩分組,花...